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训与门风

2015-05-30彭林

书城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家训

彭林

大家知道,近一百年来,最让我们中国人感到纠结的一个问题是“文化选择”。我们究竟是跟着西欧走,还是跟着东欧走?由于这样一个思维,使得我们不是全盘西化,就是全盘苏化,我们五千年的本位文化始终没有自己的地位。近两年,中央明确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把它当作土壤、源泉来对待。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传统文化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和有益的思路呢?今天我要讲的“家训与门风”这个话题,就是我思考的问题之一。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文明体系,梁启超早就指出来了,两者各有优长,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人类文明是多元的,做好自己,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就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西方是宗教文明,我们到欧洲去旅游可以发现,每座城市最好的建筑都是教堂,有的国家能够用几个世纪的时间来建一座教堂,宗教的地位有多高,不难想见。在宗教文化里面,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四海之内都是兄弟。所以,西方人对于家庭的观念不像我们中国人这么浓厚。外国人学汉语,一听到“伯伯”“大叔”“二舅”头都是晕的,他们没有这么复杂的称谓系统。中国文化不一样,我们是爹妈生的,我们和高祖、曾祖、祖、父等组成血缘家庭,构成了我们的家族。家庭是我们社会的细胞,所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最重的。孟子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恒言”,就是经常说的话;“天下国家”,是指天下、国、家三个层次。人们常说要“治国平天下”,要想平定天下,要从“国”做起,鲁国、晋国、楚国、吴国……“国”不安定,这“天下”怎么能安定呢?国要安定,根本在家。孟子这里说的这个“家”,跟我们今天说的“家”不太一样。那个时候,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后来,这个“家”的概念一直沿用到现在,一般是指小家庭。要把家治好,就要每个人自身先做好。

人是高等动物,是万物的灵长。但东西方文化对于人的理解大有分歧。西方文化里面,人心是恶的,这种恶出于本性,不学就有,不教而能,被称为“原罪”,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人总想做坏事,一分钟也不消停。你的灵魂要是得不到控制,得不到管束,你就会成为无恶不作的恶魔,要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中国文化相反,人一生下来就决定了他跟其他物种存在本质的区别。人可以接受教育,能够成为君子,甚至成圣成贤;而禽兽做不到。用佛教的说法,就是人都有善根。人的“质”优于其它物种,但是如果不教育,同样不能成才。好比一块玉料,不修为,不加工,终究不过是一块料石而已,不能成为艺术品。所以我国第一部谈教育理论的经典《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育为先。”人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会懂得道。

今天,中国教育的规模、体量,已是全世界第一。建国以后,我们教育经费递增的幅度很大,政府对大、中、小学给予了庞大的经费投入。在每个家庭,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更是不惜成本。遗憾的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我们并没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钱学森先生曾经发问,我们没有培养出一名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比肩的一流人才,原因何在呢?钱先生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之好,可惜我们没有好好回答。照道理,这“钱学森之问”一出来,全国应该出现一场大讨论才是,遗憾的是,它没有引起国人的重视。在我看来,教育部门有教育部门的账,教师有教师的账,学生有学生的账,学校有学校的账。我是高校老师,我经常扪心自问,出不了一流人才,我的责任在哪儿?其实每位家长也应该深思这个问题。往上,我们培养不出一流人才,大师级的人才。向下呢,情况似乎更糟糕。这几年有许多的家庭二世而亡: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等。有些家庭发展的势头原本非常好,但是,还没来得及把班传给儿子,这家就败了。“我爸是李刚”,这一句话把爹坑了。原来是“啃爹”,如今是“坑爹”。问题很明显,我们的教育出问题了。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当然是出在家庭教育上。

一、家教关乎国祚长短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子女教育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兴衰。而对于王室而言,太子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祚的长短。下面我们来看儒家经典《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历史上有的朝代传得非常长,最长的两个朝代,一个叫殷,一个叫周。甲骨文研究表明:《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商代的世系基本是可信的,传了三十一个王,历时六百年;周朝传了三十九个王,历时八百年。这两个朝代绵延的时间如此之长,在人类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和它们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秦,秦只传了两代。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所以古人就提出一个问题:“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为什么殷纣“有道”,而且持续的时间这么长?而秦“无道”,却那样短促?“其故可知也”,它的原因是可以知道的。是什么原因呢?分析到最后,是在对太子的教育上。

