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支架理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2015-05-30谢芳华
谢芳华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构建未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支架理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支架理论 高中数学 教学实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架理论”就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各种支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教师不再是“解题达人”,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借力支架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不断关注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发展、思維波动等外部特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获得发展,体验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为学生搭建“支架”:
一、以“导学案”架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交桥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导学案为支架,创设知识结构图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软环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要构建良好的流程图,教师要以导学案为载体,注意其主体性、引导性、探索性和层次性,从而充分发挥导学案的支架作用。
1.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堂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如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学习流程、方法的推介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这样才能起到指引和支架的作用。
2.引导性
导学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任学生,而要无为而教。导学案既有要学的支架引领,又有教的支架预留,它要预设课堂的种种可能性和可变性,并预备不同的方案,为学生多种思维方向提供桥梁,帮助学生渡过思维的拐点。
3.探索性
以“等比数列”的教学为例,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有哪些?”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热身”。然后,教师让学生细心观察以下一组数列“6,36,216,1296…”,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该数列的特点,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最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开展分组讨论,让学生总结该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异同点,并共同推导出相关公式。
4.层次性
导学案要发挥支架作用,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兼顾个体。层次性本身就是一种支架,学生借此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以“问题链”支起学生思维的方向盘
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以问题为支点串联知识,形成“问题链”,有利于学生活化知识、激活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增长点”的过程中有序展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进行支架式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利用问题贯穿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借助支架的力量向上攀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虽然问题链的创设方法有很多,但都要符合启发性和连贯性这两个原则:
1.连贯性
以“函数与方程”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出课题,如“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入函数与方程这一新课题,接着提问“函数f(x)=x-3x+10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吗?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函数的取值范围”,从而引出函数值域这一教学内容。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在问题链支架的作用下向纵深迈进,产生一种“爬坡”的愉悦感。
2.启发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迁移能力,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所设“问题链”既要有温故的旧问题,又要有推新的新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生发跨越障碍的心理愉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信息量的简单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过程是新旧经验双向、有效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如在教学两个等差数列相加时,笔者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提问方案:①方案一:两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相加后,新的公式能否作为一个新数列的通项公式?新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表达式是什么?②方案二:两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相加吗?新的公式能否作为一个新数列的通项公式?新数列的公差是什么?
相比之下,方案二没有遵循由“故”到“新”,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梯度,而方案一问得极其巧妙。古人云:“应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只有为学生着想,设置有梯度的启发性问题链,学生才能顺势而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以发展性评价撑起学生自信的大舞台
鼓励和赏识是学生隐形的“支架”,是学生信心增长的坚实台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针对个体特征提出不同要求,并分步达成,分层进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而不能只盯着结果和标准答案进行非对即错的终结性评价。
肯定和表扬应伴随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扬起信心的风帆。教师切不可挥舞着“标准答案”的大旗,向学生施压,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既要有耐心、恒心,又要多创造条件,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并以此为支架,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龚平.支架式教学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影响[J].教学月刊,2011,(6).
[3]商庆平.基于思维导图支架的数学概念可视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