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环渤海投融资论坛在京举行
2015-05-30
本刊讯 (本刊记者 李法明 文兴亮报道)近日,本刊常务副社长刘汉华、文化部主任李法明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国宏大厦举行的由中国投资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联合中企投资集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金融中心、中国投资协会投咨委环渤海投融资促进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5中国环渤海投融资论坛。
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科院、国家统计局、国开行、中国投资协会各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等地市的政府、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国内国外的投行、金融机构和商会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大会。大会主题为:合作,联动,共赢,发展—推动第三增长极产业规划及投融资协作。会议期间,发起成立了中国环渤海投融资俱乐部,国内首个专注环渤海地区投融资服务的社团机构诞生。
大会由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刘慧勇主持,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致开幕词。张汉亚会长指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逐步形成一个共识,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环渤海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它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毗邻朝鲜,与韩日俄地理位置接近。区域内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我们也应看到,制约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经济圈内老工业基地较多;市场分隔严重,民企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区内还没能形成统一的规划;环渤海经济圈提出20多年来,由于行政区域与经济规划不协调,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环境与资源压力很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国家统计局经济普查中心主任汲凤翔在发言中,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就环渤海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等发面存在的区别和差距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从各地区经济指标对比来看,环渤海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所所长郭小碚就环渤海地区大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建设等问题做了主题发言。郭所长就京津冀一体化大交通体系建设,海陆空交通资源互补发展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党国英主任和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教授分别就环渤海地区农业产业规划与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环渤海地区生态金融建设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做主题演讲。
主题论坛结束后,参会领导嘉宾共同为中国环渤海投融资俱乐部举行了隆重的成立暨揭牌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刘慧勇主持,投资委环渤海投融资促进中心主任滕天水代表筹委会介绍了俱乐部的一个平台,五大中心的服务体系及发展规划,并发布了俱乐部发起单位共同宣言。中企投资集团总裁俞岂凡、北戴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裴耀辉作为发起单位代表分别致辞。中国投资协会张汉亚会长,刘慧勇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原副会长、大中型委原会长李启明,中企投资集团总裁俞岂凡,北戴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裴耀辉,环渤海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瑞等领导嘉宾共同为中国环渤海投融资俱乐部揭幕。
在大会举行的对话分论坛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国开行规划局副局长沈继奔、首创财富总经理杨本军、环渤海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瑞等嘉宾就“城市投融资体系变革与创新思路” 分别发表看法和建议,尤其对PPP模式创新和风险规避进行了多方位深入探讨。另外,来自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金融中心、人民大学企业信用研究中心、复兴集团德邦证券、北戴河区政府、德利国际、美中经济贸易促进会、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也分别就“中小企业融资借贷新模式与金融资本运作”和“环渤海与京津冀城镇规划与功能对接”进行了现场主题对话。许多创新观点引起参会代表的热议。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城市建设与产业园区投融资推介会”、“大健康产业项目投融资推介会”和“能源与矿产投融资推介会”,来自环渤海地区的城建、健康生态、大数据、矿产、旅游、酒店、生物科技等行业、产业项目与国内国际资本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流和对接,对接会结束后共同举行了项目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