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

周人知道,能不能长治久安,在于接班人培养得好不好。武王在克商之后没几年就死了,继位的成王年龄很小,还在“襁褓之中”,没有能力管理国家。所以由周公代替他来处理国家政务。当时,朝廷里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和保护太子,所以,由召公担任太保,周公担任太傅,太公担任太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公”。太保的责任,是保护好太子的身体,不能出任何问题;太傅的责任,是“傅其德义”,让太子成为有德有义的人;太师的责任,是“导之教顺”,“顺”,是顺应德义。

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

“三公”是朝廷里职位最高的官员,太忙,需要助手,所以又有“三少”:少保、少傅、少师,爵位是上大夫。大家知道,古代大夫有上大夫与下大夫之别,上大夫相当于“卿”,是大夫里面的上等。少保、少傅、少师,负责“与太子宴者也”,这个“宴”字与“燕”通,不是指跟太子吃饭,是指日常起居都要跟太子在一起。要让他“明孝仁礼义”,要“导习之也”,要引导他什么叫孝,什么叫仁,什么叫礼,什么叫义,一句话,注重的是德行教育。先要让他有德行,有德行才能成人,成人才能有作为。相比之下,如今的儿童教育很糟糕,孩子手上一大摞钢琴、小提琴的考级证书,但不知道什么叫“仁义”。为了让太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还要“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把他周围的邪人都赶走,让他眼睛见到的都是真真正正的东西。大家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什么要三迁?因为小孩子是一汪清泉,很容易被污染。最初,孟家住在坟地旁边,每天看到的都是送殡的队伍,哭哭啼啼、吹吹打打,小孩就跟着学,这样下去,孩子怎么成人?所以就搬到城里去了,可是在城里每天所见的,都是商人的斤斤计较,甚至是欺诈行为,对孩子有负面影响。最后搬到了学宫旁边,每天看到的是读书人,听到的都是圣贤的教导,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帮助。孟子后来成为圣贤,与环境影响很有关系。

于是比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之与太子居处出入。

“比选天下端士”,“端”就是“正”,端士是正派的士,而且是“孝悌闲博有道术者”。文化有两大要素,一个叫“道”,一个叫“器”。“器”是手段、方法,“道”是灵魂。要有道有术之人。

故太子乃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

这批人行为端正,他们和太子“居处出入”,一起生活,一同出入,使太子“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看到的周围的人都是好人,听到的都是正言,走的都是正道,“左视右视”,前后都是正人。

夫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当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此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跟端正之人在一起生活,就不可能不正。“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犹如生长在楚国,不可能不会楚语。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如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如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匮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逾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端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达其不及,则德智长而理道得矣。此五义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

太子一天天长大了,慢慢地有了朦胧的性意识,开始“知妃色”了,注意哪个妃子长得好看了。这时候要把他的注意力及时地转移到学习上来,要入“小学”,开始系统地学习。这一节的引文太长,我不一一细讲了。大意是说,太子还要到东学、南学、西学、北学“四学”,以及太学,分门别类地学习道德与知识。因为太子将来要治理天下,要引导天下人都要成为有道德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道德。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

到了太子举行了冠礼,已经成人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么管着他了,但是他还可能会犯错误。所以要及时地发现,很严厉地纠正。为此设了两个官,一个是史官,叫“司过之史”:

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

太子有过错,史官一定要把它记下来。将来要登基的人,对他的过错,绝对不可马虎。史官不写行不行?不行。不写就是姑息,就是放纵太子,史官就会有杀身之祸。

过书,而宰彻去膳。夫膳宰之义,不得不彻膳,不彻膳则死。

把过错书写下来后,还要由膳宰之官进行惩罚,就是让太子少吃一顿饭。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教育。一顿饭不吃饿不死,可是会很难受。“不彻膳则死”,如果膳宰悄悄地给太子塞两个馒头,卖个人情,那就是死罪。

