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欣德:打造彩色明信片的帝国

2015-05-30何伊宁

中国摄影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布特海滨明信片

何伊宁

若干年前,一本名为《我们真正的意图是为了您的愉悦》(Our TrueIntent is all for Your Delight)的摄影书籍将我带入了约翰·欣德(John Hinde)的彩色明信片帝国,这本收录了巴特林度假村系列的影像以高饱和度的色彩以及精心设计的舞台感而深得人心,对当时的英国摄影,尤其是1980年代以马丁·帕尔(Martin Parr)为首的“新彩色纪实派”(New British ColorDocumentarists)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作为英国彩色摄影的先驱之一,约翰·欣德在黑白影像主导明信片市场的时代里勇于突破,率先创作了色彩浓艳且充满生机的英格兰和爱尔兰风景明信片。1956年,欣德开始经营自己的明信片公司(John Hinde Ltd.),在另外三位职业摄影师的帮助之下,欣德通过一系列特意编排的影像建构出具有英国工人阶级度假文化的符号,并成功地创造了属于欣德的明信片帝国。

从彩色摄影师到休闲商人:人生的重要转折

与英国同时代的摄影人相比,从职业摄影师到休闲商人,再成功创办明信片工作室,约翰·欣德的人生写满了不断冒险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而正是这些品质帮助他谱写了英国摄影史中重要的一页。

1916年,约翰·欣德出生于英国萨默塞特一个具有基督教贵格会宗教传统的社区中,早先在黎曼学校(Reimann School)深造摄影,接着在伦敦设立了摄影工作室,其摄影实践涵盖了战争、纪实和广告摄影。而在他成长为一名职业摄影师的初期,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成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多层彩色胶片——柯达克罗姆(Kodakchrome),此幻灯片只需用K-14冲印,大大减少了摄影师后期制作影像的时间,这项工艺的问世对欣德从黑白转向彩色摄影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而他对彩色的偏好自上世纪40年代初就展现出来。

1943年,欣德成为皇家摄影协会成员,并持续接受出版社委托为各种书籍拍摄彩照,包括1945年出版的《战争中的公民》(Citizens of War),1947年出版的《埃克斯穆尔乡村》(Exmoor Village)以及在次年完成的,改变了他人生道路的《英国马戏团生活》(British Circus Life)。

战后的英国,工人阶级的休闲世界围绕着两种设施,分别是沙龙和杂耍剧场,而马戏团作为杂耍剧场的重要组成,成为英国工薪阶层大众娱乐不二的选择。正是在拍摄英国马戏团作品的途中,约翰·欣德深深地被马戏团生活所吸引,他决定放弃摄影事业,加入马戏团担任公关经理。1955年,欣德甚至组建起自己的团队,并命名为约翰·欣德马戏团,然而短暂的休闲企业家经历并没有如其所愿的为他带来成功和财富。次年,欣德放弃了他热爱的马戏团事业,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成立了一家明信片公司,正式回归摄影。

爱尔兰风景:掀起彩色明信片的潮流

早在欣德投身这一旅游文化产业之前,英国的明信片市场被一种庸俗的漫画明信片(saucy seaside postcard)所垄断。这些由英国海滨漫画家唐纳德·麦克吉尔( DonaldMcGill)所绘制的明信片通常是由彩色漫画搭配俏皮的语言所组成,虽然内容庸俗,却体现出麦克吉尔对英国文化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被评论人称作是“反映了英国生活的怪异杂耍秀”。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上任的保守党指控麦克吉尔的漫画过于猥琐,曾经风靡一时的庸俗海滨明信片开始在50年代后期销声匿迹。

然而伴随着柯达克罗姆的上市,明信片市场也走向入了克罗姆时代。从1939年开始,商人们纷纷尝试制作印有彩色照片的明信片,附上一层光面的膜以取代原有的黑白影像和彩色的漫画。正如伊丽莎白·爱德华(Elizabeth Edwards)在她名为《旅游者的图像:神话以及旅游业中的神话制造》(The Tourist Image: Myths and Myth Makingin Tourism)一书中这样评价到彩色明信片:“这些静止的照片使得无形变得有形,不被人们注意到的变得引人瞩目,让复杂变为简单,而简单变成复杂。这些静止照片的力量形成了一个符号性的结构,并且使图像变得真实。”

毋庸置疑,约翰·欣德在1950年代选择进入明信片行业的一方面原因来自他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力,此外,欣德对摄影和工作偏执的热爱帮助他在明信片事业上大获成功。在上世纪50年代,爱尔兰成为英国流行的旅游目的地,早在约翰·欣德带领马戏团在各地演出的途中,他便拍摄了一系列爱尔兰乡间的彩色照片,而时值都柏林香农机场投入使用,欣德从大批思乡心切的爱尔兰籍美国人的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商机。虽然黑白的旅游明信片依然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但作为一名技术过人的彩色摄影师,欣德希望创造一种全新的摄影语言来阐述爱尔兰浪漫的风景。

