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05-30王国洪杨翠迎
王国洪 杨翠迎
摘要:文章以2000年~201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平均工资是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主要因素,失业率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并合理调节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待遇梯度。
关键词:最低工资;影响因素;广义最小二乘法
一、 文献综述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政府的一项公共经济政策,其待遇标准水平的高低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外对最低工资与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水平间关系的研究较为丰富。Dolado(2000)认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善的,政府有必要对不合理的最低工资进行干预和调整。他认为,合适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促进就业和增加产出,过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导致失业率的升高。Cubitt 和Hargeraves(1996)认为,当低收入群体选择就业可获得较高的最低工资时,可以激励低收入群体积极寻找工作并在岗位上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在实证研究方面,Card和Krueger(1997)通过自然实验法对最低工资上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提高最低工资并没有导致就业的下降。Lemos(2004)以巴西1982年~2000年的月度数据为基础,分部门研究最低工资与失业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导致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失业率的提高,但非正式部门的失业率受影响更大。Gindling和Terrell(2007)以1988年~200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哥斯达黎加最低工资标准对覆盖部门与非覆盖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每增长10%,覆盖部门的就业率将下滑1.09%,而非覆盖部门的就业率几乎没有变化。
国内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学术界远未达成一致意见。在理论方面,张五常(2004)认为,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不但不能提高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而且会造成部分低技能劳动者失业。相反,蔡昉(2010)认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我国的劳动力将由过剩转变为相对短缺,工人可接受的工资将逐步上涨,他认为,政府应认清劳动力工资上涨的情况,并通过最低工资制度来加快居民收入的增长。他们的理论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都缺乏实证经验数据。罗小兰(2007)认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有一个拐点,在这个拐点之前,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增加就业,在这个拐点之后,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对农民工的就业产出负面影响。石娟(2010)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最低工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分析来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实证分析来看,最低工资对我国的就业有显著的负效应。傅端香(2011)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对总体的就业水平有显著的正效用,但对不同同行、不同性质的企业的就业效应各不相同,最低工资对国有企业就业的影响为负,对私营企业就业的影响为正。孙中伟,舒玢玢(2011)以我国珠三角地区2000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最低工资标准与农民工工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与农民工工资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马双,张劼,朱喜(2012)以我国1998年~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报表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最低工资上涨对我国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及就业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每上涨10%,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工资将上涨0.4%~0.5%,但制造业企业雇佣人数将减少0.6%左右。
纵观这些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外对最低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以往学术界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分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定量研究的文献较少,且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省份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文主要有两个新特点:第一,本文的指标选择更为全面合理,综合考虑了就业波动、经济发展、要素投入、消费水平等因素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第二,本文在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省数据可能出现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并采用FGLS法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估计,使模型的估计结果更加接近现实。
二、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1. 数据来源。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最低工资是各省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上限,在解释变量上,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水平、就业波动、经济发展和要素投入。消费水平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最低生活保障金是指各省市政府对贫困线以下家庭进行的现金资助额,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是指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通信、交通、娱乐等的消费性支出。当消费性支出水平提高时,为了保障低技能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不下降,最低工资标准也应相应提高。就业波动用城镇居民的失业率来表示,当失业率较高时,说明劳动力供给市场大于需求市场,此时就业的工资应该较低,所以,失业率对最低工资的影响预期为负。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人均GDP和职工的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预计最低工资标准也应越高。要素投入包括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指大专以上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本文的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源于民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及地方政府公布的文件,其它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库。
2. 模型设定。为了检验消费水平、就业波动、经济发展和要素投入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我们建立了如下回归模型:
ln(UPMINWAGEit)=?茁1·ln(LSit)+?茁2·ln(HEit)+?茁3·ln(UURATEit)+?茁4·ln(PGDPit)+?茁5·ln(AWAGEit)+?茁6·ln(PIFAit)+?茁7·ln(EDUit+?着it)(1)
式(1)中,i表示省、市、自治区,t表示时间,UPMINWAGE表示最低工资上限,LS表示最低生活保障,HE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UURATE表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PGDP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WAGE表示职工的平均工资,PIFA表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EDU表示人力资本, 表示随机误差项。
三、 实证分析
将相关数据带入式(1)中,并运用计量经济软件STATA12.0对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省间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为了修正各省间数据的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本文选择了FGLS法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具体的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为了与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进行对比,本文将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也放入了表1中。本文接下来重点对FGLS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1)消费水平。就消费水平而言,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最低生活保障金水平每增加1%,最低工资标准将会增加0.37%。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为正,但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可能是交通、医疗保健和娱乐支出占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较大,而最低工资收入用于这几方面的支出较少有关。总的来看,消费水平对最低工资标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发现与目前我国的最低工资政策目标是一致的,我国2004年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中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应根据各省的消费水平、经济发展与就业情况进行调整,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
(2)就业波动。在就业波动中,失业率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为正,且在10%水平上显著。这可能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刚性和调整的滞后性有关,也有可能与人们的心理预期及行为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刚性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并不会因为经济萧条或失业率过高而降低最低工资标准,但政府会在经济繁荣或为了鼓励劳动者更加积极工作时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预期找到更好工作的机率会增加,造成结构性失业率增加,而最低工资上调往往也选择在经济繁荣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得出失业率的增加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为正的结论。
