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5-05-30段成燕孙晓东孔令晶陈树海
段成燕 孙晓东 孔令晶 陈树海
摘 要: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制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等环节进行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0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工程师注册制度的前提,是国际工程教育学历互认的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学生毕业时能达到的11条毕业要求,覆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部12条毕业要求。专业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工程教育模式,按照学校办学定位,积极探索面向生产实际培养一线一流人才的特色之路,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面向装备制造行业,培养工程一线一流人才,为机械行业生产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的人才培养定位。
1 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深入调研和论证社会需求状况,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企业专家、毕业生等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参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确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教育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提高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语言交流信息处理能力、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能力等。专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教育内容包括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专业实践等内容。综合教育着重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形成后备工程师素质。综合教育内容包括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教育等内容。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培养计划”,使每名教师至少具有一次校外培训进修经历。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建设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等措施,积极扩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和学习交流的范围,拓宽渠道,增强与科研单位、企业的广泛联系,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努力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积极推进“双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支持教师参加行业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鼓励教师考取通过权威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引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学科竞赛指导,鼓励教师进行工程技术研究和工程项目设计,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共享、突出重点等原则,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训环境,共形成7 个本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实验中心。以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建立了多家长期稳定合作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合作企业覆盖机械设计、制造、材料、食品、能源等多个相关行业,为本专业的企业文化认知与体验、工程应用实践、工程制造实践提供实践平台。在实习基地学生参与工艺流程制定、制造典型零部件、了解生产组织管理、工程环境、企业文化,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培养工程环境中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技能,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现场技术管理能力。
4 深化教学改革
4.1 理论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 理论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由核心知识单元(必修)和一般知识单元(选修)组成。理论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减少重复内容,加强课程的重组、整合、优化。
4.2 实践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按照“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多种形式。
4.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教学改革立项,教师全员岗位练兵等手段和途径,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减少“灌输”,增加“互动”,讲好课,讲精彩课。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按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原则,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协调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4.4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完善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积极开展教學评估工作,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教学工作客观需求,进一步完善“五大体系”、“十大工程”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由教学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教学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学校、院系、教师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建设。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在保持对理论课教学全面监控的基础上,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监控。
5 总结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平台,是达到学生毕业要求的依据。制定符合学校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为平台,以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春建,范云霄.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校研究,2012(02):41-42.
[2]苏春建,范云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多样性[J].教学研究,2012(01):97-99.
[3]聂宗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构建[J].科技论坛,2014(08):44.
[4]贺兵,胡成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03):114-116.
[5]许泽银,徐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2015(04):78-81.
基金项目:校教改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1230。
作者简介:段成燕(1976.01),女,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