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和职业资格导向的AutoCAD课程标准开发
2015-05-30曹啸虎
曹啸虎
摘 要:AutoCAD课程是加工制造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直接从事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以职业资格和任务驱动为导向,从课程定位、目标、要求与评价等方面设计AutoCAD课程标准,让学生在项目任务驱动下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符合该课程中高职衔接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任务驱动 职业资格导向 AutoCAD 课程标准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子课题成果。
一、课程定位
AutoCAD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第五类(加工制造类)中的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该课程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使用AutoCAD繪图的能力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培养能胜任机电类企业机械设计、技术员、制图员、工艺员等生产一线岗位的人才。
AutoCAD课程是《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的后续课程,可与《机械测绘》同时开设。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
二、设计思路
AutoCAD课程设计是依据江苏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即3+3)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汇总表》中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设置的。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知识讲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任务驱动法为引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021AutoCAD 平台(中,高级)”中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求。
AutoCAD课程目的是培养机电类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现代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立足于这一目的,该课程结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AutoCAD 平台)中级要求,依据企业生产的主要绘图内容要求制定五项课程目标。这些目标涉及AutoCAD 的基础知识、图形输入输出、二维基本绘图、图形编辑、图形属性、尺寸文字标注、基本三维图形绘制等主要方面。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AutoCAD课程从项目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设计,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生产岗位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共划分了基础知识、基本绘图命令、图形编辑、图形属性、尺寸文本标注、综合图形绘制、图形输出、基本三维绘图八大项目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项目任务来确定。
AutoCAD课程是以绘图技能为核心内容,其教学应以实际图形绘制练习为主要方法,以任务为引领、项目为驱动,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融合职业资格培训要求,通过“绘中学、学中绘”实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AutoCAD课程建议课时数72,其中实训课时数68,共计4学分。
三、课程目标
一是能进行基本AutoCAD绘图操作,新建AutoCAD文件后设置绘图区域大小,然后绘制点、直线、多段线、构造线、样条线、矩形、圆、椭圆、圆弧、圆环等基本图形并对它们进行编辑,最后对图形文件进行保存、输出、打印、发布。
二是能运用捕捉、正交模式、对象捕捉、自动追踪、图形缩放、图形平移、夹点等辅助工具绘制图形,对图形对象进行删除、恢复、移动、拷贝、旋转、对齐、延伸、缩放、拉伸、修剪、打断、倒角、镜像、阵列等编辑操作。
三是能新建图层并管理图层名称、开关、冻结、锁定、颜色及设置当前图层等,能修改已建图形的属性,加载、选择所需线型及设置线宽,能创建图块并对图块进行保存、插入、分解。
四是能设置尺寸标注样式,进行水平、垂直、对齐尺寸、角度尺寸、径向尺寸与圆心的标注,能进行基线标注、连续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及引线注释,对尺寸标注的位置、文字样式等进行编辑。设置文字样式、输入文本及特殊符号并编辑文本标注。
五是能建立三维绘图坐标系,会设置视点,进行三维的点、直线、多段线、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的绘制。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行业企业发展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如下八个工作任务为例具体说明要求。
1.工作任务1:AutoCAD基础知识操作,4学时
知识要求:能描述AutoCAD的工作界面中标题栏、工具栏状态栏、下拉菜单、屏幕菜单、快捷菜单、窗口、坐标系图标等组成。
技能要求:能设置AutoCAD绘图环境;能进行创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关闭图形文件、退出AutoCAD等操作;能选择输入命令的多种方法。
2.工作任务2:基本绘图命令操作,12学时
知识要求:能描述平面坐标点的表示方法;能理解点、直线、多段线、圆、矩形、椭圆、圆弧等的绘制命令。
技能要求:能进行点、直线、多段线、构造线、样条线等的绘制编辑;能进行矩形、圆、椭圆、圆弧、圆环等的绘制及编辑;能进行区域填充。
3.工作任务3:图形编辑操作,16学时
知识要求:能描述绘图区域设置的方法;能理解捕捉、正交模式、对象捕捉、自动追踪、图形缩放平移重画、鸟瞰试图等辅助工具的作用;能描述对象的删除、恢复、移动、拷贝、旋转、对齐、延伸、缩放、拉伸、修剪、打断、倒角、镜像、阵列等编辑命令。
技能要求:能设置绘图区域大小;能运用捕捉、正交模式、对象捕捉、自动追踪、图形缩放平移重画等辅助工具绘制图形;能进行对象的删除、恢复、移动、拷贝、旋转、对齐、延伸、缩放、拉伸、修剪、打断、倒角、镜像、阵列等编辑操作;能使用夹点进行编辑。
4.工作任务4:图形属性操作,12学时
知识要求:能理解图层的建立与线型、线宽设置等图层管理等内容;能描述图块的创建和使用,能了解图块的属性;能了解图块与图层的关系。