(3)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人均GDP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职工的平均工资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职工的平均工资每增加1%,最低工资标准将会增加0.285 5%。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与职工的平均工资是挂钩的,职工的平均工资越高,最低工资标准也越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因为最低工资与职工平均工资的弹性为0.285 5,小于1,也即政府通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来缩小收入差距这一功能没有得到体现。
(4)要素投入。在要素投入中,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显著为正。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最低工资标准将会增加0.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往往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由于劳动力供给短期内是不变的,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会导致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二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表明经济处于繁荣时期,低技能劳动者在经济繁荣时期对最低工资的预期会上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领取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群结构有关,领取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群通常没有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比例与最低工资的高低关系不显著。总的来看,要素投入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较小。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我国2000年~201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用FGLS法对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最低生活保障、失业率、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平均工资是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主要因素。(2)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人均GDP和人力资本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3)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过低,低技能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为包括了教育、医疗保健、娱乐等项目在内的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不显著。(4)最低工资增长率低于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率,这表明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与普遍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拉大,最低工资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没有得到体现。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制度的重中之重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过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导致失业率的大量增加,而过低的最低工资不但可能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也可能导致低收入群体的逆向选择行为。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对低收入群体的一种权益保障,它既能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来缩小贫富差距,同时也能吸引和鼓励低收入群体积极就业,从而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产出。在发达国家,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一般考虑社会平均工资、家庭基本生活支出、教育及医疗支出、失业率等因素。我国的《最低工资规定》明确指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低技能劳动者家庭的人口规模、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因素。但在实践中,各省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数据的取得也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且各因素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基本没有量化。因此,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首先应明确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有那些;其次应量化各因素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程度;最后再结合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确立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
(2)合理调节关联社会保障间的待遇梯度。关联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与就业相关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最低工资制度作为关联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低技能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意义重大。当劳动者处于就业状态时,劳动者至少可以获得最低工资,以保障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当劳动者失业时,劳动者可以获得失业保险金,以分散劳动者因失业而造成收入下降的风险;当劳动者既没有就业,也不满足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劳动者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由于以上三种制度保障目标是不同的,因此,待遇之间理应有一定的梯度。由于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就业时获得的最低收入,理应比劳动者不就业时可享受到的失业保险金水平或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高;失业保险是劳动者就业时缴纳了失业保险费后,失业时才可享受到的一种社会保障,所以理应比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即可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高。因此,对于低收入劳动者可享受到的三种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水平应最高,失业保险金水平其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最低。所以,在制定以上三种制度标准时,不但要考虑到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要考虑到制度之间的合理梯度问题。
(3)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由于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在不断的变化,根据当前情况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未来未必科学,所以,要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变化来动态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率既不应过快,也不应过慢。由于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较多,过于频繁地调节最低工资标准,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不利于最低工资政策的稳定性;当然,最低工资调整也不能太过滞后,否则容易导致劳动者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根据我国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各省每两年应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实践中仅有少数地区一年调整一次。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是由一系列动态指标组成的,为了保证最低工资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议各省每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
参考文献:
1. 孙中伟,舒玢玢.最低工资标准与农民工工资--基于珠三角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1,(8):45-55.
2. 马双,张劼,朱喜.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经济研究,2012,(5):132-145.
3. 冯广刚.社会保险制度待遇标准及待遇梯度研究——以低保、失业保险和最低工资为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2.
4. 杨翠迎,郭光芝.各地新农保养老金及补贴标准合意增长水平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9-20.
5. Gindling, T.H.and Terrell, K.The Effects of Multiple Minimum Wages Throughout the Labor Market.The Case of Cosa Rica.Labor Economics,2007,(14):485-511.
6. 张五常.最低工资种祸根.南方周末,2004-02-10.
7.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4):4-11.
8. 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效应分析.财经研究,2007,(11)33:114-143.
9. 石娟.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0.
10. 傅端香.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71373152);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CXJJ-2014-410)。
作者简介:杨翠迎(1967-),女,陕西省西安市人,上海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王国洪(1985-),男,贵州省铜仁市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
收稿日期: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