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全国统筹”将对民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5-05-30
国家尽力支持养老金正常缺口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李克强在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包括: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很多退休老工人年轻时为共和国发展流过大汗,绝不能让他们年老时再流泪。”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企业利润不高,提高养老金的征缴比例会对企业造成负担。他当场承诺,对于养老金的正常缺口,国家会尽力支持。
2015年,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15元,据专家测算,此次上调15元基础养老金,预计使居民养老待遇达到月均百元左右,将惠及超过1.4亿城乡老年居民和数亿城乡家庭。
但从目前的物价水平和生活品质来看,这还不能保障和改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应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看齐,按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缴费费率,让养老金待遇与缴费年限、数额挂钩,让养老金能发挥对城乡老年居民的基本保障作用。
养老金的缺口从何而来
据香港媒体报道,按照中国社保制度的原来设计,雇员的供款是来自企业的。但是,“文革”期间企业了停止供款。更糟的是,所累积的供款全数被拨归国库,并用在其他地方。中国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建立国家养老金制度。其时,养老金缺口已达到数万亿元。但国家却没有填补这笔供款,而是将供款的责任转嫁到今天的雇员身上。
目前雇员的退休金供款,理应作未来退休之用。但他们大部分的供款,却用来发放给目前的退休人士。今后十年,所发放的退休金将超出目前雇员供款。到2030年,養老金的储备可能将耗尽。
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制度最近被并入国家养老金制度。两个制度合并后,有额外4千万雇员由现在开始供款。但与此同时,过往没有得到供款的养老金债务(涉及数万亿元),也一并转移到国家养老金制度。这解释了养老金缺口为何越滚越大。
国家目前可能要为这批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注入资金来填补缺口。但将来需要注入的金额可能会更多。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正急速老化。内地今天有15%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但这个比例到本世纪中叶将增至三分之一。最早于2030年,将出现两个雇员供养一个60岁以上人士的情况。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几年前已经到达最高点,目前正在萎缩。他们将无法提供足够供款,支持现时的雇员日后退休的生活。
若国家能积极填补这个缺口,便可减轻企业和雇员承受的不公平负担,由此令经济重新绽放活力。
统筹将深刻影响人民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称,人社部目前正在制定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方案,方案将在年内出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时间窗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按照一般理解,人们常常把“统账结合”这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部分称为“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低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一个重要缺陷。由于各地区之间无法横向调剂,加剧了中国社保碎片化程度,碎片化导致社保制度不公平,地区间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差距对财政补贴形成巨大需求。
有专家认为,统筹层次太低是目前社保制度一切弊病的根源。便携性问题、投资运营问题、财务风险问题和可持续性问题的解决,都要求统筹层次的提高,实现全国统筹有利于上述问题的加快解决。
对于实现全国统筹的关键,胡晓义认为在于利益关系平衡,尤其是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具体负什么样的责任,要落实和平衡。
事实上,在养老金收支省际差距大、结余状况不一的背景下,统筹层次的提高难免在不同省份引起相左的意见。
对此胡晓义表示,在资金配置上不会“一刀切”,可能采取全国统筹调剂的模式。“研究统筹问题首先要确立原则,然后要确立基本的框架,明确资金如何配置,以及中央和地方责任。”胡晓义表示,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和权利,具体的方案出台后,不能只有中央有积极性,“最大的解决资金使用效率问题,机制建立后不能都等着中央出钱,地方完全没有积极性”。
(《 中国经营报》2015.3.10;《经济参考报》20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