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当代公共艺术的时代精神
2015-05-30彭媛媛
摘 要:本文主要对东西方当代公共艺术进行分析比较。主要谈论的是日本与西方公共艺术的异同,总结日本和西方在公共艺术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公共艺术目前发展,探讨中国该如何追随当代公共艺术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时代精神;比较研究
1 东西方公共艺术
(1)日本公共艺术。说到日本的公共艺术,不得不提到的是关根伸夫的作品。在1968年,在神户须磨离公园现代国际雕刻展上,他的作品《位相—大地》在地上挖了一个圆坑,在圆坑的附近,他将挖出来的泥土混合水泥,做了一个圆坑大小的圆柱,使他与洞的形状形成对比。这个作品成为日本当代公共艺术史上的纪念碑。关根伸夫是“物派”公共艺术风格的代表。他认为:“我们将充满材料感与物质感的‘物质揭示出来。”关根伸夫的作品将物质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恰当以及在艺术作品中不同材质的搭配,正如他的户外雕塑《空相》,在一个不锈钢板的长方体上放一个自然形态的岩石。不锈钢是人工制作的东西,而石头是天然的材料,所以关根伸夫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融。关根伸夫的后期作品就比以前做得更为成熟了。例如,《水的神殿》,这个作品非常的有重量感。这个作品有悠久的历史感,粗犷的天然石材材料让所处的光彩变得宁静而有力量,仿佛静到只有水声,其他的声音都听不到。这体现了日本的公共艺术所追寻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日本的艺术家对细节处理得完美。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对日本大加赞赏,他认为“日本人在模仿自然方面确实胜人一筹”。
(2)西方公共艺术。近年来,公共艺术比较火热的是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大黄鸭”。“大黄鸭”的走红是有一定原因在的,虽然它的外表简单,一个萌的卡通形象让人们能感受到轻松、快乐。霍夫曼说:“向公众传递信息时,我希望是正面的、积极的、友好的和快乐的。”其实“大黄鸭”是一种符号,就像波普艺术将玛丽莲·梦露作为代表符号一般。霍夫曼的“大黄鸭”的这种放大的艺术创作形式还有对置放公共空间与材料选用的考虑,都是一种创新。这种放大的艺术形式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公共艺术时代有杰出代表人物——克拉斯·奥登伯格。他的艺术风格大多是对日常品的运用,从公众中提取元素加以创作,走入人心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在奥登伯格的系列作品中,让人感受到艺术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件,而是走入人类生活之中。食物、卫生用具、衣服等被重新用另一种材料来表现,比如作品《软浴缸》,浴缸本身材质就是硬质的,然而被赋予了新的软质材料,显得弯曲柔软,能传递着一种拟人的感情。《三相插头》是奥登波跟从他的软体雕塑走向坚固形式的标志作品,采用了对比和叠加的艺术形式。在作品《公园水管》中,普通的水管被放大在公园草坪上,流畅的管道组织产生了艺术美感。这说明奥登伯格对他的作品的造型的要求有明确的原则,注意审美情趣的表达。
2 日本与西方公共艺术的异同
要说日本与西方公共艺术的比较,就一定存在着很多的异同。
首先要说的相同之处在于,日本由于较早地融入了西方艺术的思潮,在设计思想方面较为相似,喜欢从小物开始着手,改变物体材质,以美的感官来看待自己的艺术品。日本能够很快地接纳西方艺术,日本本身很容易接受各个国家的文化,并且把它融入自己的文化当中。
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因为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所以当代公共艺术为了表现自己国家城市当代的时代精神,所创造出来的公共艺术一定是独具个性的存在。其次由于西方国家的哲学思想扎根很深,善于理性思考,注重科学,而且西方的公共空间已经发展成熟,已经不太可能找到一个需要改造的空间。西方国家的公共空间已经呈饱和状态了,但是西方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振兴和再生。而日本早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究从整体出发,讲究意境,依山而建,依水而生,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特点,发挥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又接受了西方注重科学、理性的艺术风格,所以日本习惯于去突破传统,提倡一种“新”。东方文化有直观意象和写意的表达方式与西方传统艺术的写实、再现的表达形式大相径庭。
3 透析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1)目前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在我国,公共艺术这个概念也是近二十年才引入的,可以说是一个对我们来说比较新的一个名词。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各类型当代艺术形式出现浪潮。中国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很好的作品,首先需要提及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李刚,他将中国本土元素在雕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胡杨—大地》《胡杨—依恋》《岁月如歌》《天人合一》等。李刚是一位新疆本土的雕塑家,他对本土的理解是既注重表象,同时又注重内在的延伸性,用抽象表象本土,用“雅丹”的符号、“胡杨”的表象和“形体”的单纯性创造多元的本土意义。还有在上海繁华的静安寺广场,举行过一系列主题为“引力场——建筑艺术与公共文化的多场耦合”的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在广场中间有一个公共艺术品最为夺目——《韧山水》。艺术品是由竹钢杆构成流线性空间,两处弧形隆起、高低起伏,仿佛山体错落,给人以抽象山水的视觉感受,极富时代气息。
(2)未来发展应当追随时代公共精神。为什么中国发展公共艺术如此困难,然而日本、西方却发展的如鱼得水?我认为在日本刚开始发展公共艺术时,日本政府大力的财力物力的支持,还有国内外艺术家频繁交流,使得日本的公共艺术有机会发展得更好。日本公共艺术为了做成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让民众投入到公共艺术建设当中去,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域文脉,并充分利用好地域文脉所带来的资源。西方则是在艺术发展开端就将公共艺术融入了大众生活之中。
公共艺术的发展在于要实现公共性、艺术性、时代性、人文性,除此之外要倡导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思想,从而追随符合当代社会时代精神所需要的艺术形态。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当代雕塑家李刚,他也主张、宣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主张学习西方艺术。在东西方艺术的交融下,他体悟到了那种有缺陷的部分和更有亲和力的东西。
在如今,多元文化汇聚,我们需要融合新的视角,思考如何走向国际化。只有开放我们自己才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3]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何小青.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构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 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7] 孙振华,鲁虹.公共艺术在中国[M].香港: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2004.
[8] 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著名环境艺术家关根伸夫之访谈及随想[J]. 2000.
[9] 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
[10] 钟远波.公共艺术的概念形成与历史沿革[J].艺术视野,2009.
作者简介:彭媛媛(1993—),女,江西新余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