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宁:我的青春在直播
2015-05-30张蕾磊
张蕾磊
“青春是一场盛大直播,过了,就不能回头,没有重播,却可以彩排。而你要做的是更好的储备和预演,在孤独一人的直播间里,用你的勇气和努力,赢得更多人的聆听与喝彩。”这是麻宁在电台直播间领悟到的,为那些怀念青春、正青春的人们提供了审视青春的另一种角度。回望过去,本科时是学霸、读研时活跃于实践,应聘进入电台主动从热线记者做起,告别主播台后创业于移动互联网,麻宁一路走得很顺,在“变得更好”和“得到更好”的过程中,她积极而努力。
公共课我都坐第一排
“我一路走来比较顺,不是我有多聪明,是我对自己有规划,没有拖延症,能把规划执行起来。”麻宁认真地说。
就读于河南的重点高中,成绩不错,麻宁坦言自己当时的成绩考不上北大、清华,因为数学不太好。高三,麻宁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有机会获得保送资格。北京大学只能降10分,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大学只要上重点线就录取。麻宁的选择有着本能的务实,她从自己的情况出发,选了厦大。
因为上届师兄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提前招生的文艺编导专业,班主任推荐麻宁去试试,多条路多个选择。麻宁看到专业里有个“文”字,觉得会跟写文章有关,自己比较有优势,就去北京参加面试。在现场报名时,有个师姐对麻宁说,可以报考三个专业,既然都来了,报个播音系吧。播音系是广院的王牌专业,麻宁没有想过要当主持人,却也没有想太多,很听人劝地报了播音系。一试二试三试后,麻宁等来了通知:播音系和文编专业面试都合格。误打误撞之下,麻宁有机会读广院的播音系,她最终在高考志愿上填了播音系,顺利被录取。
2003年9月,到北京广播学院报到,麻宁开始了大学生活。她有点失望,学校面积不大,也没有气派的图书馆,她感觉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大学,心底里的北大梦敲打着她的神经。于是,麻宁开启学霸模式,成了艺术类学校里比较另类的学生。“大学期间,我没有逃过一节课,公共课我都坐第一排。”麻宁笑着说。麻宁速记能力强,课堂笔记字迹清晰、条理清楚、内容全面,因此到了期末,她的笔记就被大家拿去复印。麻宁曾在笔记上做了记号,发现除了播音系和汉语言文学班外,动画学院、广告学院的同学也在用她的笔记。更让她意外的是,三年后,有同班同学回学校,看到有准备期末考的学生们复习用的笔记还是麻宁版的。
大一结束后的两次期末考,麻宁排名第一,这让她决定保持成绩,力争保研。大二时,看到师姐成功保送到北大,麻宁争取保送的心更坚定了,大二下学期,她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保研到北大。大四时,一直保持第一名的麻宁在9个保送外校的名额中,成功获得保研北大。事实上,麻宁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她参加了雅思考试,退一步的话,可以申请留学。
现在回想起来,麻宁形容自己本科是过着研究生式的生活,很认真地做学术,参加的校园活动不是很多;读研究生的时候,她则活跃得多。麻宁在校广播电台当副台长,和同学们一起组织大型活动,研究生院的活动、大事小情都由她主持,她还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当嘉宾,给杂志写稿。
互为别人家的孩子
看起来,麻宁的成长之路的确是很顺利,但是,不要小看这背后的努力和坚持,此外,成长中的挫折和彷徨一样困扰过她。
上大学前,麻宁一直是露着大奔儿头,她觉得挺好,很多人会夸说大脑门的孩子聪明,这让她美滋滋的。到了大学,系里一样是大奔儿头的老师很认真地告诉她:“看看你的录像,脸上的光……咱留点刘海,遮着点。”于是,麻宁剪了齐刘海。在播音系,常常有同学焦虑自己脸太宽不上镜,却不会意识到这可以是自己的一种风格。对于麻宁和同学们来说,那时候很容易对自己无限否定,觉得哪儿都不好。老师们是见过那么多丑小鸭的蜕变的,老师的话一定要听。
麻宁笑说,在播音系,很容易让人有挫败感,身边的同学个个有文艺特长,让她不自觉地自卑下。她以宿舍同学为例,宿舍长是个南京姑娘,钢琴十级、舞蹈团团长,曾入选过电影《金陵十三钗》的选角;贵州姑娘是在广院主办的中学生主持人大赛新苗杯上获第六名,免专业课考试入学;汕头姑娘特别漂亮。刚入校时,麻宁有段时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她不知道自己的新概念一等奖在同学眼中是很稀罕的,她意识不到能写文章是自己的优势,反而要说自己又不是来读中文系的。那种感觉麻宁比喻为:就像是你说自己游泳好,参加的是跨栏比赛,能算优势吗?
