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罗兰教授,有天赋的10%

2015-05-30郭娇

大学生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黑奴罗兰哈佛

郭娇

13岁,他伪造出生证明在麦当劳找到一份工作,常常从收银机里拿钱。不满18岁(美国的法定获得驾照年龄)他就开着一辆1984年的老爷车,在后备箱里装着假名牌包到处兜售。他随身带一把手枪,有天晚上在加油站差点毙了一个白人。他回忆说:“我不在乎自己是死是活。我觉得我其实早该死了,而不是活着,更不可能进哈佛。”

他不仅进了哈佛,还成为哈佛历史上获得终身教职最年轻的一名黑人教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Roland Fryer Jr.,即小罗兰?弗赖尔教授。记住在网上搜他的经历时一定要加“jr(小)”,否则就会搜出醉鬼/赌徒/强奸犯,而这个有着种种不良纪录的老罗兰?弗赖尔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两年半拿下本科

小罗兰教授的成长经历拍成电影,堪比美国版的《贫民窟百万富翁》(Millionaire Slumdog)。很小时他的妈妈就离家出走,爸爸坐牢,他由奶奶抚养长大。跟其他黑人小孩一样,他干尽了种种街头小黑帮的破事儿。跟小罗兰来往密切的亲人,不是在坐牢就是死于非命。翻看小罗兰的相册,他的童年几乎空白,除了一张参加橄榄球比赛的照片和一张高中毕业照。

庆幸的是,他跟奶奶的感情很好,而奶奶是一名教师,善于管教学生。他常说,世界上只要有一个真正爱你、关心你的人,总感觉会有一双手扶住你,不让你偏离轨道或坠入深渊。他在后来的公开演讲中,经常提到奶奶。比如,帮问题学生改头换面的学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吗?他说这就像奶奶烤蛋糕的秘方(secret recipe),每次被问到秘方,奶奶就会说:“放一把糖”。他很困惑“一把”到底是多少。奶奶再烤蛋糕时,他就在厨房里陪着,每放一次原料,他就拿量杯测量,得到了一份可以复制的蛋糕配方。他用生活中跟奶奶互动的例子说明自己在美国中小学里进行的经济学实证研究。

15岁,他被警察当成毒品贩子,被枪指着鼻子,又脸朝下趴在地上搜身。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进监狱了怎么有脸再见奶奶?”。好不容易被警察放走,当天晚上他接到几个黑人小伙伴的电话,说开车来载他一起入室盗窃。由于白天的经历,他断然拒绝了。结果这些小伙伴失手被捕,都被关进了监狱。一天之中两次与坐牢擦肩而过,他猛然醒悟:该决定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不再胡闹,靠在足球和篮球上的出色表现拿着奖学金进了德州大学。18岁他第一次认真学习,意外发现自己其实很有天赋。当他把这个发现跟父亲分享时,却换来一句冷冷的回应:“我不关心你读多少书或挣多少钱,你永远都是黑鬼!”

小罗兰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天赋,他只用两年半就拿到学士学位,还打工给父亲付保释费。接着他去宾州州立大学读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读研期间他遇到了不少良师益友,而他的“套瓷”方法直截了当。每次有大牛教授的讲座,他感兴趣的话就会主动介绍自己,并要求合作。虽然教授们都会纳闷这个毛头小子是谁,想跟他们合作的人多着呢,但是聊完后教授们往往都会给他机会,诺贝尔奖得主James Heckman,干脆把小罗兰招到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结果小罗兰只用了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士,并在毕业时很快拿到一堆工作邀请,哈佛也在其中。

“你简直在开一个工厂”

刻苦工作,异想天开,从经济学视角剖析有争议的种族问题,这三点是小罗兰教授的成功秘诀。

哈佛给小罗兰开出的条件是大学特聘年轻学者,三年不用教课。更何况当时哈佛有一个全美国最强的跨学科非裔美国人研究中心,中心以哈佛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博士W.E.B.Du Bois命名。W.E.B.Du Bois有一个理念“有天赋的10%(talented tenth)”,意思是受过良好教育的10%黑人,成为其他黑人的榜样与灵感来源。小罗兰的抱负恰恰就是成为W.E.B.Du Bois这样的一代宗师。来哈佛后,他有三间办公室,一个在经济系,一个在特聘学者的办公楼,一个在离哈佛校园很近的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他带着7个学生助研,同时跟哈佛各院系的教授合作多个课题,以致其他教授打趣他,说:“你简直在开一个工厂。”他的刻苦工作在哈佛出了名,有一段时间他发现办公室的楼前停放了一辆银色的捷达车,早上他去上班时车就在那里,晚上回家时车还没离开。这让他闷闷不乐,觉得居然有人比他的工作时间还长。最终真相被揭晓:车主根本没上班,休假去了。

