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人家照相馆
2015-05-30庄辉
“玉门人家”这件作品的名称是《玉门》,“玉门人家”只是照相馆的名称。这件作品是我和旦儿两个人合作的结果。我出生在距玉门这个油田城市以西70公里的玉门镇,儿时的记忆中这是一个充满着光荣和梦想的石油城。玉门市依矿而建,因油而兴,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1938年,玉门油田因抗战所需而开发建设,1939年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1939年至1949年,玉门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2.4万吨,占同期全国石油总产量的90%以上,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经过60多年开采,玉门石油产最逐年下降,由最高年份1959年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油田企业进行了多次改组改制和经营结构、布局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服务石油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系统、工商企业框架和社会服务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1998年以来,地方政府围绕油田、服务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糖酒、五金、饮食服务等配套的商贸服务企业绝大多数破产倒闭,原市属工商业体系全面崩溃。据统计,1996年全市有市属工业企业90家,经过1998年前后的破产重组,2000年仅有8户企业勉强维持经营。玉门市在石油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市人口达13万余人。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截止2007年有9万多人迁出老市区,留守人员除石油生产工人外,绝大部分是无力搬迁的老弱病残和下岗失业人员。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已达3 5万人,其中生活特困群众达1 4万人,城市低保人员6000余人。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不断听到关于玉门的各种坏消息,2006年夏天我和旦儿从嘉峪关转乘汽车来到玉门。当时恐慌和不安的情绪笼罩着整个城市,大部分的公共设施被废弃,居民楼也正在被整栋整栋的拆除,入夜行走在这座城市,我们像两个飘忽的游魂。
人类从燃烧木材到利用煤炭,再到今天石油能源的普及,这是一个文明进化的线索,消亡中的玉门带给我们的震惊和对文明的思考是触发我们想要介入这个空间的原因。
《玉门》不是一个关于能源问题的题材性作品,我们寻找的是艺术家以个人身份介入公共空间的方式,尝试在这个充满矛盾和问题的空间来突破艺术创作的边界和现场,寻求艺术表达中一个新的可能。正如我以前做过的关于“合影”和“三峡”的作品,不同的空间会挑战我们寻找新的可能。
在这座城市我们聘请当地的工作人员,以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运作方式开一家名副其实的照相馆,营业一年,这是我们最后确定的方式。
曾经的玉门行将消失,我们仅仅记录了它最后的表情。
玉门人家照相馆时间表
2006年7月,庄辉、旦儿在玉门市开始进行第一次考察。
2007年6月,庄辉、旦儿商议在玉门开设一家照相馆,营业一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工作。9月,为了能够保留这些影像的区域特征,同当地摄影师讨论如何通过当地的运作方式及趣味,进行照相馆的预算、选址、装修等。
2008年1月,选定位于玉门市北坪区关外关二楼一间138平方米的房子,作为照相馆的营业场所。3月1日聘请庄军为照相馆摄影师。5月23日同玉门佳利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签订门店租赁合同书。7月1日聘请苏敬为照相馆经理兼化装师。7月6日照相馆聘请的摄影指导练东亚从北京到达玉门并投入工作。7月9日照相馆正式营业,拍摄了第一份照片。7月14日照相馆申请营业执照,当地工商部门需要出具法人的婚育证明,由于庄辉户口所在地居委会不予办理相关手续,最终使用他人的身份证明得以领取营业执照。照相馆原定名为《玉门照相馆》,当地工商部门不予批准,后更名为《玉门人家照相馆》,营业执照有效期为2008年7月14日至2012年7月13日,发照机关是玉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7月23日曹向兰应聘为照相馆电脑修图师。
2009年6月30日照相馆结束营业。
庄辉,1963年出生于甘肃省玉门,现居住工作于北京。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联展。
旦儿,女,1983年出生于陕北,现居北京,独立艺术家。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