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歌唱心理途径分析
2015-05-30杨桂兰
杨桂兰
着手于学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探究,结合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心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为我国职高院校今后的声乐教学提供正确参考。
声乐教学歌唱心理健康根据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国内高职院校在进行综合素质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性地在原有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与提高,以此满足我国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我国培养更多综合素质全面、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人才。
一、学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探究
1.胆怯心理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由于年龄层次与社会阅历的限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怯心理。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就是教学课堂上不可侵犯、威严苛刻的长者,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无法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绪,致使高职声乐教学中,学生会普遍存在怯场的情况。同时,学生在面对众多同学的关注时,难免也会产生胆怯心理,致使学生在舞台上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声乐水准,出现气息上浮与喉头紧张打不开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声乐学习与成绩评定,对学生更对产生诸多心理负担。高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到这一情况,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走出胆怯的心理误区。
2.自信心的严重缺失
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过于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况。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5000于所大中型高职院校当中,只有少部分院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了心理辅导教育,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严重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引导,致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得不到有效地帮助,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致使学生在长时间的封闭教学学习当中自信息严重缺失,在心理误导下认为自己低人一筹,导致学生在高职课堂教学的声乐舞台上自信心不足,产生紧张、焦虑等外在表现因素,严重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者应重点关注这一问题,与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反应,为今后的高职声乐教学营造良好的心理辅导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外在表现的具体评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展现出自己最为优秀的一面,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当中,充分展现当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对我国当下高职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可以明显发现实践教学当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据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5000于所大中型高职院校当中,只有少部分院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开展了心理辅导教育,学生群体当中所普遍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教育行业的总体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当代高职教学活动开展中的重点。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演唱,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的声乐技巧与歌唱天赋,避免学生出现紧张、焦虑等外在表现,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培养工作,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有效带动学生意志与性格的成长,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因素影响下,获得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在教室与环境的带动下养成努力、坚毅、活泼开朗的优秀性格,为学生今后的课堂学习与声乐技能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声乐教学当中的心理素质培养,还能帮助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歌唱意识,使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疏伐自己的情感,将情感融入演唱当中,发挥出声乐表演的实际效用,真正做到情感与艺术之间的交融,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成绩。
三、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心理健康的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当中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在优化与完善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训练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与提高。
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实践声乐表演活动,以当下社会热门元素为活动主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尽情释放,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散,针对心理素质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辅导与训练,在小组间分别制定声乐训练的方案,避免成绩比较的传统教学模式,减少学生的个人得失感,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逐步获得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测评,及时对存在心理误区的学生进行帮助与疏导,为学生今后的声乐学习营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自信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素质问题,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与声乐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心理障碍对自己的影响,并且积极进行改正。
我校在2014年3月进行了为期1年的教学模式创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自信心为主,在声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兴趣引导教学与声乐知识延伸兴趣教育,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正视自己所存在的不足。教学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中还对存在心理素质问题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帮助与引导,从学生的意志、气质与个性上进行培养,在逐步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声乐演唱自信心,逐渐改变了学生的性格,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以饱满的声乐学习热情与自信心进行声乐演唱,有效提高了我校的声乐课堂教学质量。
3.引导学生的学习心态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重点进行学习,配合教师的引导,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高效化的课堂学习模式。然后,在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社会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个人得失心太重,过于看重声乐学习的成绩,致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里紧张,甚至出现严重的恐惧情绪,在心理状态失衡的情况下难以正常开展课堂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早日走出心理问题的误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声乐演唱技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声乐技能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成绩。所以,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高职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的个人得失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声乐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歌唱心理素质,为我国提供更多、更加优秀、更加全面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进出.激励教学法下的高职声乐教学[J].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9):23-24.
[2]杨剑锋.传统声乐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J].西北科技大学院报,2012,23(07):23-25.
[3]何伟.高职声乐教育中的问题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院报,2012,12(07):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