除了刻苦,小罗兰的成功秘诀还包括“异想天开”。他跟哈佛的另外两位教授合作研究黑人为什么更容易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研究假设黑人对盐分的摄入更为敏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小罗兰无意中看到杂志上的一幅插画,貌似贩卖黑奴时期黑奴贩子会舔一下黑奴的脸。这让他联想到,在黑奴被从非洲运到美洲的长途航行中,由于缺水或其他恶劣条件,15%的黑奴会死在途中。幸存者可能更善于保存水分、盐分等。“舔脸”能帮奴隶贩子辨别哪些黑奴具有这种特征,从而有更高的存活率。小罗兰这个大胆的联想惊呆了合作者,他们觉得太疯狂了,但后来的数据分析支持了这个“疯狂”的想法。

小罗兰的身份也让他在研究带争议性的问题时,不会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当年哈佛校长Summers因发言女性与男性在智力上的差异而被迫下台,因为他不是女人,这样讲就有性别歧视的嫌疑。而小罗兰是黑人,可以“自黑”。他曾做过一个关于“装白人(acting white)”的研究,假设学习成绩好的黑人会被同伴看成“像白人,不像我们”而受到压力。数据表明,绩点在3.5以上的黑人,成绩越好,越少交黑人朋友。他发现这种趋势在拉美人中间同样存在。这种同伴压力对黑人和拉美人的学习及其他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而对崇尚“学霸”的亚洲人和犹太人文化则会产生正面影响。

他今年才37岁

在网上搜索小罗兰,会发现他的确是拿奖及被主流媒体报道的“专业户”,2009年他入选《时代》周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2011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15年获得颁给40岁以下美国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是的,他今年才37岁。

在这些光环下,他自我定位还是一名经济学家。数学模型与数据分析才是他的最爱,用这些经济学工具研究与黑人有关的种族问题是他最擅长的。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让像他一样的“有天赋的10%”黑人青少年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为了这个使命,他在哈佛成立了“教育创新实验室(Education Innovation Lab)”,并在美国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性与应用性并重的研究。小罗兰就是小罗兰,他跟教育相关的研究也充满了争议,为了激励中小学生学习,他的奖励方式多种多样,开始免费游乐园,后来直接给现金,帮学生开设个人账户,按读一本书2美金、一次考试有进步25美金等标准奖励。这个奇葩项目在5大城市进行,花费1000万美金,数据结果让人吃惊——奖励读书的学生有进步;奖励考试及格的学生却没什么变化。

小罗兰没受这个结果的打击,他进一步深入学校,找学生访谈,发现了问题:学生对“考试及格能得到奖励”这件事儿非常兴奋,却不知道该如何转化成行动。反而是“读完一本书”这样的任务更具有操作性,更容易完成。接下来,小罗兰的研究集中于找出有效、有操作性的教学或学习行为。目前他总结了三大法宝:延长学习时间,从每年的1200个小时提高至1500个小时;组织小班辅导,增加全职辅导老师;提高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有严格要求并相信他们能够改变人生。在他的研究里,实施了这三大法宝的学校,通常在三四年间学生的数学成绩会有明显进步;阅读也有起色;考入大学的学生比例也有明显的提高。

这就是小罗兰教授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多年后他找到了失联多年的母亲和出狱的父亲,意外发现自己的基因不错:外婆曾就读朱利亚音乐学院,父亲在赌博与酗酒上瘾前是一位数学老师。这些发现让他更坚信自己做的研究有意义:小罗兰不是特例,他的成功可以发生在其他“有天赋的10%”的青少年身上,不仅仅限于黑人,也不仅仅限于美国人。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黑奴罗兰哈佛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回头一笑
致罗曼·罗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歧视观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之黑奴形象的分析
谈非洲黑奴贸易中非洲角色定位
《罗兰·巴尔特自述》:“反自传”的自写实践
罗兰·希尔与邮票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