于是,在认真思索之后,欣德将爱尔兰乡村生动的景象,例如驴子、红头发的孩子等标志性的符号和乡间无尽的风景,以及他拿手的彩色摄影结合在了一起。为了达到他满意的效果,欣德往往会花上很长的时间在工作室中对照片进行色彩处理,以增强照片色彩对比度来得到他预期的效果。无论展现的是游客还是农民的形象,在这一系列的爱尔兰的明信片中,人物形象通常是明信片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往往身着鲜艳的红色和橙色外套骑坐在马上,而那些展现爱尔兰风景的河谷、峡湾、乡村则被渲染成浓郁的绿色,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拍摄爱尔兰明信片的若干年中,约翰·欣德已经形成了他所特有的明信片风格和工作模式,他尝尝会设置或按照自己的偏好来更改场景,这都符合他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尔兰系列明信片为欣德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色彩浓郁的照片不但捕获了普通来自英格兰的游客,更赢得了一众爱尔兰裔人的热爱。

巴特林度假营:制造英国海滨度假文化符号

在接下来的1960至70年代中,伴随着英国大众海滨旅游的盛行,约翰·欣德的彩色明信片事业在布特林度假营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带有标志性的,通过精心摆拍的巴特林度假营地(Butlin Camps)彩色照片进入了英国人的视线,成为记录英国现代主义时期非常重要的历史影像资料。约翰·欣德和他训练有素的摄影师团队,包括两位德国摄影师艾尔玛·路德维格( Elmar Ludwig)、埃德蒙·纳格勒(Edmund Nilgele)以及英国摄影师大卫·诺布尔( David Noble)默契的配合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更成就了约翰·欣德的明信片帝国。

进入上世纪中叶,随着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假期的需求也在增加;与此同时,大众旅游从19世纪工业化的特征和新娱乐方式的增长催生出来,通过这些方式以突然出现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工人阶级为基础的休闲娱乐在社会上被组织和构建。在海滨游乐场和狂欢节成为英国大众旅游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后,另一种为了满足对更多日海滨娱乐工人家庭的旅游模式诞生了。现代度假营(holiday camps)的概念被英国企业家威廉·布特林(William Butlin)所采用,并于1936年第一次带到了林肯郡的斯凯格内斯(Skegness)海滨小镇。

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台词中取得灵感,威廉·布特林将“我们真正的意图是为了您的愉悦”作为布特林度假营的口号。除了提供价格适中的餐饮、住宿以外,其度假营还以高档次的娱乐设施和现代化的卫生设备而享誉岛内外。截至1950年,每20个英国度假者中就有1个会选择巴特林的营地,而他当时在英国所开设的5家度假营可以同时接待1万名游客。1960年代初,事业蒸蒸日上的布特林对约翰·欣德的彩色明信片无比赏识,随后雇佣欣德担任专职摄影师,在他各地所建立的度假营中制作反映“布特林”精神并能宣传营地的明信片。欣德的角色开始发生转变,在1965年聘用了3名摄影师之后,他开始以艺术总监的身份来经营这份工作。

欣德在布特林度假营出品的每一张明信片都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完成,在满足大画幅相机搭配柯达生产的埃克塔克罗姆胶片(Ektachrome)的基本要求之外,欣德对灯光、场景的要求堪称极致,团队往往会花上数天的时间才拍摄出一张满意的照片。这些在六七十年代拍摄的带有欣德标志性的度假营照片包括了豪华的宴会厅、浮华的剧场、温馨的室内加热游泳池、干净的室外高尔夫球场以及各式各样主题酒吧等等。在画面中看似随意的游客实际上都是度假营的员工,他们在欣德的指挥下从一个场景转移到另一个场景中、连服装和发型的选择上都要煞费苦心。在一张拍摄于博格诺·里吉斯(Butlin'sBognor Regis)巴特林营地,毗邻室内加热游泳池的酒吧中,画面中两位穿着时髦的女郎自信地点着烟,与他们的同伴聊得甚欢;照片的中景中,坐在红蓝色沙发上的游客,从三代祖孙到年轻情侣,再到老年度假者都若有所思;而画面的背景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女儿正注视着隔壁加热泳池中的男孩,将观者带领到了另一个度假空间中去。

诚然,布特林先生则有义务为欣德的团队提供一切帮助,从场地和协调到人员统筹,再到其他的支持。不过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在布特林和欣德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有100万的游客到布特林度假营旅行,而欣德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成功的明信片出版商人之一。