于是有进膳之旍,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鼓史诵诗。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及时纠正太子错误的安排,如“有进膳之旍”,民众有善言要进献给你,只要站在“旍”(旌旗)旁边,太子就得过去听取,你要从善如流。“有诽谤之木”,“诽谤”的原意是批评,现在“诽谤”变成了一种恶意的批评、污蔑;有人站在木旁,你要过去听取批评。“有敢谏之鼓”,有人击打此鼓,你要马上去接见。这样还不算,还有更多的预防太子过错的安排。如“鼓史诵诗”,“鼓”与“瞽”通,指盲人,古代唱诵劝谏诗歌的人,通常由盲人担任,他们每天晚上要为太子诵《诗经》。《诗经》里面有歌功颂德的,也有讽刺规谏的。

工诵正谏,士传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攘;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工诵正谏,士传民语”,乐工诵正面的劝谏之言,士转达坊间出现的民谣,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啊,你要注意。就这样“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攘;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由于严格的教育,所以太子处处都走在道上,好像他生下来就这样,是他的天性。

及秦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尚者告得也;固非贵礼义也,所尚者刑罚也;故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三族也。

秦就不一样了。“其俗固非贵辞让也”,秦的风俗“不贵辞让”,人跟人没有礼让,所崇尚的是“告得”,相互告发,为的是得到赏金。秦人也不“贵礼义”,“所尚者刑罚也”,崇尚的是刑罚,不是杀人,就是动用割去鼻子的劓刑,甚至是灭人三族。所以说是“非斩劓人,则夷人三族也”。“故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赵高教育胡亥的,尽是狱讼之类的东西。

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计者谓之訞诬;其视杀人若芟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习导非其治故也。

所以,胡亥今天即位,明天射人,忠臣去劝谏,他说是污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去献计谋,他说你是訞诬。胡亥杀个人,如同割草菅那样轻易。这难道是胡亥的生性就不好?是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使他没法治国,所以二世就亡。

以上,我们以《大戴礼记》中《保傅》篇为例,说明周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家教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祚的长短,周人是成功的榜样,秦人则是失败的典型。如今的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上很失败,秦人“二世而亡”的教训极为深刻,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千万不要重蹈它的覆辙。

二、《礼记》所见儿童教育规范

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话很有道理,儿童教育成什么样,国家将来就是什么样。毋庸讳言,如今我们对于儿童的教育,兴奋点是在各种艺术特长上,至于孩子的行为如何,大家很少关心,有些孩子连个做人的模样都没有。我这几年在讲一门名为“中国古代礼义文明”的课,有学生问我:“老师,你这门课有什么用?”我回答说:“让你有个人样!”同学们听了都笑了,其实他们知道的,自己身上没有起码的规范,但没有人教给他们。

古人对孩子的教育,重心放在行为规范上。朱熹说,儿童不懂大道理,但善于模仿,因此,先教他们怎么做,养成习惯;到他们成年后,再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古人关于儿童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很丰富,比如《礼记》中的《曲礼》《内则》《少仪》,《管子》中的《弟子职》等篇,都有集中的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简单举《礼记》中的两条。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古人把晚辈为陪同尊长而坐叫“侍坐”。席间,如果先生发问,晚辈要等先生把话说完再回答,这叫“终则对”。如果先生还没有问完,你就抢着回答,就是失礼,没有教养。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古代老师把要讲授的东西写在一块木板上,这木板叫“业”。所以,老师把学问传授给学生叫“授业”,从老师那里接受了学问叫“受业”。“请业”,是向老师请教学业;“益”是“增加”,“请益”,是老师讲的东西没听明白,请求老师再讲一遍。无论是“请业”,还是“请益”,都要站起来,以示尊敬。

