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之香,熏染学生的灵魂
2015-05-30张彦菊
张彦菊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同学们都埋首在高高的书架后面,举手的凤毛麟角。好像只要不举手就不用受老师的询问,不用受同学的质疑,“两耳不闻课堂事,一心只想自己事”,沉浸在自己的王国里,对于自己是否进步,知识是否理解好像事不关己,这种对课堂冷漠的态度,对老师们真是一个莫大的挑战。我时常抱怨学生不思进取,现在我明白了,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只是为人师者还没有深入学生的灵魂,搅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一潭看似沉寂其实潮流涌动的湖水。所以当务之急,老师应该用唇齿间的清香去轻触学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的灵魂焕发应有的灵气和灿然。
一、语文课堂的评价应情真意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文是作者“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生命情思,从骨髓里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丰富的情感,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与语文教学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做到情真意切、激情勃发。正如罗素所说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得或自由的发展。”同样一个“好”,可以说的平淡如水,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的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是你发自内心的赞赏。
例如,两年前我在上《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空“-----的桥”,有的填“雄伟”,有的填“可爱”......正当我惊叹于学生词汇量丰富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快乐的桥”。“快乐”这一与众不同赋予桥灵性着实让我内心充满惊喜,我不自主地赞叹这位令我惊喜的学生,动情地说:“多么有生命的桥啊!”对学生的特殊评价产生了特殊的结果,其他学生纷纷举手,于是“幸福的桥、伤心的桥、调皮的桥……”纷至沓来。那位学生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原来上课如此美妙!
真情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或亲切的握手,或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那也是胜似有声。这样的课堂评价发自肺腑,动人心魄,远离虚伪与做作,就能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二、语文课堂的评价应重激励促发展
课堂中,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们细微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
在一次日常授课中,不经意中叫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音质悦耳、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以前竟没有发现这批“千里马”,惭愧之余非常惊喜,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精彩表现得同学,更是送给对他的同伴进行真诚激励评价的老师。
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总是把一些套话进行机械重复,如“你真棒!”、“好的”、“很好”等。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的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满腔热情的去激励他们,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三、语文课堂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都是有个性差异的独立个体。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儿童,应当严格的地方便须严格;应当放任的地方,便须放任……太放任了虽是富于自由,不免溢出范围;太严格了,虽是谨守规则,却有些枯干气味,都不是应当有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差异性,让优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后进生有“奔头”,让不同的人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评价还应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关注全体学生,让评价为全体学生服务,既使个体乐于接受,又使群体有所收获;关注争先,评价谁发现,谁先思考,谁先完成,谁先进步,打破课堂上尖子生唱“独角戏”、后进生当观众的场面,给每一个学生展示个性、发展个性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识到追求是无止境的,从而主动学而不畏困难;同时评价尽量做到模糊,因为语文的朗读、表达、习作等评价难以精确,模糊性、建设性评价,更符合现代化语文教学的特点。
对学习有困难、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的一般、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根据情况作出期待的评价。
如我班的一位口吃的女生,上课时很少举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有一次,他破天荒的举起了手,我马上以极大的热情让她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她站起来却说不出一个字,我不停的给她鼓气:“别急,慢慢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的好的。”她憋红了脸,在我的不断鼓励与提示下,终于断断续续的说了一句话,全班同学为她鼓起了掌。
四、语文课堂评价应注重彰显智慧
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应不拘一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应用智慧性的语言和自己内在的美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使教学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需借助于一些表情、手势、动作等无声语言的表达来补充有声语言的不足,传递特定的信息,以加深印象。这种用表情、动作或体态来交流思想的体态语,也是教师智慧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體态语与有声语言同样重要。体态语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所以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被学生密切注视。恰当的体态语,会使学生从中得到肯定、理解、鼓励、信任。当哪个同学精彩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时,我会情不自禁的与他握手,为他竖起大拇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时改正时,老师轻巧的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愉悦,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
教师评价的智慧性有时还表现在必要的延时评价。
我在上《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请一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后,掌声四起,我故作奇妙的问道:“我不明白这样一句简单的记叙句,你们为什么为他的朗读喝彩?”很多同学都举手回答,其中一位同学首先说:“因为他读出了一种孤零零的感觉,特别是那个‘寻字,他读出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彷徨。”我一听答案完全正确,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的说:“啊,非常正确。这位同学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本以为这么一激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举起的许多小手都“唰”的不见了!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过早的对一个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遏制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试想,有哪个学生还会去思考和回答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还是《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在另一个班上时,我调整思路,又提出同一个问题。
生:因为他读出了一种孤零零的感觉,特别是那个“寻”字,他读出了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师:嗯,这是你的答案,老师听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好不好?
生:我最欣赏他读“相与”两字,流露出一丝丝欣慰,读出了苏轼当时不是彻底的绝望,是他还有一个朋友“相与”。
师:“同是天涯沦落人”,沦落至此,还能有有这样一个知己一起赏月,真是幸运。
生:因为读出了苏轼迷醉于这样的夜色,他把忧伤忘了,是一个洒脱的人。
师:你们越来越读懂苏轼的心了。
生:读出苏轼人生际遇太多了,也許麻木了,或者这温柔的夜景让他的伤口暂时舒畅。
…… ……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甚至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你们可真了不起!
正是因为我及时调整了评价语言,才让更多的同学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的给予评价,以免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的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教师评价的智慧。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语文是变幻无常的云朵,让人难于捉摸;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可就是这样本该美丽的语文,本该学生恣意畅游的语文,本该学生流连忘返的语文,曾几何时,学生窒息其中,苦不堪言,却又欲罢不能啊,原因何在?那就是学生的灵魂还游荡在语文之外,为人师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用自己的唇齿生发美妙的“天籁之音”,让学生的灵魂氤氲在这妙不可言的语文意境中,从而让他们的灵魂焕发出应有的灵气和灿然,让语文真正成为学子们灵魂栖息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