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

2015-05-30王飞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1期
关键词:稻水象吡虫啉杀虫

王飞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

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通常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合成大片,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色或黄白色。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绿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切断病毒的传播源。一是把传毒媒介灰飞虱消灭于传病之前。二是要远离麦田、蔬菜田、草荒田等虫源田,及时清除秧田及大田周边杂草,减少灰飞虱寄生。③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要施好,不施分蘖肥,重施穗肥,水稻生育期注意使用锌、硼、锰等微肥或水稻敏感的元素,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④药剂防治。药剂浸种,提前预防;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稼药”;发现整田发病率在3%以下即要防治。药剂选择: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500~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1 000倍液浸种,或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送嫁药”可用10%吡虫啉300 g/hm2+36%三氯异氰尿酸375~450 g/hm2防治;大田用10%吡虫啉450~750 g/hm2+3.95%病毒必克675 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普防。用药时间掌握在2、3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适期防治。

二、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一种检疫性害虫,为害水稻的主要是越冬代成虫,防治好越冬代成虫,既可减少越冬代幼虫危害,又可降低新一代成虫数量,从而减少下一年越冬代成虫基数。因此,做好越冬代成虫的防治是稻水象甲防治的关键。稻水象甲一般在4月末5月初出土,先为害越冬场所附近杂草,5月中旬玉米出苗后向玉米田转移为害玉米苗,5月下旬水稻插秧后开始向水稻秧本田转移为害水稻。水稻的最佳防治时间是插秧后7~10 d,即5月末至6月上旬。防治药剂:过去普遍应用象甲净、稻乐丰、克甲螟,还有的农民用甲基异柳磷、氯氰菊酯、呋喃丹颗粒剂等,这些药剂虽然对稻水象甲都具有较好的防效,但它们有的含有高毒的有机磷农药,有的是水田禁用的菊酯类药,水稻生产田要禁止施用。按照水田安全控害技术要求,对稻水象甲防治,可采用1%苦参碱1 125 mL/hm2,或20%三唑磷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5%锐劲特悬浮剂750 mL/hm2,或25%杀虫双水剂3 000 mL/hm2,或10%吡虫啉150~300 g/hm2对水喷雾。其中,1%苦参碱适合养殖河蟹的稻田,对河蟹非常安全,对稻水象甲也有较好的防效。

三、水稻潜叶蝇

水稻潜叶蝇是水稻苗期虫害。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过去防治水稻潜叶蝇的主要药剂是40%氧化乐果。现在按水稻安全控害技术要求,禁止使用氧化乐果。防治方法:插秧前苗床用5%锐劲特悬浮剂750 mL/hm2,或20%吡虫啉150 mL/hm2对水喷雾;受害稻田可用80%敌百虫晶体或可溶性粉剂1 500~2 250 mL/hm2,或20%吡虫啉1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

四、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属于迁入性害虫。一般在7月末8月初随南来气流迁入我县。如迁入量大,将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近2年,由于南方大发生,频繁防治使其产生抗药性,使迁入我县的稻纵卷叶螟对药剂的抗性增强。因此,要认真搞好预测预报,抓住防治适期,科学用药,密切注意成虫迁入动态,发现迁入高峰及时预报。防治适期为成虫高峰出现后10 d,此时幼虫在2龄以下,一次用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方法:可用Bt乳剂3 750 mL/hm2,或20%灭幼脲一号悬浮剂300~450 mL/hm2,或8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25~600 g/hm2,或18%、25%杀虫双水剂3 000~3 750 mL/hm2,或20%三唑磷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5%锐劲特悬浮剂450~7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五、二化螟

一般在6 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水稻。防治方法: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450~600 mL/hm2,或20%三唑磷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25~600 g/hm2,或25%杀虫双水剂3 750 mL/hm2对水喷雾,还可用18%杀虫双撒滴剂3 000 mL/hm2直接洒施。

六、稻飞虱

稻飞虱在我县属于迁飞性害虫。对水稻的危害与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有关,当南来气流频繁、台风多、迁入量大、危害重时,当地种植穗型紧凑的品种多,危害重。防治方法: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 g/hm2,或5%锐劲特悬浮剂450~600 mL/hm2,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

七、稻蝗

稻蝗对水稻的危害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一般靠近坝埂周围的水稻受害较重,往往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疏于防治,造成水稻减产。稻蝗的防治适期为水稻苗期稻蝗集中于稻苗及杂草地带危害时。防治方法: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225 mL/hm2,或40乐果乳油900 mL/hm2,或80%敌敌畏乳油2 250~3 75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

八、水稻负泥虫

水稻负泥虫又名稻叶甲,主要为害水稻秧苗,幼虫和成虫沿叶脉食叶肉,造成许多白色纵痕或纵行对穿条纹,严重时,秧叶焦枯破裂。它的发生与气候、地貌等生态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冬春温暖,成虫出现早,如遇阴雨连绵,特别是夜晚下雨,更有利于发生和危害。防治方法:局部发生可采取人工防治,在幼虫期于早晨露水未干前用苕帚扫除此虫。药剂防治可用50%稻丰散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水喷雾。

(作者单位:166200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农村技术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稻水象吡虫啉杀虫
水稻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辽宁省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治技术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我国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YS03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最佳时期试验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