如今,不少孩子坐在位子上随意发问,很是无礼,缺乏起码的教养。

三、《颜氏家训》:家训之祖

《礼记》等书的儿童教育内容,没有特定的对象,是针对所有儿童而言的。直到北魏颜之推,才开始为自己的家庭制订训诫条理,这就是著名的《颜氏家训》。说到颜之推,大家不一定都熟悉,但是说到他的祖先颜回,大概无人不知,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唐朝的颜真卿,颜体的创造者,就是颜之推的后裔。

颜之推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他亲眼看到许多家庭大起大落,一夜暴富,一夜暴亡,可谓惊心动魄。而自己尽管历尽劫难,却还能有所作为,曾经官至黄门侍郎。他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为幼年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良好的家风:“吾家风教,素为严密。”每天的日常生活,都能做到“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每天早晚问候长辈,关心他们起居安否;走路都方方正正,每个细节都有规矩;言辞得体,神色安定;父亲去世比较早,长兄如父,每早的朝见,礼节如同去见严父。有了如此严整的家教,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作奸犯科,都能守住做人的底线。

作为长辈,颜之推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经历的世事告诉后代,所以写了一部《家训》,全书七卷二十篇,纵论治家、为人、治学之道,主旨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颜氏家族垂范立训,让子孙都走正道。

《颜氏家训》的基本特点,是通过真实的故事讲道理,娓娓道来,不作生硬的说教,容易被子孙接受。下面,我稍微举几个例子。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无可厚非,但还要教育才对。一个人掉到水里淹死了叫“溺毙”;把孩子浸泡在爱里面,这叫“溺爱”,溺爱也能把人害死。颜之推说,对待孩子的原则是,不能“无教而有爱”。他指出了不少家庭教育的误区,如“饮食运为,恣其所欲”,想吃什么就给什么,任性得很。再如“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这个“翻”字通“反”,在应该训诫的时候,反而加以奖励;在应该呵斥的时候,却还笑。总觉得孩子大了,慢慢就会改正的。结果是他的骄慢之气逐渐变成了习惯,这才想到要去制约他,晚了,“捶挞至死而无威”,父母就是把他打死,威严也立不起来了;相反,“忿怒日隆而增怨”,他对你的怨恨一天比一天强烈。颜之推非常赞同“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这句古语,“妇”是指新妇,就是新娘,新娘初次进门,就要给她讲清楚家里的规矩;婴孩最最单纯,最容易教,所以,对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自己家庭撰写的家庭教育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学者的赞誉,史不绝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钺《读书丛残》赞其“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袁衷《庭帏杂录》称:“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

《颜氏家训》开创了自立家训的社会风气,其后,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争相效仿,影响世道、人心的家训杰作,代有所出。下面介绍几篇最有影响的家教名作。

1.唐太宗《帝范》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撰作《帝范》,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十二篇,纵论帝王亲政之道,以此赐予子女学习。太宗将此文作为遗训:“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训诫之言,尽在其中。

2.司马光《家范》

司马光是北宋名相,门风高亮,其父司马池清正廉明,官至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之子司马康不妄言笑,与人交谈,口不言财。为了保持家风不坠,司马光亲自撰作《家范》,按照祖、父、母、侄、兄、弟、夫、妻、妇、妾、乳母等不同的家庭身份,引经据典,一一制定行为准则。卷一引《易》、《大学》、《孝经》,论圣人以“家行隆美”为尚,总述治家之要,旨在“轨物范世”“遗泽后世”。

司马光主张“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他批评好多长辈“为后世谋”,“广营生计”,给孩子“田畴连阡陌,邸肆连坊曲,粟米盈囤仓,金帛充箧笥”,觉得还不够,“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几辈子用不完。这些家长只知从物质上满足子孙,如此,“适足以长子孙之恶,而为身祸也”,因为 “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故也”。

3.朱熹《朱子格言》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子之后最杰出的思想家,所撰《朱子家训》,出入经史,融会精粹,倡明五伦要则,日用常行之道,尊老爱幼之法;其中如下的句子,被视为金玉良言,广为传播:

