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要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5-05-30刘文娜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文本情感

刘文娜

【摘要】“育人为本”是国家教育方针之一,语文教学要摒弃单纯知识教学,着眼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和谐情感培养,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立足于以人为本、全人的发展,让学生的智力与人格全面和谐、协调统一发展,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改革课堂教学,激活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经历学习的过程,感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每个教师的义务与责任,教师必须创设活跃的语文课堂,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幸福的体验,让智慧与快乐同行,正如特级教师李吉林所言:“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

一、创新教学方式,构建促进学生积极发展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文本体裁多种多样,如果仅用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就会让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造成严重的减损和流失。教学中,不妨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或幽默风趣,或大胆豪放,或严肃沉稳,或委婉细腻。如教学《鲸》《太阳》等说明文,就要咬文嚼文,体验汉语表辞达意的精确性、精炼性和精密性。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丰碑》等课文,就要凝重深沉的情感去诠释文本,让学生沉浸其中。再如《养花》一课,老舍先生通过许多件事来写养花的乐趣,这些事学生有的自己能够体会出来,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是难点。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一件事一件事地让学生来体会,学生必然感到索然无味,课堂也显得非常松散,重点也不突出。因为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提出:这些事中,哪里难以体会出养花的乐趣?学生纷纷举手指出,老舍先生抢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为什么还认为是乐趣?老舍先先生的花儿被砸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都伤心地落了泪,为什么还说是乐趣?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与思考,从而体会到,老舍先生从艰苦的养花劳动中感到苦中有乐。突破难点之后,我再请同学们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使全文的教学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诗词之类的课文,更要意在文先,未曾读文先动情。总之,教学方式、方法必须同课文内容相应才能让课堂熠熠生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用心灵去注解文本,享受文本。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种质疑问难的学习经历,为学生今后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积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只有在读者不断阅读、阐释将它具体化时,它才被逐渐地释放显现出来,我们常说的“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此理。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人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和“耐心”本是一对矛盾的词语,用在此处应如何理解。分析这两个词,体味到了人们急切地盼望着见总理灵车的心理,又那样地坚定地等待着灵车的心情,表达出人们对总理的崇敬和尊重爱戴之情。文本之中几乎遍布这种“空白”处,需要读者作出期待、预测和判断。再如一年级课文《植树》一文中写到“大象挖坑,野猪浇水”。学生针对此文提出这样写的不太合理,不符合现实,大象能用长鼻子一次吸很多水,野猪用嘴能拱出很大的土坑,所以建议改成“大象浇水,野猪挖坑”。对学生的这种敢于质疑、敢于发现的行为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索诺谟分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性批判中心”所长保尔认为:“批判性思维”应构成21世纪教育的本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学生提供他们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自由积极的思维环境中,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展现出个性生命活动的风采。创新需要质疑相伴而行,创新在质疑与批判中才能展现。

三、注重和谐情感培养,接受文本深层次熏陶

新课程标准中,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效益。教材中的文本篇篇錦绣,滴水藏海,渗透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是作者心智的结晶,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对学生走进文本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要尊重、鼓励。如特级教师孙建峰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像走在麦地中的情景,体味苏格拉底对弟子所说的话:“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学生在广泛体验阅读的基础引发个性化的感悟。学生:“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生活好比打仗,它的规律很简单,不要错失良机。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机遇,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它,不要让它白白地溜走。去年我们学校少先队改选,这的确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对于班里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我来说,更不应该放过。然而,我却以自己威信不高,学习太忙等理由打消了这个念头。我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其实,我是可以的,凭我们实力是完全可以的。现在,当我遇到任何一个机遇时,我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要把握住,即使完成得不好,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学生:“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看是一种要求,实质上是说,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一定要把握住现在,不要错失良机!”学生:“我和一位同学共同表达我们的看法”。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1”和“0”。另一位学生在“1”和“0”之间画上了一个大于号。学生解释说:“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只知道去摘最大的麦穗,如果摘一个拿在手中,再去同手中的麦穗作一个比较,从中挑选出一个最大的。这样就不至于最后落得两手空空了。”文本的文化熏陶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