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气放弃哲学时
2015-05-30苍茫
苍茫
北大的哲学系教授王博说:“不经过痛苦的人不会选择哲学,选择学习哲学的人无一不经过他生命中的痛苦。”
是什么给了一个人极大的勇气,促使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习哲学,而不顾时人趋之若鹜般奉行的生活理念?他一定在过往的生命中经历了重大的人生困惑,他的心灵曾陷入过极大的不自由和深沉的迷顿。这痛苦不是外在的、偶然的灾难或者物质生活的贫乏,而是他对于一个人理想的存在状态的深度渴望无法实现,或者是他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的失语,抑或是他在冥冥中所怀想的人生应有的诗意情怀和温柔高贵的心灵的陡然幻灭。这样的痛苦如果不曾毁灭他,就必然要使他奔向哲学之路。这种痛苦曾将他逼入绝望的悬崖边,也许终究是因为地平线上最后一缕光再一次唤醒了他心之根处的真善美,他才没有坠入万丈深渊。他闯入了哲学的殿堂,企图在那里为自己插上翅膀,好有朝一日飞过那无路可走的大地。然而那曾俯临过万丈深渊所见着的虚无和黑暗,将是一直伴随他的梦魇。直到他终于寻着了那个曾被无数神圣的精神游子所渴望回到的精神家园,他才能安然栖居其间,轻歌曼舞,不再经受与世界分离的孤独。
学习哲学难道是为了向世人炫示自己的神秘,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不切实际的敬畏吗?学习哲学难道是为了要昭告邻人自己是多么的伟大,正行走在人类最高贵的精神之路吗?学习哲学难道是为了要显得与众不同,获得一种鹤立鸡群的虚荣感吗?学习哲学难道是为了教导你实际上在骨子里轻视的大众选择你所谓理想的生活方式吗,难道是为了要高高在上地训导他们不要误入歧途吗?
我觉得,学习哲学,从大处着眼,首先是一种坚守,是对历史上曾有过的人类的精神的伟大和崇高的秉持,是对这个时代的精神使命的肩负和担当,是要让这个时代无愧于它曾存在于历史中。马克思说:“若干年之后,高尚的人看到我们的骨灰,会流下眼泪。”如果从小处着眼,学习哲学,是为了无愧于自己曾作为一个人而存在,是要感受自己身为一个人的尊严和气度。哲学是要让人觉解,让人的心灵获得它能够拥有的自由,让一个人充分发展他的本性,真正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他应该成为的人,不断趋向一个完人。学习哲学能使他充分感受自己身为一个人存在的幸福,使他有一种极强烈的生命感和美感。学习哲学实质上是关于自己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事。一个人存在于世的最大意义,也正是要成为一个人,体验只有作为一个人所能体验的至高无上的境界和悠游。人世的喧哗究竟是些什么?群魔乱舞,百兽争斗而已。学习哲学是要让一个人真正明白那句话:“活着,是一种修行而已。”
然而,我还要说,学习哲学正是为了放弃哲学。学习哲学是要启发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领悟我们的全部人生经验的意义,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普遍永恒的角度去理解人性。学习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让自己与哲学的概念和术语进行思维的搏斗,不是要记忆每个哲学家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不是要深究哲学史究竟是怎样的发展脉络。学习哲学只是要凭借这些锻炼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心智,最终的目的是要用这种已经发展的思维和已经提高的心智来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他人的人生,反思自己和世界已经建构和所能建构的关系。就像听音乐不是为了研究音乐要表达什么或者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学习哲学也不是要研究哲学,而是启发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省察我们的全部生活经验,甚至感受人性的风貌和画面。所以人人皆可进入哲学,人人皆可为哲学家。我相信曾有很多很多的淹没于历史风尘之人,他们的智慧绝不在那留下了诸多哲学经典的人之下。
我们从痛苦走向了哲学,并不是说哲学就解决了痛苦。事实上,哲学只是让我们从小痛苦进入大痛苦,从小困惑走向大困惑。哲学,不是为了要解决痛苦,而是把我们的小境界的痛苦变成大境界的痛苦,将我们从小困惑的狭窄的挤压中解脱出来,从而进入深广的大困惑中飘游。大痛苦并不就是不能承受的痛苦,而是基于对人生和世界的大爱所产生的生命的短暂感和有限感,正是有了这样的大痛苦,大困惑,一个人才对世界和人生如此一往情深,如此珍惜生命的每一个刹那,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大幸福,要用生活的情趣把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铸成永恒。真正洒脱的人,不是没有痛苦,没有困惑,只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困惑的境界是很高的,所以那些琐屑的烦扰和一地鸡毛就不足以使他为此停留。
当我有勇气放弃哲学的时候,我才真正拥有了哲学。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