事尊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4.朱柏庐《治家格言》

清儒朱柏庐,本名朱用纯,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因仰慕晋人王裒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此书以修身、齐家为主旨,用格言警句的形式,教以为人处世之道,精练明快,脍炙人口,深受大众欢迎,如下格言,被后世许多家训所采择: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句句说理明快,语句通俗,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

5.康熙《庭训格言》

康熙是清代十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文治武功,彪炳清史。他深知家教、家训的重要,所撰写的《庭训格言》,乃是从历代经典中精选七十八条富于人生哲理的格言,每条之下均引用经史百家之语加以训解,并结合自己践行的体会,娓娓道来,文字浅近,语言亲切,平易之中不乏深刻,乃是康熙人生经历的总结与提炼。下面试举二例。

其一,康熙谈生活中的“坐”:

训曰:大凡贵人皆能久坐。朕自幼年登极以至于今日,与诸臣议论政事,或与文臣讲论书史,即与尔等家庭闲暇谈笑,率皆俨然端正。此皆朕自幼习成,素日涵养之所致。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其信然乎!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坐没有坐相,东倒西歪,一副没有骨头的样子。不少家长对此不以为然,从不管束。可是,康熙却把它提高到将来能否成为“贵人”的高度来认识,说“大凡贵人皆能久坐”。细细品味此言,确实很有道理。能否久坐,可以看出人的毅力、教养、自控能力,乃至身体状况。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去要求孩子,那么孩子的气象就会不同凡俗。康熙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家内闲谈,都能“俨然端正”地久坐。这都是得力于“自幼习成, 素日涵养”。

其二,康熙戒烟:

训曰:如朕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唯身先之,而人自从。即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此,故朕时时禁止。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康熙说,做皇帝的,要让法令推行,只有自己先做到,别人自然会跟着做。就说吸烟,与国家大事似乎没多大关系,然而火灾常由此引起。所以我时时下令禁止吸烟。我并非不会吸烟,年幼时在养母家,我就很会吸烟。现在我下令禁止别人吸烟而自己却不执行,怎么让人信服?所以我就戒了烟,永不再吸。

康熙的家训,既有外在形式,又有深刻内涵,讲解之时,每每把自己的所思所行摆进去,格外生动,效果一定绝佳。

6.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的“家训”非常特殊,它没有如上面所举的固定条文,而是散见于他的家书之中。曾国藩一生忙于政务、军务,他的学术著作并不多,但留下的书信相当之多,目前整理出来的大概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每次写信,他都不忘对家人的教育,谆谆告诫,多方训导,如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居官自傲,要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等。读之令人耳目一新。下面略举几条:

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一个家要兴旺就要靠出贤子弟,子孙不贤不才,你“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也是枉然。子弟能否成才,“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既有先天的条件,亦有后天的教育。“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这话说得很形象,子孙再愚蠢,不堪教育,也要给他画个“范围”,就是画出底线,不得逾越。

以奢为尚,败家气象。

余生平以大官之家买田起屋为可愧之事。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以奢为尚,败家气象”,这话说得多深刻!如今不少家长把名牌车、名牌衣服,作为时尚来追求,曾国藩说这是“败家气象”。他痛恨官员热衷于求田问舍之事:“余生平以大官之家买田起屋为可愧之事。”我最近看了一个电视纪录片,说曾国藩在北京做官时,不到十年搬过六次家,都是租房子住。曾国藩贵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说明他自己是身体力行的。他认为,“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庶”就是差不多,差不多可以成大器。你家再有钱,你不要显摆,相反,要处处与普通人一样,才有可能成大器;如果“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他要求子弟“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

四、历代家教要点

家训,是自家内部的行为准则,各家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家训的形式、内容也各不相同,极为丰富。但是,作为教材,它们必然会有共同的指向。我作了非常粗浅的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划定行为底线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守法之民,是许多家训的基本条款。曾国藩说的“范围”,正是绝对不得触犯的底线。哪些属于底线?许多家训都有具体规定。如福建莆田陈俊卿的《家训》。陈俊卿是北宋名臣贤相,为官清廉,忠义直谏。他在《家训》中要求子孙:

