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企业管理模式
2015-05-30王建南
王建南
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讳言的。实际上,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是植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下的并受企业内部因素的制约,所以无论多么先进的管理模式都有其“保鲜期”和“适用性”。
“管理模式”是目前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谈到管理模式,学者们常把企业作为研究管理模式的对象,有些学者把“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混为一谈,这点是不严谨的[1]。管理模式特点的形成是与环境分不开的,而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能够制约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是由企业家精神、企业物质基础、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构成四者构成,不同企业的内部环境不尽不同;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
西藏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文章主要从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入手,进行分析。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企业内部环境,而企业的外部环境则差别不大。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西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足,且以小微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数量偏少,并且仅有的一家大型企业为亏损企业,利税总额为负数。此外,西藏企业还面临着企业基本规章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完善、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2]。
外部环境
政治环境。西藏的稳定发展对于祖国的稳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和藏独分子一直对我国西藏地区虎视眈眈,不断地从政治、舆论等方面加强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支持力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动力。历来,党中央的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工作。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得“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为祖国稳定和西藏发展指明方向;2015年召开中央第六次西藏座谈会,会议认为:西藏工作关系国家工作大局,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工作时期内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法律环境。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行,这是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赋予了法律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第一章总则中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可以从实际出发,采取特殊、灵活措施,加快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第34条还规定:民族自治的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收的时候,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外,对于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减税或免税。例如:为了加快拉萨的经济发展,拉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与进驻的企业签订《入驻企业财政优惠协议书》(拉开财驻字[2012]59号),根据纳税贡献额返还一定比例的企业扶持资金。
自然环境。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接壤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拥有12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和4000千米边境线。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超过5000米以上的地区占西藏总面积的45%以上,很多高山终年积雪,高寒缺氧,不适宜人类活动。
西藏资源丰富[2]。西藏拥有极为宽阔的天然草场,而適宜放牧的草场只占到天然草场面积的66.7%。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这里的植物资源是指森林资源和草药材资源),林地覆盖面积达0.13亿公顷,约占西藏土地面积的10%。据统计,西藏地区仅高等植物就有6400多种,能入药的有1000多种。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石油资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矿远景。水体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河流和湖泊。除此之外,西藏的动物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和地热能资源也很丰富。
经济环境。201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20.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91.64亿元,第二产业336.84亿元(工业66.16亿元,建筑业270.68亿元),第三产业492.35亿元。较自治区成立之初,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2014年的全国各省(区、市)生产总值表中,排名前三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7792.2亿元、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5088.3亿元、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为59426.6亿元[3]。与排名导数第二位的青海省相比较(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301.1亿元),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为为青海省的40.02%,仅为广东省的1.36%。西藏解放相对较晚,由于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缩小与内地的差距,迫切需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作支撑。虽然西藏丰富的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受西藏地理环境特殊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客观实际影响,重工业等一些列行业不能在西藏发展。为了实现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他环境。教育环境:西藏在和平解放之前,就西藏广大农牧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西藏人口文盲、半文盲率高达95%以上。截止2014年,全区建有小学829所,在校生29.51万人;中等学校134所,在校生19.67万人;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3.49万人。全区累计脱贫人数达181.5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6%,人均受教育年限8.6年。应该说自治区和平解放以来,西藏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与全国的其它省份相比,还是存在差距,所以西藏企业面临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问题。②宗教环境:西藏的宗教环境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在宗教群众的观念里“不求今生,只求来世”的思想被普遍传承,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况,这就造成了群众想要改变自身经济条件的内在动力不大。
③援藏环境。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央累计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期间,共落实援藏资金260亿元,项目7651个,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达6000多名。2014年共完成援藏投资金额36亿,建设项目695个。
本文是通过对西藏企业所处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西藏企业管理模式的。了解影响西藏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外环境因素有助于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目前西藏企业面临西部大开发、援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大好机遇,期待西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结果。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