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知识产权联盟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5-05-30李雪ChinaIP
李雪 China IP
10月30日,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导,北京知融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的中国首家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京宣告成立。联盟发起成员单位共23家,覆盖福田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整车企业,多家以车联网、新能源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该联盟发起成员还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北京集慧智佳、中强智尚、汤森路透等高校及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
早在2007年,北京市就成立了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联盟涉及电子信息、医药生物、新材料应用、能源环保、光机电和精密仪器制造等6个产业领域,是一个多产业多成员的汇聚体。在此之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强化知识产权联盟的产业和技术领域聚焦的发展理念以及合力推动全产业链知识产权组合布局与战略运用的工作思路,对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进行了再定位,对联盟组织结构、工作机制、重点工作内容和运行模式等进行了再构架和再设定,创出了一条聚焦各具体产业或技术领域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知识产权联盟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2008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导建立了北京音视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是在全国最早推动构建的聚焦特定产业领域的细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目标是在联盟成员间构建专利池,形成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以期共建行业标准,共同抵御涉及行业性的专利风险,同时提高联盟企业的创新和知识产权价值的转化能力。北京各知识产权联盟相继开展了研建专利数据库、发布行业专利动态分析报告、开展标准专利池调查研究、推动标准制定、进行专利挖掘与布局、共同应对涉外知识产权争端、促进产学研用对接合作、举办专利拍卖会、推动联盟内专利交叉许可等实体性工作,从而有效实现了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使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多年来,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推动下,北京已在多个行业成立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市关于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实践的相关内容,China IP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砚,请她深度解读北京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及进展情况。
hina IP:近期,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又指导和支持成立了北京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该联盟汇聚了国内众多领军车企,成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跨区域知识产权联盟,这在全国又是一个首创性举措,请问您在北京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建过程中,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主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周砚: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投入了优势力量,与福田汽车等企业进行了多方会商和整体筹划,指导和支持组建了跨区域的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联盟,10月30日召开了联盟成立大会。该联盟主要致力于知识产权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驱动和市场运营的全过程,发挥知识产权制度、资源和竞争策略对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支撑、保障作用,进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北京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市场引导,企业主导,政府指导,专业辅导”的基本准则。在推动联盟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制定政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等方式对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给予科学化的战略指导和定向支持,着力搭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多方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协同发展的平台,形成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合力,共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主要发挥了联盟战略指导、方向指引、社会化知识产权资源的协调整合以及推动多方合作平台搭建等作用,以此引领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沿着科学化、高端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路径持续发展,使各联盟成员受益,使整个产业受益。
hina IP:北京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动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的?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与现有的产业联盟、创新联盟有哪些本质区别呢?
周砚:早在2007年,我们就推动建立了“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全国最早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这个联盟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六个产业领域。后来,我们发现由于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不同,导致各联盟成员知识产权共性问题较少,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更深层次的联盟实体工作。此后,我们结合首都产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理论体系,完善运行机制,丰富发展模式,并且不断优化联盟结构,创出了北京细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格局,实现了知识产权联盟向具体的特定产业或技术领域的高度聚焦,在推动和指导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建与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我们已在音视频、云计算、智能硬件、新型抗生素、抗肿瘤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检测、热超导材料、能源电力、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指导建立了16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的确,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与现有产业联盟、创新联盟有着本质区别。具体体现在,产业联盟多是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制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使企业间结成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其规模往往较大,一般都有上百家或更多企业。产业联盟主要关注业务的推广和规模扩大等内容。而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则是以共同利益为连接纽带,以超前性、体系化的知识产权组合聚集、战略布局与协同运用为核心牵引,以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等经济主体联合、联动为主要形态,以形成创新驱动和知识产权工作合力为基本导向,以提升全产业链持续创新能力、知识产权集群攻防综合能力、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转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发展目标的协同发展联合体。知识产权联盟更加注重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市场控制力、核心竞争力、产业国际化竞争策略运用等内在化关键内容的系统性和超前性设计,其组织结构非常紧凑,战略思想高度一致,战略目标极其明确,长远发展体系完备,工作重点更加聚焦,最重要的是聚焦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为牵引和核心工作内容,着力于创新成果的财产权归属、支撑创新创业与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布局,形成知识产权资源和收益依贡献共享的有序发展机制,这样就会使知识产权在产业创新驱动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方面更加易于取得实质性成效,产业发展会从知识产权方向直接受益,从而形成依靠知识产权支撑和拉动产业高端化、国际化、持续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走的是一条视野更宽、结构更优、战略更高、机制更活、工作更实、价值更高的发展线路,与现有的产业联盟有着实质性差别。
hina IP:我发现北京的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都有高校或科研机构参与其中,为什么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中要加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呢?您能就此做一下说明吗?
