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旧时风情不再
2015-05-30
上月去三峡转了一圈,这也算是弥补了学生时代的一个遗憾。
几乎是半个世纪前,我在跑了大半个中国后,到达重庆。记得当时住在一所中学里,每天上上下下爬坡,要走几十级湿漉漉的台阶。离渝时,本想坐轮船顺流而下看一眼三峡,但不知何以突然回家心切,等不及排队候船,鬼使神差地搭上了返乡的火车,结果白白错失了一段“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意之旅。
今夏这一回却是溯流而上,由东向西,走走停停历时三天四夜才抵达渝城朝天门码头,而三峡已非预想中的三峡。
当我们在宜昌西陵峡畔一家名为望江楼的小饭店坐停时,落日的余晖已染红江面。透过吊脚楼的围栏向下望去,那艘号称世上最豪华的内河邮轮静卧在江边码头,其玩具般的模样,怎么也想象不出是个满载1.7万吨的大家伙。
游三峡,无非看山的雄奇险峻,水的奔腾汹涌。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总还是郦道元《水经注》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影像,还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的情景,结果不免大失所望。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依旧,却因水位高企,感觉山体似乎矮了半截,也少了几分秀美。水流之平缓,几近慵懒,不见江涛喧腾,全无水拍浪涌,一路行去,风平浪静。三峡工程截流蓄水后,自大坝至重庆640公里以西,已然变身超级巨无霸水库。船行库区,水波不兴成常态,不时提醒着游客“高峡出平湖”之人工伟力,以至于天然浑成的三峡原貌只能到古诗文中去寻找。
随之而来的便是触目可见的水上垃圾。白色泡沫塑料、污秽生活废弃物互相推着挤着沉浮着,其中有些体量之大,尋常少见。到了巫山大宁河的小三峡,水体已不像长江主干道那般浑浊,反而愈往深处愈发绿,初以为这儿水质空前好,再仔细瞧,不对了,原来河里绵延不绝充斥水藻。有懂行的说,河水富营养化严重。换乘中型游船穿行峡谷来回两小时余,传说中作为巴楚文化象征的悬棺几近绝迹,也未见任何飞鸟活动迹象,不由想起了“千山鸟飞绝”的诗句。
三峡之旅合计有3个自选景点和2个固定景点,难得一来,便都去了。从邮轮同各景点的对接来看,安排得可算井然有序,只是时下旅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通病却未能免俗。比如在鬼斧神工的自然山水中,莫名地搭建一些粗俗的人工建筑,甚至聘人假扮土著现场忸怩作态又唱又跳,说是还原旧时“三峡人家”生活,实质沦为在拙劣布景中的拙劣表演,实在大倒胃口。
在原有古迹之外,根据生硬编造的传闻故事,人为添加大把全新仿造古建筑,乃至完全破坏了历史文化遗韵的原有格调,这在各地见怪不怪。最近,河北省山海关景区因存在价格欺诈、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被国家旅游局取消5A级资质。其实,据我上世纪90年代在该景点的观察,除了上述管理问题,诸多景观设施的虚假低劣同样令人难以容忍,至今成为中国旅游人文环境长期难以改善的痼疾之一。作为三峡游组成部分的丰都鬼城,目前正在大兴土木,仅从其中若干已成型的粗鄙景观造型来看,显然此类硬伤至今有增无减。
弄虚作假蒙人宰客,更其家常便饭。每个景点入口处,几乎都有人强制给游客拍照,说是免费赠送,拍完还塞上一张出门领照片的凭证。等游客一圈逛罢出来,老远就有人拿着游客的照片迎上去,不明就里的游客想拿照片走人,却被拉住索要20元一张。不是免费吗?那人指着一大一小两张照片说,大的收费,指甲大的小照片才免费,叫人哭笑不得。
这光景,屡屡显示三峡犹存,而旧时风情不再。不过,上岸实景游览三峡大坝,终究是不可缺少的节目。大坝本身及其内部的发电机组游客当然不能参观,我们只是被安排在附近的游览区远望大坝,体验一回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伟岸气势。晚餐后,邮轮开始缓慢通过三峡大坝双线五级船闸,从傍晚6点多进闸门,一级一级往上爬,船闸从90米起,每上一级水位抬高20米,直至午夜时分邮轮到达155米高度,才完成过闸进程,整个过程漫长而诡秘,其中不乏惊心动魄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