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2015-05-30于兆文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金岳霖古建梁思成

于兆文

林徽因的卓尔不群,不单是外表的清秀绮丽,更多的是才识、智慧和风度融于一身的结果。她的身上,最引人注目、最让人争议的还是有关她的爱情故事。因为她的出现,让当时中国的三个“超男”的人生命运从此改写。

徐志摩,一代“诗魔”,风流倜傥,名冠宇内,他的诗和他的人一样,给人别样的清新,别样的洒脱。《猛虎集序》中徐志摩坦言,“此前的他与诗完全没有相干”。1920年的伦敦,一个酒一样浓烈的月光之夜,25岁的徐志摩与17岁的林徽因邂逅在海德公园。在风姿绰约的林徽因谜一样的眼睛里,“一份深刻的忧郁”打开了徐志摩的心门,从此占定了他的心扉,潜化了他诗人的气质。“一阵奇异的风”,照着了“奇异的月色”,徐志摩从此“倾向于分行的抒写”,像炽热的火焰一样,迷恋上诗歌,也迷恋上林徽因。因为林徽因,徐志摩闪电般的与原配张幼仪离婚,这在彼时孔孟之道浸润的中国,无疑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异事。

林徽因改变了徐志摩,徐志摩也改变了林徽因。无论两个人的情诗往来,还是碧海青天的倾心相诉,文学的路途上,徐志摩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引路人,一位纯粹的导师。林徽因的文学细胞一半来自家教传承,另一半来自徐志摩的点化陶冶。文学让她的心灵变得丰盈起来,从此她的人生无比精彩和亮丽,恰如红枫满地,月华漫天。

1924年,印度的一代诗哲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三人的合影见诸京都各大报章:“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诗翁的衣袂飘飘,林徽因的纯情美貌,徐志摩的风度翩翩,三人相映生辉,一时成为京城美谈。在无数人的期待、祝福声中,两个人最终却没有走到一起。林徽因隐隐觉得与徐志摩镜花水月式的爱情,少了理智的自制及对他人的体恤,除了真情与激情以外,什么都给不了她。于是很理性地把握着与他的距离和分寸,让自己永远理想地存活在诗人的梦里。在担任司法总长的父亲林长民与财政总长梁启超这两位政坛显贵的媒妁下,林徽因与梁思成门当户对地走到了一起。泰戈尔的访华之旅结束,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也画上了句号。

如果说与徐志摩的分手,是林徽因心头留下的一道深深的刻痕,那么徐志摩的死,便是刺痛她一生时时流血且无法结痂的伤口。1931年11月19日晚,林徽因在北京协和小礼堂为驻华使节讲演中国古代建筑,徐志摩与她约定参加,便由南京乘邮件飞机返北京,不幸在山东济南党家庄开山坠机身亡。如果没有这个约定,徐志摩是不会英年早逝的,在林徽因的心里,徐志摩是因她而死的。她在《悼志摩》中声泪俱下地写下了她永远的哀痛:“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这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作……”

对于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结合,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给予他们无限的溢美之词:“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俩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梁思成,一个学贯中西的建筑大师,他最初的灵感正是源于林徽因。“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融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欢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专业。”在林徽因的推动支持下,两人同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潜心习修美术和建筑。一对宛若璧人的恋人归国后,夫唱妇随,相濡以沫,成就了日后一个又一个中国古建保护及设计领域的神话。

