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生:农村现代化的前提是农村人口要出来

2015-05-30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华生农民工城镇化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华生表示,政府要花钱解决户籍问题,让农民工家属在就业城市住下来,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华生还批评现在提倡的很多政策都是有问题的,包括目前的土地流转方式在他来看是没有前途的。

“现在我们想搞创新,想提高人力资本,几千万农民工子弟都是留守儿童,在农村里没人管,他怎么可能成为人力资本?包括待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在北京上不了学,全部到河北农村去上学,怎么可能有高的人力资本,搞什么创新?现在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在城镇化上。要花钱解决户籍问题,要让农民工的家属在就业城市住下来,已经得了利的利益集团,包括政府,要把那块拿出来。不然的话,唱是唱,做是做。”2014年12月14日,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华生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如此表示。

华生指出,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农村的人口要出来,这是全球的规律。因为中国跟西方不一样,人多地少,耕地有18亿亩,再过若干年是15亿人,留10%的人在农村也是1亿多人,平均每个人也就是十来亩地。很显然要想改变农村的面貌,靠农民都在农村肯定是不行的,收入太少。

而现在人口的城市化率才35%,把农民工都算成城市人口才是达到51%。“发展到今天还想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还想做大的经济强国,35%的城市人口,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会没有巨大的经济失调呢?怎么会没有购买力的问题呢?”这就面临着三四亿农民工及家属怎么办的问题。现在就是要花钱解决户籍的问题,要让农民工的家属在就业城市住下来。否则中国经济连续若干年7%的增长根本是维持不了的,因为经济结构是高度扭曲的,而最大的扭曲就在这个地方。

华生还批评现在提倡的很多政策都是有问题的,包括目前的土地流转方式在他来看是没有前途的。“一亩地流转800—1000块的租金,这怎么可能流转到留在农村的家庭手里,一年的产出净收益才300、500,所以,流转的结果不可能是留守的农民手里。”

他认为,如果政府不想真正解决农民工和农民工家属的问题,即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他们最想要的问题——未必得到。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华生:城镇化的问题,这些年非常热,跟我们处在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是有关系的。最近刚刚召开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所谓进入新常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今后要进入一个相对中速的增长,国外甚至有人认为,再过几年中国就会落到印度后面去。整个大的背景,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的增长,显然要想迈过中等收入阶段,这个时间还很长。特别是,如果遇到俄罗斯这样的情况,内部遇到困难,遇到国际上的封锁,卢布一下跌回去50%,它的人均国民收入用GDP衡量掉了一半,这样所谓的陷阱还得爬,光这个掉一半就得爬若干年。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我个人觉得城镇化的问题这些年,虽然说的很热,但是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没怎么做。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工进城,所有的城镇化,主要的部分都不是为四亿农民工做工作,要想城镇化,最主要的是这四亿人怎么办的问题,因为这四亿人显然住不起城市的商品房。所以,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

戴小京:谢谢。郭董事长提到信息化可以为城市治理,特别是社会治理,可能会提供一个重要的支撑。我现在想请问华院长,刚才李铁主任谈到治理方式是否要转变的问题,当然在这个治理当中,有政府的角色,有市场的角色,有社会的参与,就你来看,中国现在城市治理主要应该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华生:我倒想跳出城市治理的问题,刚才听了一下,特别是马行长跟刘董事长对城镇化问题的分析,怎么觉得比我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要高明很多,把问题看得透了很多。因为我看了经济工作会议以后,明年尽管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一些,比如到7%,可能还会做的很辛苦,很不容易,就像今年结结巴巴,明年可能更艰难,因为基数更多了。实际上现在中国的问题要说清楚也是很清楚的,刘董事长讲了,农业要现代化,别说现代化了,一家种几亩地农民富起来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一家不要说种一百亩地了,一家种几十亩地,90%的农民得进城,因为中国跟西方不一样,人多地少,18亿亩耕地,再过若干年就是15亿人,就是留10%的人在农村也是1亿多人,平均每个人也就是十来亩地。所以,很显然要想改变农村的面貌,靠农民都在农村肯定是不行的,那个挣的太少。因此,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农村的人口要出来,这是全球的规律。而且现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最大的是中国,像韩国、台湾都是我们这样的情况,只有我们长期维持差三倍以上。中国问题要破局的话,最关键的是农村人要出来。

农村人出来就是所谓的城镇化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城镇化要有历史的耐心,这是我个人的观点。现在按照人口的城市化才35%,发展到今天还想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还想做大的经济强国,35%的城市人口,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会没有巨大的经济失调呢,怎么会没有购买力的问题呢?我们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以30%几的城市人口来支撑这么大的局面,不可能有这个需求,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购买力。我们的51%是把农民工都算成城市人才出来的,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实际上是先不要说你做的比别人好,你先做成一个正常的国家,到今天人均收入已经是六、七千美元了,城市化至少应该是60%。这是一个普遍的情况。

这就面临着三四亿农民工跟他的家属怎么办的问题,现在我们想搞创新,想提高人力资本,我们有几千万的农民工的子弟都是留守儿童,在农村里没人管,他怎么可能成为人力资本,包括待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在北京上不了学,全部到河北农村去上学,怎么可能有高的人力资本,搞什么创新?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核心问题在城镇化上。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城镇化不好搞,能赚钱的都被人拿走了,现在是要花钱,要解决户籍的问题,要解决农民工的家属在就业城市住下来,核心问题就是要花钱。已经得了利的利益集团,包括政府,要把那块拿出来,不然的话,唱是唱,做是做。如果没有这个,中国经济连续若干年7%的增长,根本是维持不了的,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结构是高度扭曲的,而最大的扭曲就在这个地方。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现在提倡的很多政策都是有问题的,包括刘董事长讲到的土地流转,这种流转方式,在我来看是没有前途的。一亩地流转800—1000块的租金,这怎么可能流转到留在农村的家庭手里,一年的产出净收益才300、500,所以,流转的结果不可能是留守的农民手里。所以,整个问题是很大的。经济增长越来越费劲,想要的东西没有,是跟整个大局的判断有差错是有关系的。我倒觉得马行长跟刘董事长讲的,对中国问题看的比较透,我看领导看的反而有偏差。

戴小京: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几位嘉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谈论城镇化和城市治理的问题。可以说已经触碰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房地产的大佬已经在下面等着了,我们不可能再有太多的时间继续深入。因为我们这节开始的比较晚,最后给每位嘉宾一分钟的时间,做一个最后的阐述。

华生:没什么说的,还是刚才的观点,如果政府不想真正解决农民工和农民工家属的问题,即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他们最想要的问题未必得到。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猜你喜欢

华生农民工城镇化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聪明人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