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加”的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2015-05-30颜枫
颜枫
摘 要:面对“互联网加”的浪潮,中国的传统企业应尽快实现对产业链的整合,并掌握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在“互联网加”所带来的制造业变革中切实提升盈利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加;产业链;盈利
“互联网加”是指, 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加”在企业价值链领域表现为一个个环节的互联网化:从消费者在线开始,到广告营销、零售、到批发和分销、再到生产制造、一直追溯到上游的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装备。中国“互联网加”浪潮已经深入到消费者和零售端,但引起生产供应链的大规模变革仍需时日。由于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互联网用户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基本完备,“互联网加”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入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
“互联网加”带来的是以信息经济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在近 200 年的时间里,技术革命先后经历了机械化、 电气自动化、 计算机和信息化三个时期,目前正向互联网智能化方向不断演进。历次技术革命都从重组生产要素、推动组织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来驱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互联网智能化以制造业“数据化”为核心,通过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企业能够敏锐地感知顾客的需求;“互联网加”提供的高度灵敏的数据整合能力使企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柔性生产的平衡。因此,全球市场要素和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
微观经济学有个例子,说的是在电影院看电影,一个人个子矮,在后面看不清楚,他就想站起来看清楚,但是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站了起来,那么后面站起来的人的效果就没有前面那么好了,最后所有人站了起来,这跟大家都坐着看电影的效果是一样的。在“互联网加”对传统制造业渗透改造的过程中,传统企业如果能够较早通过“互联网加”实现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企业来说就具备了某种竞争优势,但是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这种优势将将演化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基本条件。“互联网加”将通过对传统行业和产业的进一步渗透和改造,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最终提升消费者福利。
“互联网加”带来的是企业生态环境快速而剧烈的变化,但是企业要想持续盈利,必须抓住企业经营中不变的核心要素,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顾客的需求才是企业持续存在的根源。传统制造业满足顾客的需求需要经历这样七个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七个环节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加工制造这个环节所创造出的利润在整条产业链创造出的利润里面是占比最低的,但是在全球分工的格局下,能够带来较高利润的其他环节,几乎都不是中国企业所控制的。中国企业所做的基本上是附加值最低的加工制造环节,并且随着中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跨国企业开始逐渐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互联网加”的出现,为中国企业整合全产业链提供了较好的机遇。“互联网加”并没有颠覆原有传统产业,而是以一种更开放的思维和更高效的方式,加速信息与商业的运转。“互联网加”使得数据化的信息可以低成本地流动、获取或交易,在产品设计层面,品牌的价值不再限于质量、服务、体验,而是“互动”的价值,在这个环节时间成为商业竞争的最核心要素,消费者可以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在采购和生产层面,“互联网加”有助于柔性生产、 网络协作分布生产,从而推动智能制造,并且实现标准化生产向大批量定制的转变;物流和订单处理层面,企业可以迅速处理订单,较快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供应链和库存管理效率,使零库存成为可能;营销和零售层面,“互联网加”将有助于需求发现和预测,进而提升商业市场的信息对称性,通过“互联网加”带来的大数据积累与分析开展精准营销,传统工业时代以厂商为主的B2C模式,将实现向互联网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转变。
传统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获得较高的利润份额,必须加快“互联网加”全产业链的综合推进。这里的全产业链综合推进,不仅仅指研发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等七个环节,还包括支撑这七个环节的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分工体系的构筑。特别是与“互联网加”相适应的企业组织体系的变化,包括组织结构的云端化、组织边界的开放化、组织规模的小微化。但是传统企业借助“互联网加”以实现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中弯道超车的同时,必须注意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制造工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先进的核心技术和优良的制造工艺不是仅仅借助“互联网加”就可以拥有和实现的,世界上优秀的企业都是长期专注于此。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仅仅依靠“互联网加”对全产业链进行整合,这只是互联网在产业链环节中的应用,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无法真正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信息经济前景研究报告[R].2015第1至第4期.
[2]杨青峰.智慧的维度:工业4.0时代的智慧制造[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王喜文.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4]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