技能要求:能根据需要加载、选择所需线型及设置线宽;能新建图层并管理图层名称、开关、冻结、锁定、颜色及设置当前图层等;能用特性命令修改已建图形的属性;能创建图块并对图块进行保存、插入、分解。
5.工作任务5:尺寸文本标注,8学时
知识要求:能描述尺寸标注的基本组成及类型;能理解尺寸标注的各种方法;能理解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能理解文本标注的内容与方法。
技能要求:能设置尺寸标注样式;能进行水平、垂直、对齐尺寸、角度尺寸、径向尺寸与圆心的标注;能进行基线标注、连续标注及引线注释;能进行形位公差标注;能编辑尺寸标注的尺寸线位置、尺寸界线位置、文字、样式等;能设置文字样式、能输入文本及特殊符号;能修改标注的文本。
6.工作任务6:综合绘图操作,12学时
知识要求:能整体理解AutoCAD中工作界面组成、文件创建保存、基本绘图命令、图形编辑、图形属性、尺寸文字标注等之间的关联。
技能要求:能综合运用文件管理、点线圆弧等各种基本命令、图形编辑、图形属性、尺寸文本标注等方法绘制生产零件图。
7.工作任务7:图形输出,4学时
知识要求:能描述图形输入输出的方法;能理解布局创建设置的方法;能理解图形打印及发布。
技能要求:能导入其他格式图形文件、插入OLE对象;能选择不同格式类型输出文件;能创建和管理布局设置;能进行图纸打印;能把图形发布到互联网上。
8.工作任务8:基本三维绘图,4学时
知识要求:能描述三维绘图的基本术语和坐标系以及视点的概念;能理解绘制三维点和线的方法。
技能要求:能建立三维绘图坐标系、会设置視点;能绘制三维的点、直线、多段线、样条曲线。
五、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和选用
(1)必须依据该课程标准编写和选择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项目任务引领和职业资格证书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结构。
(3)教材在内容上应简洁实用,还应把企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融入教材,顺应岗位需要。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表达简练,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图例与案例应引起学生的兴趣,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教材中注重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强调在操作中理解与应用理论。
2.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坚持学生实际绘图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设计不同的工作情境和任务,通过“任务驱动、项目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AutoCAD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理实一体化项目化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行业特色,紧贴市场讲授知识选用典型项目任务由教师讲解、示范绘图,学生进行绘图训练,让学生在绘图练习过程中掌握企业岗位上绘图工作的要求和方法。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结合具体工程图纸讲解工程图纸规范与CAD图纸的设计与出图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该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工作岗位绘图发展趋势及要求。
3.课程资源
(1)信息化教学的开发和利用。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发动画视频、微课程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绘图技能的掌握。
(2)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更丰富,使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双向互动交流,使学生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转变。
(3)校企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该行业的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共同合作开发CAD实训课程。
(4)建立CAD实训中心。使CAD实训中心具备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实验实训、现场教学的功能,将教学与培训考证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训融合,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教学评价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在课程考核上强调上机操作,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2)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项目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考核。
下表为任意评价表及综合评价表。任务评价表可作为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样本;另外作业评价和课程结束考核评价及其所占权重,以综合评价表为参考。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创新评价方法。
表1 课堂任务评价表
任务名称: 得分:
班级: 姓名: 日期: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自评
4分 同学评
3分 教师评
3分 单项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遵守纪律,正确开关电脑,爱护设备环境
10分
积极合作主动讨论
10分
知识与能力目标 用点的“极坐标”绘直线
10分
绘圆命令运用
10分
“修剪”命令的运用
10分
绘图速度快
10分
正确率高
20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具体任务分析
10分
过程方法有创新
10分
表2 综合评价表
考评
方式 过程评价 终结评价
课堂表现 作业测验 期末考核 AutoCAD中级证书
权重 30% 20% 20% 30%
参考文献:
[1]张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CAD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3(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