周砚:在知识产权联盟中纳入产业上下游企业、引入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是北京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建的一个突出特色,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北京模式。我们在推动北京市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遵循客观规律,着力深层次的问题思考和发展思路探索,提出了产业上下游相互衔接、产学研用对接融合、成员构成先易后难的全产业链知识产权整体运行的工作思路。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基本构成、组织体系、工作机制、运行模式、产业上下游的有序衔接、专利池的构建与战略运作等做了全面的探索和实践,将各产业上下游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商、产品使用方以及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聚合到一起,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形成产业上下游各经济主体合力进行知识产权战略运作的联合体,实现了以校企专利联合创研和专利产业化应用为核心的产、学、研、用对接合作,促进了高校院所创新智力资源和专利联合创研力量向企业释放,加快了联盟内企业成员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品质优化进程,进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模式,即明显有别于全国其他省市知识产权联盟组织构成和运行路径的北京模式。在我们指导组建的16个知识产权联盟中,共引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9所知名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计算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6家科研院所,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衔接的知识产权合作链。当然,在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中,也可以有同质化竞争的企业,只要各成员单位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有意愿结成联盟,合力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战略和资源实现联盟共同利益及各成员利益,共同促进整个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就可以。
hina IP:刚才您提到在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成员中还包括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周砚:在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中配置有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也是北京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已在16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中引入了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等10余家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之前我们提出了知识产权联盟发展遵循“市场引导,企业主导,政府指导,专业辅导”的原则,除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以及知识产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之外,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专业辅导,这里的专业辅导就是我们最早提出的在联盟成员中引入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并将其作为联盟秘书单位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做法,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的智力资源和专业化服务的优势,根据各联盟成员的实际需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和高水准的法律咨询、专业辅导和战略服务,对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给予最具价值的专业力量支持,与此同时,也引导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更新服务理念、拓宽发展视野,将知识产权联盟作为其发挥专业优势、展现专业技能、提升战略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拓展高端服务空间的平台,创造出更多服务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的机遇。
hina IP:我注意到,北京的一些知识产权联盟开展了关键技术联合创新和专利风险防范等工作,这与国外专利联盟的做法有些不同,您能就此进行简要的说明吗?