梁思成之于林徽因,宛若寒夜里拥你入怀的衾衣,轻轻地覆于身上,让你周身温暖。譬如一例:孤芳自赏的林徽因喜好深夜作诗,常常女神般伫立院中,一炷焚香,一束幽兰,满院荷香里,长袂飘飘,吟诗作对。梁思成便花了一周时间,打磨、雕琢、铸模、翻砂,做成一面铜镜,供“林徽因自鉴之用”,并“铸喻其晶莹不珏也”。林徽因之于梁思成,犹如秋日里惊鸿一瞥时的那抹飘枫,艳美绝伦,缀美人生。出门时,林徽因为梁思成修正衣冠,归来时,林徽因为梁思成轻拂风尘,他要给自己的爱人永远的“体面周正”。就算颠沛流离的抗战逃亡岁月,病中的林徽因不擅家务,缝缝补补对她而言,“比写一整章关于宋、辽、金的建筑变迁的文章,或者描绘宋朝都城还要费劲得多”,但她包揽下养鸡喂鸭、挈女将子、缝补浆洗诸等琐事,她愿意让梁思成有更多的时间潜心研究。天作之合的二人,对于对方,他们都是最合适的伴侣,有人称之为“最高境界的爱情合伙人”,在半个世纪的时光里这对“爱情合伙人”相濡以沫,携手终老。

林徽因爱情故事的又一个主人公,当属一米八的金岳霖了。这位仁兄毕业于清华,后留学美英,又游学欧洲诸国,每天西装革履,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张申府说过:“如果中国有一个哲学界,那么金岳霖当是哲学界之第一人。”他与林徽因的相识,还是徐志摩的引荐。当敲开了林徽因的家门后,金岳霖始终是她们家聚会沙龙座上的常客。林徽因的人品才华和脱俗谈吐让金岳霖艳羡至极,最后索性搬了过来,前后院毗邻而居。林徽因和梁思成一有矛盾火花,金岳霖就被唤来做仲裁。金岳霖一直以兄长的身份对林徽因呵护有加,林徽因对他亦是敬爱钦佩,大有相见恨晚之觉。

也许日久生情的缘故,有一天,林徽因坦诚地对梁思成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内心的震颤可想而知,一夜无眠后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后来,金岳霖得悉情况后,作出了“纯爷们”的抉择:“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这位君子从此以超常的理智克制心中的那份爱慕,静默地走在林徽因的身后,终生未娶。多年以后,老人弥留之际,当有人问及他和林徽因的故事时,他一字一顿:“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可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说自己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说完,他就永远地闭眼沉默了。

当时的北京,品茗坐论天下事的文化沙龙很多,闻一多的西单辟才胡同沙龙,朱光潜、梁宗岱的慈慧殿3号“读诗会”沙龙,胡适家、凌叔华家的沙龙也很热闹,中央公园西南隅的“来今雨轩”也是文人们雅聚的茶座,但最有人气的还是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内的林徽因的“太太客厅”。“太太客厅”的座上宾大都是像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朱光潜、胡适、萧乾这样的文坛巨子、社会名流,这个客厅的主角是林徽因,在诸多名流雅士面前,她尽情展示自己的机智与才华,在众人钦羡的目光里,尽显芳华气度。

“太太客厅”有梁思成海洋般的胸怀包容、娇纵着,林徽因的心智、气度、艺术的因子得以迅速涵养生长。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就在这“太太客厅”里,《你是人间四月天》、《吊玮德》、《深笑》、《八月的忧愁》等一大批诗作喷涌而出,这位从徐志摩“新月派”诗歌中走出的诗性的女子,犹如一朵“梦期待中的白莲”,风光无限地盛开在中国文坛。在这里,除了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挖掘诗性、寄托情怀的文学作品,还有无数次的激辩、争论,时时腾跃着睿智的火花,闪烁着明慧的光芒。而林徽因对于文学的感悟总让人觉得那么优雅从容,她是一个唯美的人,今天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她的观点,近乎字字珠玑:

“艺术不仅要从生活得到灵性,得到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得到灵魂的骚动或平静,而且能在艺术的线条和色彩上形成它自身。艺术本身的完美在它的内部,而不在外部。”

“道义的一些格言,真理的一些教训都不可被介绍到诗里,因为它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服务于作品的一般目的。但是,真正的诗人,要经常设法冲淡它们,使它们服从于诗的气氛和诗的真正要素——美。”

