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

2015-05-30沈笑英

关键词: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沈笑英

记    者   杨校长,您好!我们知道,目前全国已有很多中学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温州市第二中学作为浙江省内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典型,已经开展了近两年的相关教学活动,并加入了华东师大慕课中心的C20联盟,那您是如何把握住这次教学变革的契机的?

杨晓燕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呈现了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主体的自我觉醒,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是师生间单一的“教与学”关系,更多的是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与互动,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教育需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我们也逐渐发现我校的教学也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012年底,在一次教育信息化年会上我首次接触了“翻转课堂”,被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所吸引。回来后,组织学校教师申报了相关的国家级子课题,并开始着手全面打造“智慧校园”。2013年1月,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来校作讲座,从而为我校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拉开了序幕。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一系列翻转课堂教学的建设工作:在2013年5月前,依次完成了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云学习平台的搭建、师生学习终端的配备等一系列硬件建设。接着,我们通过参加技术培训、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通过家长会及微信平台推送相关信息,改变家长的观念;通过全校学生大会等途径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我们还在课堂研讨方面开展了“一周一组一课”的校本教研活动,立足常态课研究。各学科也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确定适合本学科的翻转课堂模式。2013年11月,我校加入了全国C20慕课联盟。次年8月,我们在华师大慕课联盟周年庆典上做了典型经验交流。2014年10月,又成功承办了C20慕课联盟(初中)“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记    者   作为省内的百年名校,我们温州市第二中学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和现实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尝试的?

杨晓燕   这个问题要从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内部困境两方面展开。当前,我们的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教育正面临着这个时代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说:“你可以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风却随心所欲地从四面八方吹来。”这里,“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教育“不变”的坚持;而“日新月异的新兴技术”就像“四面八方的风”,是对这种“不变”的挑战。据了解,美国方面有一项覆盖12个州、141所学校的研究显示,教师投入新技术的人数比例,已经成为了预测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所以,如果我们不想与这些出生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失联”,教师们就无法回避与新兴技术的亲密接触。比如,澳洲推出的智慧教育计划在新兴技术运用方面提出了三点:用互动课程与学习资源吸引学生对科学和在线学习兴趣;用技术增强教师与管理者能力;培养具有高尚价值观和全球技能的劳动力。韩国智慧教育推进战略提到四项内容:采用数字化课本、课堂与推进在线评估、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和教育云基架与平台开发。

回到教育内部,多年来教育者一直在寻找教育中的“统一性”,试图用一种最高效的方法,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今天,我们发现,“差异”才是教育的主旋律。这种差异不是学习水平的差异,而是更为本质的——每个人,从神经上,从大脑构造上,都是有差异的!我们曾给全校学生做了一次学习问卷调查,当被问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烦恼主要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对学习内容不理解,作业不会做,或者是不能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没有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的确,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重教”、不“重学”等方面的问题。齐头并进式的统一授课,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另外,教师也无法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虽然,我们二中的教师不缺少教学生考试技巧的能力,但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命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也正是我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破坏式创新”。课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自学,课上则以讨论练习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也让处于课堂教学改革胶着状态的温州二中人看到了可以借由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新希望。

记    者   您说“翻转课堂是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那么,您认为当前或未来有哪些先进技术将会影响中学教育?

杨晓燕   当前,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已经有诸如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点读笔、轻薄型终端、幻影电脑、星空虚拟现实等运用其中。据2013年Horizon报告预测,未来5年影响教育的新兴技术主要包括:1年内有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移动设备应用程序(Mobile Apps)、平板电脑应用(Tablet Computing);2~3年内有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tics);4~5年内有三维打印(3D Printing)、柔性显示器(Flexible Displays)、下一代电池(Next Generation Batteries)、可穿戴技术(Wearable Technology)。这些国际前沿的教学技术都将影响我们今后的教育和学习。实际上,技术预测本身带来的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而这种趋势性变化的内在却是一种人的改变,而在剧烈的改变或是被改变中,挑战已经迎面而来。

记    者   许多学校都想来温州市第二中学取经,请您在这里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翻转课堂的学科教学情况。

杨晓燕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我们搭建了翻转课堂的学习流程结构:课前——观看导学视频、达成知识传递、完成自学检测、提交疑难问题;课中——交流学习收获、归纳共性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有效达成目标、开展多维练习和巩固内化提升;课后——进行自主个性复习、完成下节内容自学。

然而,我们认为学科特点不同翻转课堂的目标定位和变革路径也应当有所不同。如何基于学科特点,寻求教学本质,丰富课程文化,改变课堂形态是各学科组实施翻转课堂的着力点。一年多来,各学科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通过研讨课、展示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积极研究,不断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翻转课堂模式。此外,就不同学科的翻转目标,也已经达成共识。我们认为:文科翻转课堂的目标除了落实语言运用的工具性目标外,重在拓宽学生阅读领域,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理科翻转课堂的目标为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外,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活学生的探知欲望。落实到具体学科上,我们要求:语文学科要把语文书读“厚”;英语学科要在跨文化情境中快乐学习;社会学科是要让知识鲜活起来;数学学科要翻掉“第三种负担”;科学学科要丰富科学探究的时空。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将具体介绍这一部分内容。

记    者   在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杨校长您听到了各种关于学校翻转课堂教学的声音,相信很多都是肯定和支持的,但作为教学的新尝试,也不乏有一些阻力和困惑,您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杨晓燕   任何的变革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在全面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点了,但我们坚信翻转课堂的理念是先进的、符合当前并指向未来的教学实际的。当然,在过程中,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阻力,主要是有技术方面、教师和家长方面的。技术上的问题,我们与一家技术公司合作,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研发了一个教学平台。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于如何让教师转变观念,尽快掌握微课技术,并运用到翻转课堂教学上。我们对教师也是进行了多轮理念与技术培训的,现在我校的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微视频等技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了。家长的问题主要在于平板电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上,这个问题我们是通过对学生视力量化评价,给了家长一颗“定心丸”;还有是否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这个问题主要是技术问题,我们的平板电脑应用程序都是与教学有关的,而且对网络和游戏也是有一定的过滤的。

记    者   随着温州市第二中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深入,您对学校有哪些愿景和展望?

杨晓燕  希望教师角色能真正得以重塑。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制作视频、组织课堂、在线交流等来促进学生的学,因此在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重塑新的专业技能。如何综合利用各种工具与学生们交流,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交互,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如何关注到各具特色的学生在不同时期遇到的瓶颈。无论如何,教师需要改变统一步调的一致化教学步骤,为学生们的学习做出改变;而学生们需要明白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需要与教师在更大的学习共同体中面对未来。

希望教育评价体制真正得以完善。目前,在教学中以纸质笔试的方式已无法测量出学生的全部学习效果,因为其仅是对知识和技能纬度的内容进行了测量,而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说,这需要教育部门在政策体制上的支持,建立起绿色的教育评价新机制。学生思维的发展,精神的成长是教学最大的道德。关注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成长,让学校教育回归到“合道德”的“本真”中来,这是教育教学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超学科”来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