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上的社交商业

2015-05-30谢受之

齐鲁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交软件微信

谢受之

前赴后继:社交软件仍吸金

你也许还记得“秘密”(secret),或它的某个中国版本。

这款软件于2014年2月在美国苹果电子市场上线,在它发布后的一周之内,就爬升到了苹果市场社交类软件的第16位,45天之后,就获得了850万美元融资,3个月之后,又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再一轮融资,风头一时无两。

很快,中国开发者就推出了好几个它的中国版本,包括“无秘”、“秘密”等。当时如果你在很多安卓市场搜索“秘密”这个关键词,有时甚至能收到三四款同名软件,而且玩法也都一样:匿名、说出你的秘密。

这些中国版本的软件也迅速大热,大家在“无秘”上翻来覆去地传播和搜寻同事、老板、熟人的八卦,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好像又都不再这样做了。

不过,幸好开发者早已经拿到足够让他们的产品转型或者再次发动攻势的资金,也许有一天我们手机上的这款软件会被重新唤醒。

而“秘密”美国版本的命运则更加戏剧性:到了2014年12月,这款软件发行10个月之后, 它在苹果市场的排名已经下跌到社交类第200多位,很多观察者认为这意味着它已经失败了。

“秘密”并不是去年最过山车式的命运:大名鼎鼎的Twitter公司联合创始人Biz Stone,在2014年1月初发布了一款叫Jelly的软件,Jelly在发布当天就冲上了社交类APP第23位,并且在一周之内就获得了2万名注册用户。

Jelly的玩法有点像一个图片版的“知乎”,用户只需要把自己想了解的事物拍照并发布到社交网络,然后等待其他用户进行答疑解惑。当然用户也可以浏览别人发布的照片,帮助别人解答疑惑,或者转发出来寻求答案。

Jelly为什么没有它的中国模仿者?可能是因为它上线一个月后,用户活跃度就开始大幅降低。虽然它迅速地融到了一大笔钱进行推广,但到了2014年底,这款软件在电子市场里的排名已经降到了社交类第900多位。大概中国的创业者还没动手开始模仿,就发现它已经不行了,不出意外的话,Jelly应该已经算是彻底失败了。

习惯难改:社交的价值被低估,变现的手段仍缺乏

Jelly排在社交软件的900多位,很显然这仍然不是最后一位,已经习惯了QQ和微信的中国网民可能会不太明白,为什么美国的创业者会开发上千款社交软件。但看到美国的社交软件竞争如此白热化,也许会给中国致力于社交软件开发的创业者们一丝安慰,某种程度上,这证明参与社交软件的竞争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一种共识。

互联网社交的价值曾经被严重低估。很多人还记得,腾讯QQ最早的中文名字叫“网络寻呼机”,因为在腾讯创立之初,设想的业务方向之一是为寻呼台建立网络寻呼系统—这样就可以从寻呼台进行服务费分成了。

人们对互联网经济的理解,很长一段时间仅限于互联网广告和电子商务。因此在QQ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批评缺乏变现手段。而到了移动社交时代,“缺乏变现手段”又长期作为针对Twitter的批评;其实,直到很短的时间之前,人们仍然在这样批评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Twitter的中国模仿者。

但是,QQ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尽管它发送信息是免费的,但依托着强大的用户粘性和极高的活跃度,建立在QQ基础上的腾讯帝国几乎无往不利。腾讯通过QQ牢牢地掌握了用户,只要用户仍然活跃在这个社交平台之内,对于搭建在它之上的广告、电商、游戏业务,无异于拥有了一扇直达用户的后门。

其他巨头也奋起直追,新浪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新浪UC,网易推出了网易泡泡……但为时已晚,用户在QQ上积累了强大的关系链和用户习惯,几乎再也改不过来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即使开始尝试使用这些社交工具,也只是第二甚至第三选择。这些试图与QQ竞争的社交软件,最后大多成了公司内部的交流工具,在QQ和360在电脑上无法共存的时候,网易一位高层半开玩笑地向用户推荐:不愿意卸载360的网友们要不试试网易泡泡吧?还蛮好用的。

