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2015-05-30张真瑜
张真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在基本的生活满足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对文化娱乐场所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更加注重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由此导致公共娱乐场所数量激增。近年来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明显增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就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和分析,从而提出了公共娱乐场所安全防火对策。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 火灾 危害性
1 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舞厅、影剧院、游艺场等场所。根据调查显示,全国各地的公共娱乐场所屡屡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这些文化场所结构复杂,使用可燃器物品、使用电器具、着火源多,人员聚集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惊慌失措,相互拥挤,特别是在停电无照明和烟火威胁下,人流极易将出口堵塞,酿成挤伤、踩伤、烧伤等惨剧。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做好火灾预防工作,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1.1 可燃、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分隔措施。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多,可燃物多,电气设备多,装修复杂且装修材料多是木材、纤维板等可燃材料,燃点低,极易燃烧,且燃烧迅速,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最常见的是将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灯具变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放置在木板上。另外,电源线敷设在可燃地毯下无保护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1.2 经营者管理混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公共娱乐场所的负责人只追求利益,未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紧急疏散预案,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占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设备不健全,消防器材设施投资不足,甚至是在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工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遇到火情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报警,也不知如何逃生自救,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客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乱扔火种,携带、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等都极有可能酿成火灾。
2 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对策
2.1 严格审批手续,建立完善各种制度。严格要求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遵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进行设计之前应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充分研读防火规范,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在进行消防结构设计时必须对防火间距进行科学设计,要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形因地制宜,以增强消防应急措施的灵活度。在进行安全通道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地形情况设计多条安全通道,以避免火灾时电梯出现断电导致人群不能有效疏散。为了在发生火灾时延缓火势蔓延,可以在建筑物两侧设置供消防车通过的消防车道,作为室外空间安全疏散避难通道。对设计不合格的项目,消防部门一律不通过审核。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消防审核意见落到实处。施工过程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及时对施工过程开展监督检查,检查所用材料和管道布置是否符合消防和防火的要求,各管道口和通风口设计的大小是否达到设备和管理的要求,电缆是否具有较强的抗火性。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不按有关技术规范施工的要给予纠正
2.2 加大消防检查力度。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有效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检查人员要对各公共娱乐场所详细检查,重点查看室内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消防安全通道等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了解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常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执法人员要责令单位负责人当场改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各项措施,对不能及时整改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
2.3 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增强防火安全意识。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树立全员安全防火意识,健全各项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公共娱乐场所的负责人要把防火工作当作大事摆上日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防火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真正把消防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旦出现大的问题,要实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广播、网络等舆论作用,组织各种形式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使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明确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意义,懂得火灾危险性,懂得防火措施,懂得灭火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
2.4 加强单位灭火疏散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公共娱乐场所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结合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工作管理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开展细致的内部防火巡查,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保障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施及器材完整好用;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对发现的故障及时维修;对员工进行消防常识的教育,对在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消防培训后方可上岗。定期地同消防部门合作举行灭火疏散演练,增强工作人员和客人的自防自救意识,检验娱乐场所的应急处置能力,使伤害及损失减至最低程度,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宋光积主编.公众聚集场所防火[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徐胡珍.浅谈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S1).
[3]张丽娟,李鹏.浅析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J].山西建筑,2011(14).
[4]马澜涛.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