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应用型人才品德培养的实践教育研究

2015-05-30刘丽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感品德应用型

刘丽丽

摘要:普通本科院校把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对于如何走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路径问题,许多学者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的师资科研、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寻求一条适合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和能力要求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品德素养方面的要求也会提升,本文针对应用型人才在品德培养教育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试图转变传统的道德理论教学模式,探索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品德教育。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   品德培养   教育实践研究

【分类号】G642.0

本文是南宁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3XJSK3)结题论文。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普通本科院校根据社会的需求,纷纷把构建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其中管理类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分支,对其教育也甚为重要。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品德状况,以南宁学院为例,对该校管理类学生品德修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在南宁学院管理学院2013级同学中,随机抽取4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本)、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经济管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6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的学生认为影响个人品德修养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时显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一定高度上的,是有良好基础的。

除了问卷调查显示的内容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大学生在品德修养上暴露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心理素质欠佳、文明礼貌的不足、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较为感性片面、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对未来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目标以及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社会和高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认定的标准是既有过硬的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品德修养,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单调,以下从实践教育环节入手,探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品德修养的教学途径研究。

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交能力

南宁学院自定位为应用技术大学以来,不断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入住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园,学校为学生自主经营创造场所和环境,同时学校组织营销大赛、商业设计大赛以及职场竞聘大赛等,通过这样的专业活动和大赛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尤其在创业活动中,学生要选定经营商品类型、选择进货渠道以及商品的营销策划和实操,这一系列商业行为需要学生对接商家,比如沟通商品批发价格、发货渠道、优惠活动、日后的合作以及滞销的商品如何处理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时学生在经营期间,大都是合作经营,合作人员之间如何做好责任分工、利益分配等问题也需要事先沟通,所以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艺术性。

二、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是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必备条件,但同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下滑的倾向,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和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空洞,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找到落脚点。而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能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 目标的具体化导致行为的具体化,使得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落到实处.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现实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对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于认可和奖励,形成良性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人走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的总和,认知能力的水平决定了其对社会的态度,也决定和影响着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因此,科学的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社会的总体评价片面,一方面认为好到极点而对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上当受骗,如今天全国各地出现的大学生被骗传销事件、虚假招聘事件等;另一方面认为社会坏到极点而不敢走上社会,不敢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和人都抱有疑虑的态度。二是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表象上,不能科学的到社会事件的本质进行分析,如大学生中出现的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盲目跟风现象,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需求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矛盾冲突问题,也显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直接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分析社会,从而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

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更多学生争取实践岗位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或是兼职活动,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以把社会岗位实践环节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使之制度化,在学校营造学生主动就业的氛围和渠道。

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人才为育人目标,无论是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修养的提高上,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真知的标准,也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强大推动力。实践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意义很有很大潜力有待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完备教学体系的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2]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猜你喜欢

责任感品德应用型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