大二时,一次宿舍同学在一起相互聊开了,麻宁惊讶地发现大家都是互为“别人家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卑的地方。来自方言区的潮汕姑娘说,自己的语音让她很自卑,同学个个说着一口不用练就很好的普通话,她这个前后鼻音不分的人都不敢说话,觉得自己像是哑巴,还来读播音系。贵州姑娘说,看到河南来的同学就觉得太牛了,成绩都这么好,相比之下自己就是不学无术……现在想想,当时的同学们都跟自己较劲,个个都有压力,各种不开心、不舒心。麻宁说,现在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栗坤也是她的同班同学。栗坤一度觉得自己专业能力弱,播音不够字正腔圆,常被老师批评。“她多漂亮啊,每到被骂哭,她就会觉得自己到播音系来读是个错误,当时应该报表演系。”麻宁感慨,“所以,在你很迷茫的时候,不要把别人想得过于强大,把自己想得过于卑微。”麻宁支招,解除自卑的办法是跟身边人多交流。在她看来,如果一段时间沉浸于自卑,你闷着不说,你观察别人的任何举动都会觉得是冲着你来的,就很容易走极端。如果能跟宿舍同学坦率地聊一聊,就能卸下些包袱。再找个老师帮你确定下方向,要学会扬长避短,没必要拿自己的短板跟别人死磕。麻宁找到自己位置还是得益于写作能力。大一、大二各出了一本书,让系里的老师注意到她,于是系里大型晚会、活动撰稿的活都派给了她。大二时,逢50年校庆,晚会的撰稿、台本是麻宁执笔的。毕业时,系里的毕业纪念册的文案也是她来写。找到自己专长的位置,就会看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也就肯定了自己,不那么拧巴。
大三后,麻宁就不喜欢自己留刘海的样子,然而把刘海留长却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常常在尴尬的不长不短的时候显得太过邋遢,不得不剪短了。留了剪、剪了留,10年后,麻宁终于把刘海留长,露出大脑门,调整过来后,她觉得无比舒服。对于麻宁的新形象,有人说她变丑了,瞬间老了10岁,麻宁完全不在意。她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刘海是个很好的隐喻,表现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以及怎么样去考量未来的路,怎么样悦纳自己。SELF是强调自己,不是完全自我。”
就从热线记者做起
2007年麻宁本科毕业时,播音系非常好就业,因为2008年有奥运会。曾有单位向麻宁伸出橄榄枝,她坚持要到北大读研。招聘方说:“你就那么愿意去读书吗?过两年找工作,不一定像现在这么好。”的确,当麻宁2009年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毕业时赶上金融危机,就业形势严峻。但是,麻宁一点也不后悔,她学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
麻宁笑说,因为本科时没有经历过千军万马找工作,所以研二实习、找工作时战斗值满蓝,她觉得很有意思。她的职位目标是媒体,但是企业先进入校园开始招聘,麻宁也积极投简历,以积累面试经验值,即使要从北大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到亦庄面试,她也跑去参加。这些面试经历,让她了解到学传播可以做哪些工作,也帮助她发现自己的新亮点,比如市场部门就很欢迎她。在电台工作5年后,辞职创业的麻宁切实地开始为做市场而运筹帷幄了。
“后来想想,我觉得自己太拼了。”麻宁大笑。她一度在4家媒体实习,以五加二、白加黑、不要休息时间的节奏积累职场经验。麻宁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北京广播电台。最后一轮面试时,按照成绩顺序进场,麻宁是第一个,她听说会有很多领导在场,进去后还是吓了一跳,里面坐着九台一网的台长和总编们。当她被问到:记者和主持人的两种岗位,想来干哪个?麻宁很认真地说,她能胜任记者岗位,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就这样,麻宁进入电台,成为一名记者。
到了交通台,麻宁没有选稳定的跑口记者,而是当起了跑现场的热线记者。热线记者接地气,麻宁每天需要采制两条新闻,不仅要在现场找到能接受采访的群众,还要找到相关部门进行采访。两年间,麻宁接触了很多底层的人和事,因报道两不管社区面临的困境而收到社区居民送来的锦旗,暗访二手车交易时有过危险一刻,有采访绝症老师和学生间情深意重的温情故事……晒黑了,跑累了,麻宁都不那么介意,她在记者岗位很呆得住。“如果一上来就坐主播台,这些经验和知识是我永远得不到的。”麻宁说。做了两年热线记者后,她当起了跑口记者,跟发改委、交通委打交道比较多,知道了很多北京公交、地铁的专用术语。之后,麻宁坐到主播台,开始做直播节目。在邀请嘉宾做节目的过程中,麻宁乐于跟着嘉宾接触一个个不同的领域,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态度。
顺风顺水的在电台工作,麻宁辞职时却没有太多犹豫。“我没有预见过要创业,我无意中跟创业的人接触多了,觉得他们做的事情都很好玩,就去问、去了解。”麻宁说。投身于新项目,麻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清楚,在移动互联网,两年可以看到一个项目的成败,最差就是项目没有做成,但是积累了管理经验,这是她在电台最不容易获得的积累。“我从来不担心自己会缺份工作。”麻宁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