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料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15-05-30潘仙华张丽荣刘烽易封萍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香精香料青年教师

潘仙华 张丽荣 刘烽 易封萍

“香料分析”是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香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讲授香料分析的方法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将有机分析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技巧和实训技术,综合运用于日常研究和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的分析测试。培养学生掌握将个别孤立物质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样品分析的方法技巧中,从而较全面系统地认识香料分析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将香料分析方法应用到工业生产实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香料分析”课程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香料分析”课程组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课程带头人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该课程组师资队伍由4名在职教师和2名外聘教师组成,4名在职教师均为博士,其中2名教授和2名副教授,均具有较为系统、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与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2名外聘教师是行业高级工程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检测经验,并能熟练运用大型仪器解决行业企业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执教、精益求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每年的学生评教均在94分以上。

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一是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做好青年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课程组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各类大型仪器公司举办的培训班,熟悉和了解各类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与维护,使他们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邀请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给课程组的青年教师专业、做仪器操作示范,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严格日常教学管理,明确教师职责,落实各项教学制度。课程组一贯坚持各项制度,如,“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同行听评课制度”“作业全批全改制度”等。要求每一名教师上课前有教案、讲稿和相关教学课件等教学材料,全面、持续地把质量建设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认真落实导师制度,全面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针对课程组青年教师,从听课、批改作业、熟悉教学主要环节开始,详细制定了包括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组织三级试讲、熟悉教学大纲、详细解读教学授课计划、收集资料、撰写教学及学术论文、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等八项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四是从日常工作做起,注意个人知识的更新与充实。利用各类大型仪器公司进行技术宣传、函授面授的机会以及寒暑假的时间,课程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补充、增减教学内容,使课程组每一名教师都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获得知识的补充和完善。注意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为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 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香料分析”课已经具备一套规范的教学实施计划,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采用部分仪器器件辅助、仪器运行机理动画演示等手段并配合学生实验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除了正常的课堂讲授之外,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各种资源组织教学。

根据课程进度,利用课余时间,邀请资深仪器维修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日常香料香精检测所用的有关仪器进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从维护培训中联系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注重实验课教学,选择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除了课时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外,实验室积极进行开放实验教学。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备选内容,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查阅各类仪器应用的资料,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院的广泛开展,在“香料分析”课程教学中使用了仪器原理及部分操作过程的三维动画,在教学中普遍受到欢迎,大大优化了教学效果。

“香料分析”课程面向学院轻化工程(香料香精)专业所有学生,具有涉及仪器种类多、原理各不相同、知识面广等特点,每学年都有卓越班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师在备课时都会注意收集最新仪器发展特点资料,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香料分析”课程一直分为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理论讲授的同时,通过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仪器分析实验是衔接仪器基本原理、实际操作与维护的最佳途径,视为仪器分析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以实际的仪器操作为主的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科学研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仪器分析大型实验已经成为香料分析中不可缺少的独立环节,包含着仪器部件构造、操作技能技巧、思维方式方法、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实施分层次递进教学,使仪器分析大型教学体系更趋合理、科学,避免实验内容重复,从整体上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按照科学、先进、典型、多样和实用的要求,精选实用内容,加强学生的仪器分析实验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既掌握大型仪器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又具有实验综合能力。既具有实验操作能力,又具有实验教学能力。既能从事香料分析教学,又能进行仪器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既能适应香料香精分析的需要,又能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对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的要求,成为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四 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相应改进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研究香料香精如何通过现代大型分析仪器进行分离、鉴定与香气评价等有关理论和方法,它特有的分离、结构测定和气味分析等手段,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发挥非凡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武器。

本课程的重点是各类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构造特点与基本操作,谱图解析与实际应用特点。本课程的难点是如何有效利用各类现代仪器进行香料香精的分离、鉴定与评价。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和探索,改进的办法如下:(1)利用仪器模型、动画等手段直观讲解重要仪器的基本原理;举一反三讲解各类现代仪器的构造特点,加强课堂练习,将仪器的功能贯穿于教学始终;归纳总结各类现代仪器的特点,重点仪器的使用;深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各类现代仪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联系香料香精行业实际,讲解仪器的特点,尤其是重点仪器的独特功能;适时补充有关化学分析的知识,增加实际工作中常规化学分析的讲解。(3)通过实验课教学,让学生巩固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企业现场教学,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与今后工作实际的联系。

通过两年多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出了更多的基础扎实、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体现了本课程三方面的创新与特色,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今后从事的香料香精工作都离不开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增加了常见有机分析仪器的操作介绍,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与香料香精的研发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二是教学手段先进。本课程涉及到的重要的有机分析仪器,其运行机理及操作采用虚拟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自学。同时,本课程采用了课堂学习与企业现场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本课程共有4个学时的课程在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现场演示教学。三是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本课程也是一门与香料香精及化妆品行业与大型仪器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注意适当增加有关香料香精及化妆品行业最新仪器检测的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凤岐,王伟廉.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J].中国大学教育,2009(3).

[2]肖作兵,王怡,李群.立足专业特色,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4(1).

[3]肖作兵,易封萍,俞根发,等.“多元化”构建实践创新平台体系探索“零适应期”香料香精技术人才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11(1).

[4]董国文,肖作兵,王怡.基于市场需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 (26).

[5]易封萍,潘仙华,刘烽,张丽荣. “合成香料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香精香料青年教师
二流体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香精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香料之王
——香草传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天然香精比人造香精更健康?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2014年4—9月印度香料出口量增长12%,达到42.16万t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