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议《十二公民》

2015-05-30王倩

综艺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话剧公民

一个月前,电影《十二公民》上映。这部翻拍自美国经典法律电影《十二怒汉》的小成本国产片,一不是大制作,二没有大咖助阵,三缺乏炫酷视效,却因其特殊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演员的精彩表演,迅速引发热议,并在罗马电影节揽得金奖。推崇者盛赞其为“年度国产最佳”,批判者则指责该片“借到神笔,却无法力透纸背”,更有“法治精神”“公民意识”“经典文本本土化”“话剧式电影”等诸多关涉讨论。

《综艺报》特邀数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从不同角度对《十二公民》进行解读,以期对行业有所启发。

启蒙意义与艺术呈现难能可贵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虽然《十二公民》的故事来自已有多个经典版本的“十二怒汉”,视听语言也显得过于传统,但该片仍是近来中国电影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国产片,启蒙意义与艺术呈现难能可贵。

作为一部翻拍作品,《十二怒汉》基本达到本土化诉求。“本土化”面临的第一大难关是中国没有刑事案件的评审团制度,对其如何完成假定的合理性,一开始我也持质疑态度。影片用了模拟评审团方式,又加入“为了孩子”的预设,对合理性进行了强化。此外,影片人物身份、性格定位的设计很见功力。12个人,既要代表社会的不同利益阶层,还得有性格上的冲突。成片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物塑造达到这样的要求。

我一直认为,面对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电影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十二公民》用假想的陪审团方式力图探讨严肃的社会问题,例如,在法治建设过程中什么是终极问题?是不是对人的生命进行最大程度的尊重?这个主题在当下社会有现实性,尤其在如今大部分电影趋于娱乐化、商业化的现状下,凸显了其社会良知和社会担当。

影片很好地完成了对“公民”的解读。“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每个社会的个体都能成为公民。虽然靠一部电影完成对公民的建构是不可能的,但它表达了对公民社会的诉求,进行了现代公民教育的启蒙,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是“公民”?公民不是没有差异,任何公民都有站在自己立场上的权力,但也有取得共识、求同存异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对等是题中应有之义,影片很有说服力地完成了这个连接和转化的过程。

网上有人提出这部影片对富二代、地产商有“洗白”之嫌,我却认为这恰恰是这部作品的价值。当下中国,因为社会的分层和差异性,导致了一种普遍性的反智、反官、反富情绪。但是在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他是商人、官二代、富二代,就剥夺他为自己生命辯护的基本权利。

在艺术呈现方面,《十二公民》比当今更多国产电影更能站得住脚。影片在没有很强故事性的前提下,人物塑造立体丰满,既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特点,又兼顾人物个性,体现了很好的创作能力。当然,作为一个2小时以内的艺术作品,很难对12个人物都进行完整地呈现,有时可能还带有一定的“标签性”,但总体而言,大部分人物都较好地吻合了自己的性格身份,包括他们情感和心理的转变都符合逻辑,没有过度“漫画化”。

表演上,虽然演员的舞台表演痕迹比较重,但大都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角色。其中动作性、反差性强的人物给观众的印象更加深刻,包括那位富商角色,分寸感把握得很准确,既表现了身份中的缺陷,也传达出可沟通的理性和善良。反而是8号陪审员和庭审组长两个人物略显平面化,他们的功能性更强,缺乏戏剧张力。

作为银幕处女作,导演徐昂交上这种成色的作品已属不易。这样一部真正关注社会现实、且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一定高度的电影,弥补了市场的不足,称得上是话剧界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也许《十二公民》在电影史上不会成为多么杰出的作品,但它对当下中国电影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化以后,业内总为自己的全盘商业化寻找托辞,远离严肃题材和社会现实,有种自欺欺人的逃避感。希望《十二公民》能对行业有所触动,并产生出比票房成绩更扩展的广泛社会意义。

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大于艺术品质索亚斌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如果《十二公民》不是一部翻拍电影,能打到9分。影片完成度很好,设计也比较精致。但正因为是翻拍,该片大的结构、关键剧情、重要的转折点都跟原作完全一样,其成功可说一大半是建立在原作基础之上。

《十二公民》是当下中国需要的作品。它把美式的主旋律电影改成了中式的主旋律电影。美版原作讲的是法治精神——12个普通公民一起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样的理念在中国的翻拍版里有,但没有达到同样的深度,更多停留在了表层,如各种社会阶层之间能不能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进行有效的对话。原版中并没有这层意思,但在中国版中被创造性地放大了。这一点很必要,也很有意义。但遗憾的是,影片没有对此做进一步的延伸。其实完全可以做一个隐喻式的解读:这样一个凶杀案所呈现出的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是不是已经伤害到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