毋作非法而犯典刑,毋以众而暴寡,毋以富而欺贫,毋以赌博而荡产业,毋以谣辟而坠家声。

不要做非法的事,不要触犯刑律,这是你绝对不能去碰的。不要藉自己人多势众而“暴寡”,就是欺负弱势群体;不要因为自己富有而“欺贫”;不要因为参与赌博而“荡产业”;“毋以谣辟而坠家声”,不要四处造谣而闹得自家的名声坠落。

福建连城培田吴氏《家训十六则》内有“五戒”:

戒淫行,戒匪僻,戒刻薄,戒贪饕,戒争讼。

所要力戒的淫行、匪僻、刻薄、贪饕、争讼等,都是为社会所不齿的罪恶,家族成员不得沾染。

福建浦城章仔钧是唐末官员,主持福建军政达三十年之久,声望很高。章氏《家训》也有防范的目标,表达更为简练:

防家两字,曰盗与奸。

败家两字,曰嫖与赌。

亡家两字,曰暴与凶。

山西祁县乔致庸家族的家训很周备,其中有“六不准”:

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酗酒,

不准赌博,不准吸毒,不准嫖妓。

乔氏家族恪守“六不准”,乔致庸活到八十九岁,有过六次婚姻,但都是续弦,从未纳妾。第六代乔映奎夫人不能生育,照常理可以纳妾,但是祖宗定了规矩,一辈子不纳妾,就从哥哥那里过继了一个孩子。乔家人不兴风作浪,不骄横跋扈,低调自律,都是因为有一个最基本的戒律在。

无锡望族颇多,其中的过氏始于夏代,历代多出名人。过氏《家训》有“八戒”:

戒忤逆,戒嫖赌,戒酗酒,戒刁讼。

戒贪婪,戒迷信,戒滥交,戒奢侈。

以上所举,戒目或多或少,但主旨则是一样,都是要把自家的“篱笆”扎紧,决不允许出现有妨家声的劣迹。

凡是触犯戒条,而又屡教不改者,要送官处置,李光地《家族公约》规定:“有犯规条,我唯有从公检举闻于官,而与众共弃之,不能徇私庇护。”有些家族还会用死后不得入宗谱、不得葬于家族墓地的方法,处以“名誉刑”。福建浦城章仔钧《家训》说:

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而祀吾茔乎?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

但凡因黄、赌、毒、盗等罪行触犯刑律或伤风败俗者,其恶名足以“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故一律不得“入吾祠而祀吾茔”。

2.教子当严

颜之推还说到,梁元帝时有一位聪敏有才的学士,本应很有出息,可是“为父所宠,失于教义”。父亲宠爱得很,居然不再教育。“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这孩子冷不丁说了一句让人感到吃惊的话,父亲就满大街地夸耀,从年头夸到年尾。“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孩子有了错误行为,就藏着掖着,或者替他辩解,希冀他自己会改正。可是等他到了可以结婚做官的年纪,“暴慢日滋”,暴慢之性日甚一日,无人敢碰他。结果这位学士终于触犯了一个以暴虐著称的人物:周逖。周逖将学士的肠子抽了出来缠在马腿上,让马跑出去,把学士的肠子全部扯了出来。周逖固然残暴,但为什么偏偏就找上了这位学士?颜之推把原因追到学士小时候“失于教义”。

颜之推认为,父母的严格管教,是子女避免犯错误的有力保证。他以梁大司马王僧虔为例加以说明。王僧虔担任征东将军、车骑大将军,收复旧京,功盖天下。他的成功,得益于老母魏夫人。王僧虔在湓城(今江西九江附近)时,已是统领三千人的将军,年纪也过了四十岁,可是魏夫人依然严厉地管着他,“少不如意,犹捶挞之”。

司马光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不少败家之子身上的骄、奢、淫、逸四大邪僻,都是由于宠爱过度而出现的。他赞赏“慈母败子”这句古话,认为把孩子推向不肖境地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只知溺爱的“慈母”。

