APP下载

宋明理学下的人文绘画思想

2015-05-30王馨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画品文人画道德

摘 要: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宋明人们思想的影响、社会发展以及绘画的发展,怎么样才能培养有道德的人是宋明理学中代表理学的朱熹与代表心学的陆九渊鹅湖之会争论的话题,朱熹的格物致知将道德视为一种命令,演变成了以理杀人。陆九渊在道德修养培养上则太注重本心,不切实际。道德的束缚成就了宋明的绘画,控制了人们的思想,甚至在当代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关键词:格物致知 道德 画品 托物言志 文人画

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朱熹和陆九渊之会,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南宋时期大思想家,但是两个人的思想却迥然不同,而他们两个人的相识都来自同一个人:吕祖谦。吕祖谦和朱熹二人早就相识,还共同著作了一本书《近思录》,而吕祖谦和陆九渊的认识是由于陆九渊当时正好参加科举,而主考官便是吕祖谦,吕祖谦发现了陆九渊的才华和他的思想和朱熹截然不同,于是他就想撮合二人,看看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融合和碰撞,是否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哲学理论。于是他就约好二人在鹅湖这个地方相见。

他们相见确实是历史上的一次哲学碰撞,争不出个高下。但他们所争的问题就是:哪种方法才能造就有道德的人?朱熹认为认真阅读圣人经典,理解圣人原意,是达到圣人境界的有效途径。而陆九渊认为道德问题产生于每个人自身的良心,只要每个人坚持自己的良心,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一、朱熹的理学观:以理杀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其《扇枕温衾》的故事,讲的是黄香九岁的时候丧母,对待父亲极为孝顺,酷夏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用身体温暖父亲的被子。《恣蚊饱血》的故事讲的是吴猛八岁时家里贫穷,没钱买蚊帐,自己就赤身坐在父亲的床前任蚊子叮咬不驱赶。这两则故事还算比较正常,孝行也比较正常,确实发自真心,而《尝粪忧亲》就比较夸张了,父亲病了,医生说要想知道病人病情凶吉要尝病人的粪便,儿子便尝父亲粪便,并夜跪北斗星,祈求为父去死。同样的,《郭巨埋儿》也是差不多。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正常人都难以做到这夸张的孝顺。这与当时选拔官员,孝行是重要指标有很大关系,大家争当孝子,所以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做法都比较夸张,这样才可以传千里。当然,这些孝道的故事本意是好的,让人效仿圣人,可最后朱熹将这种礼仪演变到绝对命令。绝对命令来自天理,而与功利,幸福,感性,快乐无关。人见小孩落井去救援,不为功,不为誉,而是必须要去做,说明了伦常道德的崇高,强调“穷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直到现今仍存在这种伦理道德观念。

朱熹以构建伦理学为目标,表面上看,以理(太极)贯万物而自我实现。实际内里的核心在于建立: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即人们必须崇奉遵循服从的规律、法则、秩序,即“天理”。是属于绝对命令。人见小孩落井去救本身是属于该褒奖的,但朱熹的看法是这是理所应当的,是个人就该去做的事。其实救不救是个人的自由,救了是该表扬,不救只是道德问题,不能因为他不救而治他的罪。这就是朱熹的以理杀人。

二、陆九渊的心学:追求本心,致良知

见小孩落井去救这件事上,朱熹认为这是伦理应当的,他去救小孩是伦理应当的,如果不去救,旁人的对我的指责,道德上是不对的,是道德让他这么做。而心学里面认为这是本性的表现,是本能,是良知,是每个人发自内心毫不犹豫去做的。人应该遵循这种知的指示,毫不犹豫的前进。无论善恶,从根本上都有本心,此心相同,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在我们对事物作出直接的本能反应时,本心就自己显示出来。

杨简这个人,一直不明白什么是本心,他当时正好担任富阳主簿,刚断了一宗卖扇子的案子,陆九渊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就是说,你给人判案,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遵从良心公正判案,不含私心杂念,这就是本心。

后来的一个王守仁的故事也说明了何为本心。王守仁的门人,夜捉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那你说说看,我的良知在哪?正好是夏天,他让贼脱光了上衣,又说:天气还是太热了,怎么不把裤子也脱了。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王守仁大喝一声:“这就是你的良知!”这个贼是否发生了顿悟,但这都是用禅宗教人觉悟的标准方法。而“本心”一说也来自于禅宗术语。

说明了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本心的表现,通过良知他直接知道是为是,非为非,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遵从良知而为,要做的是将良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致良知也是王守仁的中心观念,也是他老年常说的三个字。

陆九渊认为人一定要遵从自己的本心,朱熹一生著作209卷,而陆九渊没有专书,只是后人为他编撰了文集。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多看书,多观察,根据经验加以分析,得出结论。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只要内心附和儒家的道理标准,六经都是为我服务的,书不重要,内心才重要。陆九渊还认为朱熹观点不正确,圣人经典本身都是后人总结的,支离破碎,互相矛盾,再加上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难免会有小人借圣人的话来做小人的事。所以陆九渊一直强调他不会写任何的著作,要想做个有道德的人,就要从本心出发,不要受前人思想左右,当追求本心的时候,发现即使是与孔子说过的话相违背也要跟随自己的本心去做。

后来继承陆九渊之说的明代王守仁,他一直强调要“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他说过:“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满街人都是圣人”,他的意思就是只要有良知良能就能成为圣人,只要找到内心的良知,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他这一说法增强了每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信心和主动性。他也曾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并说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指的是镇压农民起义简单,而控制人的思想难。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会昌灭佛悲剧,目的就是灭心中贼。