周砚:我们在推动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注重了知识产权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已有的做法。国外传统意义上的专利联盟源自英文Patent Pool,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利权人相互间就其持有的一个或多个专利向他方或共同向第三方许可所达成的协议。基于这种共同达成的协议,各专利权人就形成了一种联盟组织,联盟组织的形式可以是组建独立的管理和运营专利的实体,也可以是委托一方管理和运营其专利。因此,国外的一些专利联盟更多地注重专利的后端运用,如技术标准和专利池的构建,进行专利许可或发起专利诉讼等,用以收取更多的专利费,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我们在探索和顶层设计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着眼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注重推动全产业链上的知识产权战略的联合运作,着力于将知识产权融入产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全过程,注重联盟工作关口前移,例如指导联盟在产业创新发展中专利等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规避、世界前沿技术专利跟踪等前端加强工作联合。我们提出了知识产权“联合创研,协同保护,对接运用,合力对外”的联盟工作思路,即在创新和专利等知识产权创造前端加强联合攻关,进行专利等知识产权联合创研,中间过程中进行多成员的知识产权协同布局,形成防护严密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攻防体系,形成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联盟成员之间的交叉许可或其他形式实现对接运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与企业成员之间的专利对接利用,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共同应对外来知识产权风险和争端的合力,从而实现知识产权联盟工作关口前移,引导形成在全产业链上全程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运作的联盟发展格局,将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打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承载体,这就与国外的专利联盟有着很大的不同。
hina IP:您刚才已经讲了一些北京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我想请您再集中介绍一下北京推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周砚:我们在推动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注重在全球竞争格局的视野下和支撑产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进行思考和机制构建,提出了相应的联盟建设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以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引,以提升首都重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的,凝聚全产业链上的知识产权创造、智力服务、战略运用等主体力量,强化创新驱动与市场运营中知识产权战略全过程运用的工作联合,形成专利等知识产权创造力聚集、知识产权组合布局、知识产权资产协同运营、集体应对知识产权争端的工作合力,科学运用产、学、研、用对接合作新模式,灵活机动地运用知识产权攻防策略,为首都重点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资源和战略支撑,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战略主动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联盟集体利益和产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
hina IP:据我了解,北京在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您能就此做一下情况介绍吗?
周砚:正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们在指导推动北京知识产权联盟构建方面投入了很大力量、花费了很多精力,也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对知识产权联盟做了具体的归类与设定,以利于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分层建设和分段推动,由此为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奠定工作基础。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探索和尝试构建基于不同重点工作方向的知识产权联盟。主要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归类设定为以下几种类别,即致力于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联合创新型”知识产权联盟;专利与技术标准融合的“标准共建型”知识产权联盟;共同防御竞争对手攻击的“共同防御型”知识产权联盟;进行产业链上下游专利组合布局的“协同布局型”知识产权联盟;着力于专利池构建与运行的“专利池构建型”知识产权联盟;合力应对涉外知识产权争端的“应对争端型”知识产权联盟;注重专利收购与运营实体建设的“运营实体型”知识产权联盟等。
“联合创新型”知识产权联盟是指关联度较高的企业等主体,对于影响和制约其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智力资源整合和研发力量投入上达成一致,进行紧密型协作,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形成“产、学、研、用”创新前端对接组合的联合创新机制,合力打造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和与之相匹配的“权属清晰”的知识产权保护链,以此支撑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而组建的知识产权联合体。“标准共建型”知识产权联盟是指利益关联企业等主体联合制定和推行涉及产业核心产品的技术标准,并将相应的必要专利纳入技术标准,形成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有效衔接和捆绑运用,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最大化,由此而组建的知识产权合体。“共同防御型”知识产权联盟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为确保在国际市场拓展中更加安全,采取主动性的自有专利联合布防、防御性的专利联合收购、竞争对手专利防线突破前置准备等措施,以共同应对海外专利侵权诉讼和支付高额专利费的困扰,由此而组建的知识产权联合体。“协同布局型”知识产权联盟是指利益关联企业等主体基于共同利益,沿着产业链上下游,联合进行专利多类别、多地域、多时段、多层级、多用途的组合布局,巩固全球市场地位的较为完备专利保护体系,在专利数量、质量、整体合理布局等方面形成整体比较优势或局部比较优势,以此增强利益关联企业国际市场份额的稳定性,由此而组建的知识产权合体。“专利池构建型”知识产权联盟是指利益关联企业等主体,为了共同利益将自己的专利放在一起,构建成专利池,并以贡献率享有专利池有效运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由此而组建的知识产权合体。应对争端型”知识产权联盟是指各被诉企业在集中遭到竞争对手的专利侵权诉讼或其他专利争端的特定情况下,为了改变应对专利争端时势单力薄、孤立无援、经验不足的不利状况,建立共同应对涉外专利侵权诉讼等争端的联动机制,形成一致对外的工作合力,联合应对专利侵权诉讼等知识产权争端,由此而组建的知识产权合体。“运营实体型”知识产权联盟是指各企业为实现各自专利的经济价值,联合建立一个专利收购与运营实体,搭建以其为中心的专利商业化运营平台,形成专利资产运营的联盟合作机制,通过注入各自的自有专利和购买他人专利等方式,进行有价值专利资源的集聚,通过二次专利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价值增益,并通过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专利股权化等运营方式获得经济收益,由此而形成的知识产权联合体。
