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曾祺小说结尾的艺术

2015-05-30蔡红林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艺术

蔡红林

内容摘要:汪曾祺先生的小说结尾各有特色,有的给予人物评价,但又不直接,含而不露,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有的充满了温情,让感情的脉络继续向前,气势依然十足;有的充满了暗示,与文本的脉络形成呼应,余韵悠远。

关键词:汪曾祺 小说 结尾 艺术

小说的结尾,看似水到渠成,不需什么雕琢,其实不是这样,小说的结尾往往起着重要的勾连作用,它的设计好坏影响着文章的气势发展,是戛然而止,还是一泻千里,抑或回旋反复,林林总总。总之,还是要精心设计。下面是笔者在阅读汪曾祺先生小说后,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给予评价

有时小说作者写的十分开心,最后还要对自己设计的人物进行一个简单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在文中,有时也会在结尾进行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带着浓浓的主观感情,有时作者并不想把事情搞大,怕伤害人物的原型,结尾只做简单的总结,但已十分到位,如《鸡毛》结尾: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小说讲述了西南联大时,一个叫文嫂的女人,她并不是西南联大的人,她的家在西南联大新校址上,学校对住户一般是给钱让他们搬走,但她不搬,说住习惯了,所以学校和她商量,拆掉了她的老房子,又帮她盖了一间好的,后来她就靠帮学生洗衣服,缝补缝补为生,文嫂还养了一些鸡(原来是靠养鸡为生的),后来学生生意越来越不好,但她的女儿嫁了一个司机,女婿人不错,也挺能赚钱的,说准备养文嫂一辈子,文嫂也因此胖了。西南联大的学生们有很多是怪的,如金昌焕,他是经济系的,特异之处有三,东西都挂在铁丝上,从不买纸,每天吃一块肉。到了大四,他到银行兼了一份职,毕业前,又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加入国民党,一件是追求一个女孩子。金昌焕本是不喜欢女子的,结果一个误会让他以为女孩子喜欢他,他写了长长的情书,又买了金戒指,结果都被女孩子展览了,当然,金昌焕并不在乎,反而成了他炫耀的资本。文嫂丢了三只鸡,女婿也因车祸去世了,西南联大学生毕业了,要离开昆明,朱先生让文嫂来挑拣一些不要的东西,结果在金昌焕的床铺下发现了三堆鸡毛,最缺德的是金昌焕还用从文嫂处借来的鼎罐炖了鸡。作者评价他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样的评价,看似没什么杀伤力,但细细品味,确让人十分难为情,一个西南联大的经济系高材生,竟去偷一个寡妇的鸡,两者身份与地位天壤之别,让人唏嘘金昌焕的为人。

二.充满感情

文章的结尾,作者有时并不直接交代他的看法,人物的心理也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人物做事的细节来表现,含而不露,但又让人十分感动,如《鉴赏家》结尾: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文章写了叶三这个业余鉴赏家,本是一个卖水果的,到了晚年,就不再给别人送水果了,但他坚持给季匋民先生送水果,每当先生画画时,他会给先生磨墨,有时会入神地看着先生作画,先生平时是不会让人观赏的,但叶三是个例外,先生画的出彩的地方,叶三也会小声惊呼,而先生也感到叶三是个知音,平时也给他一些字画,还让他去卖,但叶三舍不得,很多人希望买季先生的画,但叶三不卖,还嘱咐孩子把先生的画与自己一起埋了。文章的结尾,既表现了叶三对季先生的知音感恩之情,也表现了他的子孙对叶三的尊重,没有偷偷卖掉,说明叶三一家都是充满温情的。

三.暗示作用

文章的结尾,作者有时会采取一些隐晦的手法,结局不一定完全与文本内容相关,可能是一句诗或一幅楹联等,但又与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能联想到故事的结局,文本委婉含蓄,有一种韵味悠远之感,如《侯银匠》结尾: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文章描述了侯银匠一生就一个女儿,女儿从小就十分懂事,让侯银匠十分欣慰,后来女儿到了出嫁时,侯银匠在女儿的央求下打了几件金器,女儿还要走了一顶轿子,女儿走后,侯银匠常常感到对不起女儿,又感到屋子大了许多,他不会打牌,不会下棋,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可打发一个晚上,结尾,他忽然想起了两句唐诗,就是上文提到的,作者说有些文不对题,其实并不完全是,只是作者的一种语言手法罢了,其实用来形容侯银匠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暗示性,老人就像个异乡客,没有家人在身边,他十分孤独,只有夜半才能休息,因为他常会想起女儿。

再如《徙》结尾: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文章的结尾与开篇呼应,开篇是庄子的《逍遥游》,而结尾的楹联,也有庄子文章的风范,这幅楹联中高北溟先生的名字嵌入其中,又暗示了文章的结局,高先生一生曲折,没有像大鹏一般实现人生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汪曾祺小说艺术
看汪曾祺写绝句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纸的艺术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