这就是后人总结认为的“心学”,心学最早来自于二程的大哥程颢。程颢的观念:从形而上学上说,万物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都是我们与他物之间的联系。可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不忍之心被自私所蒙蔽,于是丧失了本来的合一,应记得自己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并“以诚敬存之”,本来的合一就会在适当进程中恢复。

三、理学“格物致知”的教条性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朱熹认为的格物致知: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同样是格竹子,为什么竹子会长成一节一节的,照朱熹的认为,竹子就像人的品格,有节气,把人的品格,儒家的思想强加给竹子,让竹子的节这么的顺理成章,让后人学习。而王阳明的也格竹子,他格了七天七夜,也没发现竹子为什么会有节,还生了一场大病,最后他才知道,竹子生来就有节,这是它的自然属性,并不是用儒家伦理学说可以解释的。我们现代人常常将物来比喻人的某种情操气节,但其实物本来该怎么长就怎么长,这是它的自然规律,它的内涵都是人给他强加的,就像向日葵面向太阳而生,照儒家“格物致知”的说法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向日葵积极向上,面向太阳,面向希望,就像人一样,要有乐观的心态,面向希望面向未来。而王阳明认为这只是向日葵这个植物本身的特质,跟人的品质无关。

四、受理学影响下的文人画

(一)画家思想的内涵

在儒学思想环境中成长的文人,潜移默化的被儒家思想左右,托物言志成为宋明的主流,无论是诗歌还是画作,无不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用物品来作比喻表达人的精神品格来提高自己文学品格高尚。画家为了与画工区分开,也学习起了儒家经典和诗文,借此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这也使职业画师迫使自己提高自身的地位主动学习儒家思想。

宋以前的画家的画品评标准一直都是以画功、技法为评价标准,而到了宋明时期,品画标准已经变为用人品代替画品的衡量标准,注重画家的德行。画作的风格也从写实的画风转移成大写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将这种大写意发挥到了极致。

(二)色彩由重彩到淡彩

从宋代开始绘画的色彩从工笔重彩到淡彩写意水墨画,从唐宋以前的色彩华丽转为宋元以后的黑白灰淡彩水墨画为主导,随着这种伴随儒家思想的文人画的发展,文人写意水墨画成为画坛的主流。文人的色彩观变了,他们认为重彩的绘画过于俗气,物体的颜色偏向固有色这是一般画工所为,他们潜移默化地发现,越与固有色偏离就与人的修养品格越近,他们认为要表现自己内心的品味,就要区别于一般画师的照景写生,描摹自然界,而是用黑白灰淡彩来表现。这与现代绘画界的审美观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高级灰”“黑白灰”在长期一段时间成为主流,与色彩浓艳的绘画相比,雅致高尚了好多。

(三)构图由全景向局部转换

唐宋以前,绘画几乎都是全景构图,一座山,一棵树,一株花,一座假山等等都是完整的全景,到了宋代画家画山水已不是全貌,而是转向只画局部表达意思即可,“马一角夏半边” 开辟了山水画构图的一个新的形式,花鸟画也产生了一种折枝构图,这与理学的格物穷理影响下的院体画讲究写生观念有关,理学注重人心与宇宙万物相通,这并不是对外景写生,而是画的心中之景,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就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山水训中提到的。这种画心中的景物方法从文同的《墨竹图》可以看出,他画的就是心中之竹,也不难看出,不仅竹子倒长,而且呈S形,只取竹子一部分描绘。

(四)追求意境

追求雅致,富有诗意韵味的绘画意境。人物画已从注重写实的绘画转变为追求人的精神,不追求细节的刻画。人物画从《宋仁宗皇后像》到《二祖调心图》再到《泼墨仙人图》(见图一),绘画由写实到大写意,这一方面开辟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但是另一方面看出,绘画的主流已变为不注意绘画技法上的提高,反而是降低了繪画的技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意境。山水画已从华丽的金碧山水、青绿山水转向寒林水墨,倪瓒的画品最高。花鸟画更为明显,色彩鲜艳的工笔花鸟转为黑白的奇石怪木,一整株花木演变为只取花木一枝来表现。用花木一枝的特殊造型属性与人的品格相联系,借物表达一种情感,追求一种形式意境美感。

(五)花鸟画的隐喻

花鸟画在宋明时期以后成为主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是最显著的受理学影响的结果,宋明的花鸟画几乎都充满了隐喻,“格物致知”将花鸟画隐喻最明显的表现了出来。竹子有节,笔直生长,这是为什么呢?竹子挺拔生长,有节有气,暗喻人有节气;梅花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梅花寓示不甘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等等,都是借画宣泄情绪,表露心迹,暗喻自身的品质。无不与人的道德品质有关,但追究根源,植物本身具有的是自然界赋予它们自然规律,而不是伦理道德品质,都是人们冠予它们之名。

宋明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宋明理学给我们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在思想上还是绘画上,他的道德观念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平时的道德准则中,而且愈演愈烈。近几天一则新闻,一抱小孩的母亲上了公交车,无人让座,公交车司机为了让乘客让座等了七分钟。其实让不让座是自由,不该成为一种强行规定,否则难免会让人最终变成“伪君子”。画画也不例外,强制着人都往写意画的套路发展,色彩向高级灰发展,画一物必须意有所指,似乎不按模式来,就会显得画家本身品味低下俗气,或者说根本算不上画家。被朱熹的思想影响最终培养的不是有道德的人,而是伪君子。但任凭陆九渊所说,任随着本心走,那最终也可能是控制不住的野心。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个标准。如何成为一个画家,自己本身也有个标准。

参考文献:

[1] 徐习文.理学影响下的宋代绘画观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5]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作者简介:

王馨悦,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猜你喜欢

画品文人画道德
古代文人的特殊规定性及文人画的发生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姚最《续画品》成书与流传考略
也谈人品与画品
墨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