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在大学(一)各校有各校的法式

2015-05-30天启

大学生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校院系

天启

目前国内大学的通识教育正热烈开展,各个大学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切实有效的通识教育模式,其中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具典型意义。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运作方式、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实践得失等方面来纵观这几大高校通识教育开展的基本情况。第一期,我们先从总体上盘点一下各所大学在通识教育运作方式上的特点。

院系架构

从总体来看,各所大学从试点性质的实验班,到逐步推广的院系,再到全校范围内的普及,通过不同层次,从小到大地扩展着通识教育的受惠面,这也体现出通识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此外,高校还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或建立研究中心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或建立各种实体院系专注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这些都是高校通过努力探索的成果。

北京大学:2001年9月,北京大学成立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一方面,推进全校范围的本科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2007年9月6日,元培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院系正式成立。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分为两块:一是作为教改试点的“竺可桢学院”,二是将竺院模式在全校推广之后创建的“本科学院”。竺院模式在全校推广之后,竺可桢学院依然作为“荣誉学院”保留,对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

复旦大学:2005年9月,复旦学院成立,在复旦大学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复旦学院在体制上是一个准实体化单位,是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教学、研究和管理机构,集教学、管理与通识教育研究于一身,既是教学院系机构又是行政管理机构。2005年11月,复旦大学还成立了虚体机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其研究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培养方案、通识课程体系及学生管理体制等,以此为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中山大学:为保证学校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中山大学成立了三个部门: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和人文高等研究院。这三个部门职能不同,博雅学院的主要功能,是以单独学院的形式负责对四年制的通识教育(或称为“博雅教育”)进行探索,这属于小的实验班的性质。通识教育部负责全校的通识教育,它的一个主要职能是负责审核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人文高等研究院的作用,是沟通古典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人文社会与自然诸学科,并致力于与推动跨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研究。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来组织实施的。这种模式具有两个层次:一是独立招收人文科学实验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开展通识教育;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这是扩大通识教育受惠面、营造学校整体人文氛围的重要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并拨出专款,在全校范围内推行通识教育。通过多年实践,上海交大已经形成人文、社科、工程和数理四大门类15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并逐步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针对目前国内通识教育遭遇的小班的纯粹通识教育容易成功,但扩展至全校范围的准通识教育较少成功的困境,上海交大通识教育特色在于其数量庞大的课程体系设计与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三个层面上逐步展开的:第一是于2010年春天开始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新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共同筹建的知行文科实验班,作为先行者,负责整个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并将成功经验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第二是2012年秋季学期起整个文科共建的科学实验班和知行书院,旨在通过书院制这种全新的模式营造博雅教育的氛围,协助并促进学校同时教育的开展;第三个层面是理工科院系的通识教育探索,实际上也是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尖子班”而存在,而是旨在探索一种不同于中国现有本科生教育模式的新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它的目标不是使同学们可以在四年本科学习后马上走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而是希望为进一步接受教育打好基础。学生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入学不分专业,在低年级学习通识课程和宽口径基础课程,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每年,浙大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学生除了由专业学院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竺可桢学院另外颁发“荣誉学院证”。自2008年起,浙江大学在全校推广竺院模式,创建本科生院,打破按照专业学院招生培养的传统模式,开始按照大类(理、工、农、医、人文、社科六大类)招生和培养学生。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追求的并不是学生能掌握某一门或某几门专业之外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希望通过通识教育的普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2006年,复旦在全国率先实施本科自主招生录取改革,不分专业自主选拔录取学生300名,以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与人才选拔过程的对接。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每年的入学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都会附带收到一份关于博雅学院的介绍。在这些新生入学报到后不久,有志于进入博雅学院学习的新生,就可以写申请参加博雅学院组织的二次遴选。因此,博雅学院的学生是从全校所有科系(包括理工科)的入学新生中,通过学生自由申请并进行二次遴选的方式招募的,每年大概30名。这些学生经过写完对博雅教育认识的申请以后,进入博雅学院进行四年制的通识教育培养。

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基本培养理念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2015年,人文科学实验班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学生。社会科学实验班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和国际政治三个方向,相对于人文科学实验班,在通识教育强度与幅度上有所弱化,更加重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和研究技能的培养。它同样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全校通识课则是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所有学生都可自由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由于学校的通识教育面向全校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通过“选修课化”方式开展,因此不存在招生一说,所有学生都是目标教育对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北航知行文科实验班每年从大一文科新生中遴选30人,尝试全新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经过知行文科实验班一年的实验,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四个院系在高考招生时,统一以“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名义招生,入校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通识教育”之旅,然后学生再选择进入各个专业院系和知行文科实验班。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文科仍然统一以“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名义招生,但所有新生入校后将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和交叉学科大类平台课教育,一年后再分专业,进入到专业院系和知行文科实验班学习。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没有自己的教师团队,在课程和学生培养方面,从各院系聘请资深教授作为导师,通过讲座、座谈等活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对学生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科研活动等方向进行指导。但元培学院有专门的教务人员负责与各专业学院的协调工作,以及日常的学生培养工作。元培模式之所以在北京大学可行,是依托于北京大学强大的师资、学术资源和完备的专业学科建制。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没有自己的师资,仅有教务负责学生管理和教学的组织协调工作。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竺可桢学院都完全依赖于学校的安排、浙江大学现有的师资和课程建设情况。本科生院则由学工、教务、招生、思想教育等部门合并组成,负责本科生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以及通识课程建设等。

复旦大学:为了安排和统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协调学院与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事宜,便于学院对大一新生的管理,复旦学院设有单独行政人员编制,但复旦学院也没有独立的教师编制,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的开展全是依托复旦大学各个专业院系的教师。目前学院下设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导师工作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四个行政机构以及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四个教学机构,实行书院式的教学模式。2012年起又新设希德书院。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同样没有独立的教师编制,师资力量不稳定。通识教育部则由相关的学院院长、职能部门的各负责人和各学科的专家组成,由校长亲任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甘阳教授担任通识教育的总监。人文高等研究院已有七八位在编的研究人员,负责为博雅学院和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提供、储备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没有为两个科学实验班的同学设立单独的教师编制,但由于清华大学名师云集,实力强大,相对于兄弟院校的同样专业而言,由于每年分流进入各学科学习的人数很少,因而,各系的师生比例很高,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程度和与教师的交流机会都很多。

上海交通大学:在师资上实行“逆向选择”,即通过对通识课的质量评估决定授课的教师,不过依然缺乏有效激励,以保障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师都是各院系最优秀的,且对通识教育具有认同和奉献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师资的薄弱,知行文科实验班采取“讲课教授+助理教授”相结合的师资配备,讲课教授大部分是外请的知名教授,还有部分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己的知名教授。助理教授则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轻的副教授、讲师以及博士生担任。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是为了培养北航自己的文科师资,助理教授通过与讲课教授一起上课,不断地锻炼和提高自己,两三年之后,即可独立承担核心课程的讲授了。 此外,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还聘请了一些学者担任讲席教授,指导知行文科实验班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

猜你喜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校院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合伙教育,家校共育——在考试后全校家长会上的广播讲话
开会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酷虫学校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