随着时光的推移,后来人读到她的名字,享誉过半的还有她建筑师的伟大素养。

1936年,林徽因以梁思成助手的身份,更以一名建筑师的身份,登上了天坛祈年殿屋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做一名建筑师,是她年轻时就有的梦想。在她的眼里,“建筑是一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所需的不只是奔放的创造力,更需严谨的测量、技术的平衡以及为他人设想的体恤和巧思,这能让她的聪慧、才干和天分都得以施展。”

在国外留学期间,林徽因追随梁思成游走于欧洲各国,对于西方古建筑的流派风格了然于胸。回国后,敦促丈夫踏上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文化苦旅。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蓟县独乐寺、正定隆兴寺、华塔、大同华严寺、善化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应县佛宫寺木塔、晋祠、山西五台山佛光寺、西安华觉巷清真寺……随着《平郊建筑杂录》、《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国建筑史》等一批宏著大作的问世,这场前所未有的抢救性发掘似的古建文化考察之旅,注定给中国古建史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二百多个县近三千处古建,留下了两人搀扶蹒跚的足迹,林徽因那疲惫中不失妩媚的面庞,孱弱中不失端秀的身影,给古刹名寺增添了一丝灿烂的亮色。她不怕山高路远,不惧战火纷飞,不顾病魔缠身,穿梭于一座座古桥、古堡、古寺、古楼、古塔之间,记录、绘图、照相、归档。抗战八年战火纷飞的颠沛流离,使她的肺病日益加重,在近乎苟延残喘的避难生活中,她多次拖家带口、翻山越岭,做着古建方面的寻访研究。梁思成不忍,林徽因反倒安慰他,豁达从容让人动容:“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乐此不疲的林徽因怀揣着“倔强的幽默感”,“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执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如她所说,“我认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1949年,林徽因站在古老的北京城墙上,心潮澎湃地迎来了绚烂无比的霞光。已经做过肾切除手术的林徽因,在九生一死的角力中,她终于成为胜利者。她贪婪地吮吸着这新生的空气和朝阳。

建国伊始,林徽因和梁思成便先后完成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任务,向新中国交出的这两份答卷,足以让他们名垂青史。而对于濒临灭绝的景泰蓝艺术的抢救,竟也出自于林徽因的手笔。正因为她的参与,北京的景泰蓝工艺得到了迅猛发展,由解放初的几个品种拓展到后来的上百个品种。

她一生致力于抢救古建文化,但她心中最难释怀的,还是古迹遍地的北京城。林徽因的“太太客厅”再次开张,茶会上,更多的是从外地调来北京的青年建筑学家,大家围坐在梁思成、林徽因身边,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北京城的规划问题,尤其是对于古城的改造。她心中的北京城分量太重了,几乎举目皆宝:“北平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无论哪一个巍巍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或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然而,1953年,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运动在北京城上演。儿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记录了母亲林徽因当时的境况:“五百年古城墙,包括那被多少诗人画家看作北京象征的角楼和城门,全被判了极刑。母亲几乎急疯了。她到处大声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声泪俱下的程度……”

林徽因彻底地倒下了。原本风华绝代、玲珑剔透的一代才女,竟被病魔和心魔销蚀得瘦骨嶙峋、形容枯槁。此刻,一丝风吹,都会让这根脆弱的草芥,飘飞风尘。在寒风凛冽的北京城拆风盛行的时刻,忧愤交加的她,在医院里拒绝进药,就在“北京最后一堵庞大的古城墙颓然倒塌之时”,她含恨离去了。

死讯传来,为爱守望一生的金岳霖号啕大哭。追悼会上,他久久凝望着林徽因的遗像,满脸的端庄平静里,金岳霖似乎还读出了她嘴角的那份浅笑: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林徽因诗作《笑》)

他奋笔疾书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字字含泪,声声泣血。安葬在八宝山的林徽因的墓体由梁思成亲手设计,墓身没有一字遗文,但所有的文字已然镂刻在祭者的心里。

责任编辑:刘高亮

美术插图:知 止

猜你喜欢

金岳霖古建梁思成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论金岳霖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理路
古建军
善的原意
古建抗震有绝招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
金岳霖的栽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