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蒙马特高地Chris兄弟餐厅
2015-05-30
“Chris兄弟餐厅!”
在巴黎蒙马特高地,几位当地人向我们推荐了这家餐厅。蒙马特高地是一个到处都有着传说的地方,据说它曾是一片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1860年才被划归巴黎市。为了能真实地体会蒙马特的存在感,我们向本地人打听他们心目中的餐厅。虽说是旅游,我们却不愿在宾馆餐厅点餐,或随便地在街头找一家没有传说的餐厅。
进入餐厅正值午饭时间,推开门,老板Chris就给了我们一个热情的拥抱,以及颇具巴黎标致的“吻”。出乎意料的是,Chris张口就问:“你们是新面孔,是来巴黎旅游的?还是……”在Chris的引导下,我们选择了一张靠近窗户的桌子。还没等点餐,Chris端上两杯饮料,盛情地说:“这是我们最近研制的一款新式饮料,请品尝。”
我和朋友面面相觑,担心被宰,也许是Chris看出了我们的顾虑,说新式饮料免费。原来,每创造一款饮品或一道新菜,Chris都会邀请客人们免费品尝、提建议。这款饮料是由法国红酒和几株植物汁混合而成的,味道独特,它也再一次引起我们了解Chris的好奇心,便大胆地问:“点餐后,能否进厨房观看厨师现场制作菜品?”
“当然可以!”Chris说。
厨房里,只有一名厨师,这时我们才得知“Chris兄弟餐厅”只有三名员工,Chris、他弟弟,以及他们聘请的大厨;才知道“Chris兄弟餐厅”背后的传说。
Chris三十岁出头,半路出家当厨师、经营餐厅,之前,他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工程师。高中结束选专业时,Chris自称是按照马斯洛需求的顺序——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觉得工程学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虽说喜欢动手却并不喜欢做重复的事儿,为了生存,Chris不得不选择工程学。正如他所计划的,毕业后找了一份不错的与工程师相关的工作。但是,这份仅满足生存需求的工作根本无法满足他的精神需求,他说:“每天都是与物打交道,与没有生命的东西打交道,我完全没有存在感,真的很压抑。”
再三思索,Chris打算辞职,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一天,他一个人走进巴黎街头一家别具特色的餐厅,当服务员为他端上精心制作的菜肴时,Chris自问:“我难道不可以开一家自己的餐厅吗?” 当Chris把自己的想法与弟弟分享时,不但得到弟弟的赞同,还获得了创业的忠实小伙伴。虽说庆幸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但是毕竟有风险,为了开餐厅,Chris和弟弟把各自的积蓄全都拿出来了。其实,早在读工程学期间,Chris就知道自己并不喜欢工程师这个职业,但是,工程师社会地位高,“我只顾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压抑自己的精神需求,当真正进入工程师这一行,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矛盾立即被激化。其实,我完全不必如此,可以颠倒马斯洛需求的顺序——精神需求、社会需求和生理需求。”
正是基于马斯洛的需求新顺序,Chris这样定位餐厅的生存——“家”,营造家的氛围。
所以,每一个踏入餐厅的顾客,都会得到Chris的拥抱;Chris都会与顾客聊天……有不少还是老顾客,与Chris家长里短后,Chris会问:“As usual?”(不好意思,我不会写法文)意思是“点菜还是老样子?”餐厅不再只是餐厅,是每位顾客的家庭厨房,只要有兴趣,可以随时走进餐厅的厨房,与他们八卦菜价、菜品来源地……Chris每次做出一款新饮品或新菜,都会像向家人炫耀自己的创新能力一样,请他们免费品尝,征求意见。
在蒙马特的一个星期,我们在Chris餐厅进餐三次,第二次来到Chris餐厅,当我们正品尝美味的牛排时,坐在旁边一桌的顾客不小心把一杯红酒碰倒,酒杯摔碎了。只见Chris拿着抹布和盘子走过来打扫,收拾干净后他说:“Alex,下次你要请我吃饭哦。”原来,打碎了酒杯并不需要照价赔偿,但Chris也会“训训”闯祸的顾客。
第三次来到Chris餐厅,却吃了闭门羹,正当我们转身离开,看见Chris和他的弟弟收拾摩托车。“Chris,今天不开张?”
“我们要出去度假了!”
“又不是周末,难道不赚钱?”
“开餐厅只是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四处旅游,挖掘灵感,才能更好地经营餐厅。”
这就是Chris餐厅,一个蒙马特真实的存在。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