一定程度上,《十二公民》让我想起了之前的《战狼》。《战狼》与好莱坞的《美国狙击手》相似,都带有浓烈的主旋律色彩,但后者并不是把观念直白灌输给观众,而是运用多种成熟的电影语言来传达,效果非常好。相比之下《战狼》则显得过于直接。与此相同,《十二公民》的一些处理,包括结尾,检察官身份的揭示以及和谐的调子,在艺术上可说非常幼稚,似乎所有讨论者都获得了直观的教育,对生命有了直接的影响,反而把大情怀给压扁了。在1957年的原版中,每个陪审员都尽到了义务,无愧于心,但却并没有一团和气,这样的处理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当然,中国版或许是因为顾及市场和各方面的接受尺度,因此没有强调创作者的个性,而是更注重可操作性,这在当代中国还是必要的。

就表演而言,这部戏是群像戏,如果某个人特别突出就不对劲了。影片中有几个人戏份更多,如韩童生、何冰。他们是话剧出身,多少有些舞台范儿在里面,表现抢眼,但即便如此,也称不上是“主人公”,大家都是作为整体出现的。如果不用话剧演员而用一线明星,作品最终能否有这样的完整度,值得怀疑。

电影的视听、叙事完成度也不错,观众只要坐住前10分钟,都能有兴趣看完。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奖会场上,这是在34部入围作品中唯一一部学生看完全场鼓掌的电影,足以证明这部片子的观赏效果。

作为一部翻拍片,如果非要从艺术高度审视《十二公民》,显得有些求全责备了。中国人特别擅长模仿,能在给定的东西中翻出无数花样,但真正的原创力有待提升。当然,在本土商业电影还没有发展成熟的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日本、韩国电影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借鉴国外的例子,其品质和票房也都不错,这说明了模仿阶段的普遍性。未来中国市场上应该还会出现借鉴于海外的翻拍电影,只要不是恶意抄袭,都应该鼓励。

此外,我在《十二公民》里感受到了主创的创作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这很重要。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氛围中出现这样一部作品,除了对观众口味的培养,对整个社会的启蒙也有进步意义。

细水长流的“话剧式电影” 赵敏 卢米埃影业市场总监

《十二公民》起片时就炒得很热烈,卢米埃对其比较关注,在院线上了一个月,宣传上也做了很多支持。最初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判断是:第一,内容很好,根据名片《十二怒汉》改编而来,核心还是法制意识和公民意识,这类影片目前国内比较少,有话题性;第二,影片的形式比较特殊,更偏向于“话剧式”的表现手法;第三,演员都是老戏骨,表演可圈可点,值得回味,特别是韩童生的表演非常到位,让人印象深刻。当然客观来说,中国版远没有超过美国原作。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这部影片在市场上会有一定的门槛,会对观众有要求。这部影片虽然翻拍自经典名片,但原作在一般观众中的知名度不高,更多停留在影迷圈子内,所以《十二公民》面向的观众也会集中在资深影迷、话剧观众、关注主创的人群,以及欣赏水平、知识水平高一些的群体。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文化氛围浓一些的影院加强排片,例如卢米埃芳草地影院,以及南京、西安等一些有较深文化底蕴城市的影院。具体的方式是:起排时,在每天黄金时间安排两场左右;到两三周后,观影人数不那么集中,就在周末每天排2场至4场,让有兴趣的人真正方便看得到。通常这种文艺片的映期是4周到8周,如果能有好的上座情况,排片时间就会延长。

这部影片的票房是细水长流型的,没有猛烈的爆发,但一直有人关注。上座率大至超过5成,观众中正面评价的占多数。目前全国票房已近1400万元,在卢米埃的票房为14万元,放映近300场,有3800人次观影。去年的同类文艺片《推拿》品质很好,而且拿到金马奖,票房也就1000万元出头,《十二公民》到目前这个水平已很不错,超出我們的预期。

《十二公民》被称为“话剧式电影”,类型特别。我们一直提倡“泛电影”的概念,包括话剧电影、歌剧电影、芭蕾舞电影等,只要品质不错,都可以面向不同观众做有针对性的放映。我们曾经放映过京剧电影《天下归心》、歌剧电影《图兰朵》,以及俄罗斯、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芭蕾舞电影等不同形式的影片。《十二公民》在国内话剧电影类型上算是先行一步,但作品在精良程度上仍有进步的空间。例如,跟国外同类影片相比,其声画调度、包装形式都还可以再做提升,国外有的影片还做了3D效果,国产片也可借鉴。国内目前此类影片较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制作也会越来越好。

个人觉得《十二公民》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多元类型。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大都是“一窝蜂”式的,要么都是喜剧、要么都是青春片。《十二公民》让观众看到,中国现在也有不同的影片在做不同的尝试,这是很好的迹象,也是市场进一步繁荣的表现。

是“私人感情”,还是“重责大任”? 王倩 《综艺报》国内编辑

6月的一天,我在一座92人的小放映厅观看了《十二公民》,当时的上座率大概有7成左右,对艺术片来说已相当不错。观众以年轻人群为主,有几对情侣,还有三位看上去有些“不合时宜”的老者(神似影片中的9号陪审员)。观影时,青年观众笑声不断,而老人们却一直在黑暗里静默。