例如,北京食品安全检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就是“联合创新型”知识产权联盟的代表。该联盟涵盖了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知名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盟的12个成员间通过项目合作、关键技术联合公关等方式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目前已联合申请并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等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其联合创新所产生的专利有望在联盟内直接转化。
北京智能终端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则是“应对争端型”知识产权联盟的典型,其多家成员企业在遭遇国外企业专利侵权诉讼情况下,以联盟为依托,委托秘书单位针对国外企业专利许可包进行专利分析,并通过提起无效申请等方式积极应对。通过深入比对,成功无效4项涉诉专利,为联盟成员免除9000万元诉讼赔偿请求,避免了损失。
北京新型抗生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专利池构建型”知识产权联盟的经典之作,该联盟以新一代抗生素基础专利为核心,围绕药物制备、应用领域和方法等在全世界120多个主要国家、地区进行了专利组合布局,在我们的指导和支持下,于今年4月构建了首个新一代抗生素专利池,入池专利(含申请)150余件,并初步实现融资2亿元。
北京射频识别技术知识产权联盟则是“标准共建型”知识产权联盟的代表。该联盟组织推动联盟成员北京慧网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等积极参与商务部《商品用电子标签应用规范》标准起草与制定,并将联盟成员的专利与标准进行了有机结合,该标准作为商务部行业标准已于2014年正式颁布。
北京音视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联盟内进行专利交叉许可的典型。其成员中科院计算所向联盟企业新奥特公司授予虚拟演播室专利技术许可,并为支持华旗资讯公司在全景相机、3D数码相框等方面提供专利技术支持。此外,华旗资讯公司和中星微公司在MP5技术上进行有偿的专利交叉许可,并将音视频接口专利技术许可给中国台湾代理商,收取了专利使用费,实现了专利价值。
截至目前,北京的16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聚集了以大唐电信、中粮集团、京东方、北汽福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联盟企业成员总数超过140家,联盟还加入知名高等院校9所、科研机构6家,这些成员单位在各自联盟的运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hina IP:您能介绍一下北京知识产权联盟设置的实质性工作内容吗?
周砚:在知识产权联盟实体工作内容的设置方面,我们着力在促进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位和全球竞争的视野下的纵深思考,注重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突出工作内容的实质化和实效性。我们主要是按照基础性工作与专项性工作相结合、根据联盟成员的实际需求的基本思路进行联盟工作内容设置的,核心突出一个“实”字和一个“深”字,以此来引导各联盟深度开展有价值知识产权实体工作,使联盟成员从中受益。在预前研究设置的工作内容中,既包括建立工作机制、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建设、强化专业培训等基础性工作,也包括市场分布态势综合分析、技术研发走势和产业发展阶段评判、创新发展风险规避、全球市场专利协同布局向导、专利池构建与共享机制运行、专利与技术标准有效衔接、海外参展知识产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制定、产业全球专利布局动态报告发布、联盟专利资产国际化协同运作、联盟知识产权资源支撑产业升级发展、重大知识产权事项会商机制运行等专项性工作,从而引导各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逐步实现由虚转实、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弱变强,使其沿着科学化、持续化、协同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健康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北京重点产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承载体。
hina IP: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实效?
周砚:除了我上面提到的各类型知识产权联盟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实质成效之外,各知识产权联盟成员单位在最直观的专利数量增长上也有较好表现。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一年,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中各企业成员(不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申请发明专利的数量就超过8000件,较2013年增长30%;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为2800件,较2013年增长近60%。由此可见,北京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引导、带动成员单位增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首都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了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然,北京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与发展还参次不齐,与产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运行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深度,许多潜力需要我们继续挖掘,但是我们相信,在联盟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具有北京特色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一定会成为首都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承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