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课堂冷漠现象及其减少途径
2015-05-30朱莉
朱莉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法可以强化受教育者的自主认知态度,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重视教师情感的作用,从教师自身着手,寻求情感互动的途径。
[关键词]冷漠 教师情感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3006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甚至冷漠,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师都在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冷漠现象与教师情感
从心理学上讲,冷漠是个体对挫折环境的自我逃避式的退缩性心理反应,带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或自我防御色彩,表现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热情。
学生的冷漠有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不全是教师的原因。但是,学生的冷漠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苍白无力,甚至可以说是教育的一种失败。作为教育者,也应当较多地反思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
1. 教师的情感影响着课堂气氛
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对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那么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情感具有感染作用。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给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会对客体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具有高昂的教学热情,适度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则会感染学生,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减少课堂的冷漠。
2. 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学生就会有一种受信赖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些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漠不关心甚至蔑视、讨厌,学生往往会对学习采取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
二、 增强情感互动,减少课堂冷漠的途径
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其实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冷漠和教师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个人魅力,有独立的思想,在学生面前建立良好的形象。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2.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情感,是教师对所讲授知识的态度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情动于衷而形于色”,没有对本专业的由衷热爱和浓厚兴趣,讲授时哪里会有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与此相反,如果教师能像一些科学家那样,埋头于实验室,钻研自己的业务,忘我地工作,那么,上课的时候,定能“以情发声”、出言动人,以极大的探索热情引导学生。
3.教师要有教学机智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发现异常要有教学机智,及时处理。
4.教师要用声传情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学生有了感情,对所教的教材有了深切的体会,自然就有真情的流露,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讲授就一定能感动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是否善于表达的问题,亦即表达技巧问题。“以情发声”是一个方面,“用声传情”是更重要的方面。“用声传情”就是个技巧问题。只有正确掌握和处理好语气语调的起伏变化,才能正确显示教师变化起伏的内在感悟,才能使学生产生感悟共鸣。
5.教师要注意感情的自我调控
一位教育家说:当教师一跨入校门,他就应该把自己的所有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因为在学校里,他整个人是属于教育的。教师若带着烦恼情绪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则会压抑、沉闷;教师若以饱满的热情来教学,则会感染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学生的违纪问题、错误态度时能泰然处之,始终以热烈、饱满的情绪从事教学。
最后,笔者想以此结尾:“要用功,进心中;进心中,能成功!”希望我们的课堂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共鸣;少一点沉闷,多一点默契。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