3.社会公德

国家机构的运作以及公共设施的建造等,都仰赖于税收。而政府征税,民众不予配合者,在在多有。北宋杨亿的《家训》中,就有“完国课”一条。这里的“课”,不是指功课、国学课程,课是课税,要自觉地按时交纳国家的课税。福建永定客家《胡氏族规》第一条便是:“钱粮为国家正供,自应递年完纳,不得拖欠。”《卢氏家训》也有“完钱粮以省催科”的条文。体现了他们自觉的社会责任,以及为国家分忧的思想境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康熙九年(1670),清帝玄烨颁布《圣谕广训》十六条,其中一条为“完银粮以省催科”。一些知识分子起而响应,将其写入家训,作家庭一己的社会公德来要求。比较早的如朱柏庐《治家格言》中就有“国课早完,即囊槖无余,自得至乐”的条文,将按时交纳国家税收,作为家族应尽的责任。

不少家庭还将帮助族内或者社会上的贫困者,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福建莆田林英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名臣,其《家训》说:

凡一子孙有志读书,如本房艰难不能供给, 族长即率族人有力量者为资助,以成其学,庶可宣扬祖德。

凡族人或遭盗贼、疾病者,及婚不能娶者,族中有力之人扶持周济。

还要参加社会救助。一个家族里面如果子孙有志于读书,但是本房(一个宗族分下来一房)“艰难不能供给”,“族长即率族人有力量者为资助,以成其学”,这样“宣扬祖德”,是有德行的。可见,古代的社会救助,往往是由家族内部自己消化的。

4. 勉学与慕贤

在中国,重视教育是全社会的共识,只有读书,才能明理,才有正确的奋斗方向,才会有不朽的事业。人生的成长还应重交游,向慕和亲近贤者,不断接受正面的影响。《颜氏家训》有《勉学》《慕贤》各一卷,他说,梁朝全盛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依靠家族的权势混世,等到战乱时,无法自立,转死沟壑。所以,要有真才实学,颜之推说: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颜之推还用“墨子悲染丝”的典故教育子女慎交游: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兰花是香的,在旁边待久了你身上都有香气;鲍鱼有恶臭,在旁边待久了你身上也有臭气。墨子看人染丝,雪白的丝,浸到染缸里之后,马上变黑了,再也洗不干净了。与什么样的人交游,如同选择入芝兰之室,还是入鲍鱼之肆,不可不慎重。

勉学的理念,为后世许多家训所采用。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作《勉学歌》劝诫子孙,其中说到:

愿言诸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

福建漳平邓氏家族,为东汉光武帝之将军邓禹之后,其《邓氏家训》有“重读书”一节论读书修身、砥砺名节之事:

士为四民之首,家声丕振,于是乎赖。故家虽贫,诗书不可弃也。子孙有志儒业,必需勤勉奋发。显亲扬名,乃为克家。令子尤当循理,饬躬砥砺名节,效法圣贤。则处有守,出有为,不独一门之庆,而且为邦家之光也。

朱柏庐《治家格言》说的“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一语,更是流传四方,人人耳熟能详。孩子再笨,经书不能不读,经书里面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是我们生活的样板,是做人的根本。当读书成为千家万户的信念,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之时,不仅社会的文明程度得以提高,洞察历史的目光也更为深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5.价值观教育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他的言行都受到价值观的左右。所谓“价值观”,就是如何观价值:你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算是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是从这个世界攫取得越多,人生价值越高,还是为这个世界奉献得越多,人生价值越高?在古代中国的家训里,相关的内容不少。

首先是婚姻观。人都要经历婚姻,择偶的标准是什么?世俗的标准注重对方的金钱地位,儒家则注重对方的人品,朱柏庐《治家格言》说: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再有义利观。程颢说:“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朱熹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程颐说:“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可见,义利之辨,是人生成长的重大课题。

司马光《家范》主张“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他批评做长辈的多只知从物质上满足子孙:

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连坊曲,粟米盈囤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也,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则向之所以利后世者,适足以长子孙之恶,而为身祸也……子孙自幼及长,唯知有利,不知有义故也。