移动时代,PC互联网的格局几乎被彻底打破:搜索工具不再是主要入口,大家直接去对应的APP内寻找内容,门户网站也几乎失去了意义,充其量简化为各自的新闻客户端……但是社交却变得更重要了,你打开微信,看看它的功能页面里从电影票到飞机票再到彩票和打车……搭载了多少功能,就会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无惧微信:我们仍要认识陌生人

2014年12月,移动社交软件“陌陌”,以中国第三大社交网络的身份在纳斯达克上市。从创立企业到赴美上市,陌陌只用了三年时间。

在这之前,“打破腾讯垄断”的呼声已经数年之久。而陌陌的成长路上并不孤单,“遇见”是一款与它同时期上线的软件,如今也已经拥有数千万注册用户,此外,还有比邻、来往、易信等,用户量都颇为可观—突然之间,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压制”似乎不存在了。

而陌陌将它自己称为“陌生人社交”,言下之意,QQ和微信都是在做熟人之间的社交,这是一个颇具洞见的总结。

今天的QQ早已经从社交软件,变成了通讯工具。这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它失去了社交软件“探索未知”的魅力—你有多久没有使用过QQ的“好友查找”功能了?QQ空间也并没有真正普遍成为QQ用户的个人主页,这一问题,直到微信时代才被朋友圈彻底解决。

虽然,摇一摇在春节“复活”了,但微信仍然没有解决认识陌生人的需求。而移动时代,手机比PC更私密,我们不仅需要通讯工具,还可以玩“社交道具”。社交道具是人的另外一个身份或脸谱,陌陌就是一个合格的道具:当你打开陌陌的时候,你是以你的某种兴趣或者某种特质,去搜寻和你契合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和认识的人聊聊天。

比如一位同性恋者,在QQ和微信里,虽然也有QQ空间和朋友圈这样的个性展示平台,但他的父母、同事也都在这里,这就意味着他可能并不敢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某些方面。而专门的同性恋社交软件上则为他提供了这个“社交道具”,当他使用Blued、ZANK、the L等社交软件,等于戴上了一个身份识别标志,他可以比较放心地展示自己和结交朋友。

除此之外,每一个兴趣点,每一种大众行为模式,在移动时代都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交需求,电影院社交、夜店社交、酒吧社交的APP已经如雨后春笋,如果找准用户痛点(比如身处夜店的人,对结识附近异性的需求就大于平时状态),看上去也颇有机会。

一方面,社交本身可以变得游戏化,“阅后即焚”、“你画我猜”都已经创造了非常成功的模式。另一方面,一些社交软件则希望变得更“垂直”,在职场关系、同乡关系等有社会基础的社交关系上进行社交。

职场社交软件“脉脉”就是通过对微博关系的梳理,整理出对你求职跳槽有帮助的朋友关系。在PC时代,这种事只能交给各种招聘网站,而人们很少有耐心坐在电脑前,翻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封一封地给别人写推荐信,但由于手机是贴身携带的工具,使得人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对职场关系进行维护,也使得“脉脉”定位的“职场社交”变得异常清晰。

今年2月份刚刚上线的“闰土社交”则希望把社交基础建立在中国人常见的“找老乡”的基础之上,只要你注册闰土,就可以发现在你附近的,与你来自同一个省、市、县的老乡,在上线半个月内,“闰土社交”的用户量已经突破了两万人。闰土的开发者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围绕老乡关系会发掘出新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湖南人在陌生的地方,他可以掏出手机,看看身边有多少湖南人,也可以看看哪家湘菜馆是正宗的。”

甚至连已经被我们忘在脑后数年之后的聊天室也卷土重来了,FACEBOOK去年10月发布的Rooms其实就是一个手机聊天室,但它在发布当天冲进了社交类应用前20位,虽然后来下跌得很快,但FACEBOOK还没有放弃它。回忆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你离开了聊天室,再也没有回去:搭话困难、陌生人之间没有共同话题、建立的关系无法沉淀……但是如果让你在演唱会、话剧或者足球赛开始之前,掏出手机就可以和附近200米内的陌生人一起聊上几句呢?

(文据《时代周报》)

猜你喜欢

社交软件微信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禅宗软件
社交距离
软件对对碰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