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兴趣课程的设置模式与教学内容研究
2015-05-30辛洁
辛洁
广大教师始终不断地探索兴趣需要和自主发现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关注儿童的天性禀赋和个性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从兴趣课程设置主要模式,兴趣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一简要探讨。
兴趣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以知识学习、分科课程、教师讲授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方式,始终是学校教育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的主流和正统,其学习成效主要靠与兴趣相对的意志力。在20世纪初,美国学校在选择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指导原则甚至是:该内容不但不要有趣味,而恰恰相反,要使学生感到厌恶。二战后,现代教育思想衰败,传统教育思想重振,兴趣课程理论步入低谷,长期处于课程理论的边缘化地位。然而,对传统的挑战和对课程设置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教育革新家始终不断地探索兴趣需要和自主发现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关注儿童的天性禀赋和个性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本文主要从兴趣课程设置主要模式,兴趣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一简要探讨。
一、兴趣课程设置的主要模式
纵观兴趣课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二种模式:一是将兴趣课程作为次要课程。这种观点将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兴趣课程,学科课程为主要课程,兴趣课程为次要课程,辅助主要课程,或称之为“兴趣作业”。如目前我国各地各校在学科课程之外进行的兴趣课教学改革实验,课程名称有校本课程、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愉快教育、兴趣教育、社团等,课程组织形式多为兴趣课、兴趣班、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但只是学科课程的点缀和陪衬,兴趣课程的课程编制体系没有建立,兴趣课没有成为教育课程目标,兴趣课也没有成为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而只是一个辅助物。
二是以儿童兴趣需要为中心,建立兴趣课程开发体系。本文将儿童的兴趣需要分为基本(食物等)、自然(各种自然现象)、社会(历史故事、美术、音乐、文学等)和娱乐与游戏(思辨兴趣)需要四种类型。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形象思维占据优势,儿童的兴趣需要要与其所处的环境结合,组成综合性的兴趣中心,作为儿童兴趣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逐年根据儿童智力水平和心理机能的发展,按照不同深度加以学习。
二、兴趣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特征
1.兴趣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儿童成长的心理顺序为主线
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是以逻辑顺序为主线,强调学科知识体系,而兴趣课程教学内容以心理学为基础,基于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心理倾向和心理顺序的课程教材组织,主张根据儿童成长中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兴趣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但这并不是说将按心理顺序组织的教学内容同按逻辑组织的教学内容完全割裂,或者对立,合适的心理组织同时也可能具有一种逻辑组织,教学内容的有兴趣与其可靠绝不是矛盾的,只不过后者从属于前者。
2.教学内容具有乐趣性
兴趣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首要原则,是切合儿童心理需要,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免除其学习的痛苦,尝到其中的乐趣,其次才是全面反映学科内容。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所有书都应该编写的使教师和学生不至像在迷宫中徘徊,而是像在迷人的花园里得到快乐一般”。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绝对优势,概括事物以直观、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为主,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具体形象成分不断增强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出现,但是在整个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儿童的无意识注意、机械性记忆和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因此,兴趣课程教材应附有大量形象、有趣的图片,解释、说明尽可能形象化。
3.主要采用兴趣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不同于学科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而是从学生及其兴趣需要出发,了解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背景,分析何种场景能引起学生良好反应,进而找到能引起儿童达到理想学习状态所必不可少的反应。某些教学方法,从理论角度看似乎更好或最好,但如果比其它教学方法引起儿童较少的兴趣或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应该放弃。兴趣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是通过儿童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儿童和成人在智力结构和心理机能方面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儿童的动作是受兴趣和需要支配,如在生活中,儿童的许多行为用成人的思维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感兴趣的,虽难亦愿意学;他们不感兴趣的,虽易也不想学。兴趣教学法以儿童兴趣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从儿童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深化了教育理论对儿童个性、学习心理以及教育内在规律的认识。
三、兴趣课程认识的局限性
兴趣课程意义和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着缺陷。一是儿童不易获得系统的知识教育,容易遗漏学科课程教学体系中认为的主要教材。二是将儿童看成是兴趣课程的制定者,忽视兴趣课程本身及其实施者——教师对儿童兴趣需要的引导和扩展作用,将儿童兴趣需要理解为儿童本能兴趣、即时兴趣和个体兴趣,而不是课程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强调的以社会远景为基础,与责任感和努力相统一的、发展的“兴趣”,教师和儿童将兴趣课程看成“玩”。三是用兴趣课程替代学科课程,将儿童的兴趣需要当成儿童学习的唯一诱因,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组织的主要基础及课程评价的标准,忽视儿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社会文化遗产的学习,不能将儿童的生活和经验提高到科学的认识水平,兴趣课程学习缺乏计划性、系统性。
参考文献:
[1]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郭戈.兴趣课程观评述[J].教育学,2012,(08):71.
[3]卢溶.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