大银幕上,12位有着强烈阶层符号特质的人物,为一个从未谋面的孩子的生死问题虚拟投票,期间富二代、干爹、网议、地域歧视、贫富问题……诸多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矛盾在唇枪舌剑中蹦跳而出,在这座大学的体育馆内正面交锋,中国观众由此与那部50多年前的美国经典原作拉近了距离。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遗憾地与之错身而过。

这部被称为“言值爆表”的话剧式电影,从开片一发“言”,就让观众嗅到了地道的中国味道——一团和气的老好人、色厉内荏的的士司机、内心优越的地产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小商贩、混不吝的北京土著、质朴耿介的河南保安、察言观色的保险业务员……案件之外,让人熟悉又“喜闻乐见”的国民群像生动又传神。

导演徐昂对于国外文本的本土化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之前他编剧并执导的话剧《喜剧的忧伤》即是由日本剧作家三谷幸喜的《笑的大学》改编而来,并创造了北京人艺话剧演出的票房纪录。关于《十二公民》拍摄的初衷,相比外界频频赋予的“普法”“启蒙”的赞扬,徐昂自己的表述是,“这并不是一部法律题材的电影,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反映中国社会的现状”,“就想拍12个中国人坐一块儿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在我看来,电影顺利地达成了导演的意图。

至始至终,一种无处不在的“愤怒”情绪在片中挥之不去。言辞背后,每个人物都隐秘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愤怒”密码。特别是北京土著一角,虽然有人诟病他的表演只是卖力嘶喊,而人物那腔浓得化不开的怒气,成功地为整部电影营造了愤怒的场域。在愤怒中,我们看到了小商贩艰难的生存状态、看到了社会对空巢老人关注的缺失、看到地产商对仇富情绪的难以承受、看到北京土著对外地人牢固的偏见。这一切被功力深厚的话剧演员传神演绎,为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观影快感。

然而,“愤怒”既成就了《十二公民》,也让它止步于此。原版《十二怒汉》中,亨利·方达饰演的8号陪审员说:“我们到这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肩负着重责大任,……不应该把这件事跟私人的感觉扯上关系!”但在《十二公民》中,我们看到的更多还是“私人感情”而不是“重责大任”。“我就投有罪,这是我的权力!”坚信“百事孝为先”却又遭遇亲子关系恶化的韩童生躺在长椅上,与现实做着执拗地对峙。

比起美国原版中对法律公正、理性存疑的直面;俄罗斯版对本国历史的关照、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对法律与道德边界的考量——缺少类似强大主旨的《十二公民》确实更像是一场“过家家”或者“辩论赛”,显得单薄牵强和流于浅表,何冰义正言辞地向“陪审员”们呼吁的“合理的怀疑”,跟从河南小保安口中讲出的没有两样,都像是在干巴巴地喊口号。

王铮亮在电影片尾曲《出口》中唱道,“愤怒不是出口,是逃避的理由”,恰到好处地解释了片中诸位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但也就此限制了向法理精神和人性深处追问的可能。当理性遇上意气之争,当人性变成人情,当拷问被煨成心灵鸡汤,崇高感褪去,只留下片尾其乐融融的“童话”世界,灿烂温情,却又让人心生尴尬和虚妄。

@《十二公民》

@马伯庸

看了《十二公民》。从前看过57年美国版和06日本版,中国没陪审团所以改成了模拟法庭。剧情全在讨论案情与法律理念,毫不哗众取宠,时下中国真需要这么一部法律戏。台词本地化很成功,中国话中国事,全无翻译痕迹。一票老戏骨,韩童生张永强绝赞,如话剧般精彩,年度最佳国产。可惜观众太少,几如包场。

@ 张鸣

今天晚上,跟学生一起,看了电影《十二公民》,准备下周读书会,就讨论这个电影。看过之后,觉得虽然形式上模仿痕迹很重,但确实具有现实的意义。一班儿人马,演得很好。

@路金波

周末荐影:《十二公民》。整部电影就一场戏:12个演员在屋里说话。能把故事讲明白,赞!提个建议,12个公民不能都是男的啊。幻想卡司调整一下:先确定何冰韩童生等10个优秀的话剧男演员,然后拉一個群里面有范冰冰李冰冰章子怡舒淇赵薇姚晨,问:档期7天!片酬10万!谁来?

@梁欢

《十二公民》比预想的稍弱一些,毕竟有法律设定的硬限制,代入感和紧张度先天不足了点。但买来的剧本质量和演员的演技确实没话讲,今年目前最好看的国产电影。希望能多一些排片吧。

@北影门卫赵大宝

昨天和老伴儿到电影院观看了《十二公民》,进电影院之前老伴儿还埋怨说浪费钱呢,看的时候她却紧张得一直不理我。好看,真的好看。电影真实得反映了当下许多社会问题,让我沉思了很久,尤其是小保安的角色很生活化。有个电影能客观地为河南人说句话,我觉得挺欣慰的。

猜你喜欢

话剧公民
话剧《坦先生》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欢迎订阅《公民与法治》
话剧《二月》海报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二)(1935-1937)
十二公民
话剧《怒放》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