山西祁县乔家家训中,还有关于什么是“功名富贵”、什么是“道德文章”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有补于天地者曰功,

有益于世教者曰名,

有学问曰富,

有廉耻曰贵,

是谓功名富贵。

无欲曰德,

无为曰道,

无习于鄙陋曰文,

无近于暧昧曰章,

是谓道德文章。

有功名富贵固佳,

无道德文章则俗。

上述文字超凡脱俗,经常诵读,则可不做小人,不做俗儒,保持自身的高洁。乔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他们立意高远的家训有重要关系。

五、家风建设的当代意义

一个家庭的家训家教一旦确立,人人恪守,代代相传,便可以形成良好的家风和家声。在传统中国,如果家声不好,十里八村都知道,孩子连媳妇都找不到。所以,从一个家到一村一县,风正气清,民风自然就好。我们读《汉书·地理志》,它介绍一地的山川之后,紧接着就说这个地方民风好不好,并分析原因何在。汉代政府重视民风民情,定期派遣有学问有声望的人担任风俗使下基层考察,要移风易俗,提振民风。

良好的家教、家风建设,乃是人才辈出的肥沃土壤。全国上下,出现过许多文化世族,代代有英才出现。这里举北方和南方的两个典范。

北方是山西晋南闻喜县的裴氏。闻喜有一个裴柏村,是裴姓的发源地,民间有“天下无二裴”之说,只要你姓裴,就一定是从这里出去的。裴氏家族训诫严正,家风整肃,人才辈出,在历史上出过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大将军,事迹见于《二十四史》的有六百多位之多,可谓举国罕见。

南方是福建莆田的林氏。明清两朝的五百多年,政府举行科举考试二百零一次,一共录取了五万多人,莆田林氏一家占了六百四十四位,出过五名状元、四名榜眼、六名探花。在同一科里面金榜题名的林姓,有六次达到十名以上,坊间传为美谈。

家教是民众自我教育的最好形式,既是出于家庭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整体培养全民道德风貌的社会土壤,有助于确立大众的道德底线、人生观、价值观,既不需要政府投资,也不需要学者立项,成本最低,见效最快,何乐而不为?

由于传统家训长期断裂,家教领域几乎一片空白,造成教育的重大缺陷,使得“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出事的负面报道大量出现,引起全社会的忧虑与反思。有一位领导说得好:“如今的干部那么难管,说到底,是从小没有良好的家教!”我们认为,重建家训,树立好的家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最后我要说到一个问题,就是西方的教育方法与我们中国大相径庭,许多人盲目崇拜美国式的儿童教育理念,认为他们什么都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昨天我在来上海的飞机上,读到《新民晚报》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夜光杯”版面上刊登的《洋人虎妈更彪悍》一文,作者是美国的陈九。下面摘录一些内容跟大家分享:

……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百分之三十八的美国主妇说不清自己孩子的现状:几年级、老师的名字,课外活动是什么,成绩怎样?近半数美国家长从未参加过家长会……

还有个报道则从另一角度体现出美国严峻的教育现状,一方面子女无行,另一方面是家长强悍。据《纽约时报》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雇用侦探监视自己的子女。有些孩子从吸毒、卖淫,到打架斗殴偷东西,无恶不作,这大概就是所谓“启发式教育”的直接后果。美国大片,走火入魔的商业广告,都启发孩子由好奇滑向铤而走险。而家长怕出事儿,不得不雇用私人侦探跟踪自己的子女。

……

大多数家长雇用侦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孩子犯罪。一位母亲说,她知道这样做会毁了与孩子间的信任,但没办法,总比孩子进监狱强。

……

这些例子有助于我们对美国儿童教育现状的了解,同时思考西方这种放任式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使孩子在“自由”的路上走得太远了?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为作者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三日在新华·知本读书会所作演讲的记录稿,录音整理:胡晓昕)

猜你喜欢

家训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帝王家训,齐家治国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训伴我成长
《朱子家训》(六)
《朱子家训》(五)
《朱子家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