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电视

2015-05-30戴硕

综艺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跨屏终端互联网+

戴硕

作为“互联网+”大潮下的首届电视节,第21届上海电视节致力于将互联网深入到亟待转型的电视行业,实现“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融合创新。

6月10日,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携手互联网智能电视服务商欢网科技,举办了“智创生活,畅享成功”增强电视互动业务分享论坛。论坛上,既有来自传统电视厂商的代表为智能终端与广电行业协同发展出谋划策,又有智能电视服务商和主流视频网站的佼佼者对“互联网+”及大数据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探讨。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教授曹三省首先阐述了他理解的“互联网+”,他认为“互联网+”除了指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外,“+”号也代表了更强、更好、更深度应用的互联网。从国家层面来看,“互联网+”指代的是传统产业的转型。由此可见,“互联网+”带给广电行业的转变,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你一定要有优质的内容激励用户,要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这就是今天这个行业大家推动的方向”,曹三省强调。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传统广电和电视业务提升到新高度,无论从平台、生态、用户都需要一个全新的,能和传统无缝对接的业务平台和生态。而智能电视无疑代表着这样的平台趋势。

来自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的宋航博士用一系列数据说明了这个趋势:截至2014年年底,整个中国智能电视终端的基础数据,以中国行业6大电视厂商为例,已经超过了3千万台。截至今年3月份,智能电视终端在中国大陆电视机市场的占比超过70%。

虽然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但国内智能电视的整体生态圈依然在培植阶段,如何在此环境下,共同凝聚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取暖,共同倾力打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欢网CEO吴盛刚在论坛上表示,上下游各厂商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放低姿态,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来拉动消费,相互拓宽渠道,或者进行深入的跨界合作,相互协助,齐心协力,这样能争取更多的机会去发展,才能实现互赢。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伴随着智能电视产业高速健康发展,并与移动互联网进行了快速融合。在“互联网+” 多媒体智能终端高度融合的当下,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合作,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互惠互利,实现“成功”,创造新的“蓝海”才是让当下的电视业务走出窘境的法宝。

对于智能电视本身,產业上下游不能再将其看作纯硬件,而是要将其作为媒体平台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终端渠道进行理解。

百视通副总裁佘清舟表示,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快速普及和电视行业的置换,电视台的整个运营的思路将持续转型。他认为,转型会有几大重点:第一,电视台将会演变成互联网视频的内容提供商。第二,电视台的商务模式也将互联网化,小的台将逐渐消亡或者形成兼并。第三,频道将逐步消亡。除了新闻、体育等需要直播之外,其他类型的节目都不需要。“对于电视用户来说,我们非常有信心他们会重新回到大屏来,只要我们有足够方便的体验和好的产品。”

第三方广告营销数据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从营销角度分析,随着跨屏融合的发展,以内容为载体的家庭屏和个人屏联动营销,各大媒体集团整合资源,打造跨屏内容打通的营销生态体系势在必行。打破屏与屏的数据孤岛,整合媒体资源,以内容为载体的跨屏营销生态才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跨屏终端互联网+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社群时代的跨屏传播
跨屏传播:2019央视春晚携手抖音的融合探索
媒体融合背景下用户跨屏测量的现实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跨屏营销时代电视媒体的数字化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