抛开欣德在商业上的成功,他在布特林度假营阶段所创作的彩色明信片在塑造英国摄影史、乃至构建英国海滨度假文化符号上产生了积极的意义。首先,欣德作为英国彩色摄影的先驱,在明信片探索出具有标志性的摄影语言,其高饱和度的影像和精心的置景影响了包括马丁·帕尔在内的一批年轻的社会纪实摄影师。作为欣德工作室的拥护者,帕尔解释到:“欣德炫耀的调色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多彩和饱和。他是对色彩,饱和度和技术的讲究得到了回报。他正是我在1980年代从黑白转到彩色摄影的原因。”

其次,正是在约翰·欣德的敏锐观察下,他将布特林度假营所营造的“家庭假日”的文化符号通过摆拍的方式精炼到一张张明信片上,无疑加深了英国海滨家庭假日,尤其是理想中的工人阶级度假营地的形象。画面中浓郁的色彩带给游客一种隐秘的激情,构建出英国人对六七十年代的集体回忆。英国摄影评论家肖恩·奥哈根(Sean O'Hagan)回忆道:“虽然从未去过那里,我童年对巴特林的想象正凝聚在一张好似香格里拉无尽夏日的室内温水游泳池的明信片中。照片里的一切都暗示着涅槃:碧波荡漾,从天花板上悬垂下的塑料植物和假海鸥,儿童们穿着游泳圈在水中荡漾,而这一切都在酷酷地,带着墨镜的室内救生员的监控之下。”

然而,正如社会学家克里斯·瑞杰克(Chris Rojek)所总结的那样,当代旅游本质上就是让人快乐的。欣德所制作的明信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观光客的凝视所制造的文化消费品,尤其是他为巴特林品牌营销所量身定制的影像。通过密切的、有侧重点的合作,巴特林与欣德共同构建出了一个理想的英国海滨度假营形象,成为旅游凝视而设计的施魅的方式,一来满足了英国工人阶级对海滨度假的想象,二来为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而正是在被“美国化”的现代主义时期,这种模糊了阶级概念的大众娱乐文化成为了英国上层阶级,尤其是以伦敦为代表的精英阶层对英国阶级差别的削弱而产生的担忧,与此同时,色彩和内容都极其夸张的照片被一些人看作是代表了英国现代文化中恶俗一面。

微缩世界的风景:对英国新彩色纪实派的影响

在社会学家约翰·尤瑞(John Urry)看来,照片的影响力来自它微缩真实的能力。它既不暴露它建构、编排的本质,也不透露它的思想。在约翰·欣德团队为巴特林拍摄度假营明信片之外,他们的足迹还遍及了世界各地,从非洲的原住民和野生动物到澳洲的城市和自然风光,再到北美的度假中心和海岸线,公司在顶峰时期可以每年向全世界各地输送近5000万张的明信片。

然而,正如前所述,欣德明信片中所出现的浮华的度假村、海滨度假的形象被认为是英国文化中的“过度之处”,上世纪80年代开始,马丁·帕尔巧妙地把人们对欣德明信片的各种反映运用于艺术的创作中,从《最后的休养地》(The Last Resort)从《小世界》(SmallWorld)再到《常识》(CommonSense),他将镜头直指大众消费文化的夸张和核心矛盾:庆祝旅游收入大增和文化身份的丧失的同步。在其于2004年所出版的《无聊明信片》(Boring Postcards)系列中,帕尔便直接将约翰·欣德公司所拍摄的海滨度假明信片编辑在其中。除了帕尔之外,作为英国新彩色纪实派的代表人物,安娜·福克斯(Anna Fox)对欣德的海滨度假明信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以后几年内重新回到布特林度假村,其作品《度假胜地》(2009-2011年)记录了布特林的假日文化,作品极为饱和的色彩强调了英国环境的戏剧性。

虽然欣德从来没有将明信片看作是艺术品,在马丁·帕尔的积极努力下,约翰·欣德公司的作品于1993年首次在爱尔兰现代艺术馆展览,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在全世界各地完成了巡回的展出。1998年欣德去世,他的作品被编辑成两本摄影画册、分别是收录了爱尔兰明信片的《欣德风光》(Hindesight)以及文章开头提到的巴特林度假明信片集《我们真正的意图是为了您的愉悦》,再次证明了约翰·欣德的开创性实践对英国摄影产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布特海滨明信片
制作明信片
夏日海滨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Dual Neural Network Direct Integration Method
苹果树农场
明信片
偷不走的梦想
神奇的明信片
布特太太的纸彩带
海滨1
讲一题通一类得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