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产业经济思想管窥

2015-05-30蔡丽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梁启超农业思想

蔡丽丽

所谓产业经济思想,就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认识、观点和政策主张。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但是实质上在农牧业出现及国家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就已经开始出现具有现代产业经济学特征的思想。

一、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产业经济思想

1、李鸿章的产业经济思想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最早的领导者之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最初李鸿章还是一个“农本主义者”,李鸿章思想的转变是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那时起,李鸿章才开始认识到工业化和国家富强的关系。在意识到了工业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李鸿章开始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并且创办了一系列的洋务企业,也就是自李鸿章兴办企业起,我国的近代工商业体系被初步地建立了起来。在李鸿章时期,所兴办的民用企业都是“官督商办”的形式。

2、马建忠的产业经济思想

马建忠的理论也是建立在重商的基础之上的,马建忠的理论既对我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进行了否定,又使得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中国有了反对资本主义列强经济侵略的思想武器,虽然要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加以反对,但这并不代表着西方产业经济思想就没有可取之处,因此马建忠主张对于西方国家的富强之本仍需加以学习。马建忠的这一产业经济思想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梁启超的产业经济思想

梁启超对于西方经济学原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将西方经济学原理加以借鉴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正是由于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使得梁启超有了丰富的产业经济思想。在农业方面,梁启超所主张的是资本主义农业经营观,并且提出了在农村建立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除了对农业的重视之外,梁启超还提出了“以工立国”的主张,梁启超也对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商务的发达是建立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要想使得工业有所发展,又必须以农业为基础。虽然梁启超对于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这三个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的认识,梁启超则认为工业仍然是处于最重要的位置。除了对于工业、农业和商业的探索之外,梁启超对于中国的股份制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股份制公司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管理的落后。此外,梁启超还主张积极地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他也认识到了交通运输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主张积极地发展交通运输业。由此可见,梁启超的产业经济思想不仅仅是对于物质层面问题的关注,还对产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形式进行了考虑,他对企业的微观形态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且从产业内部组织形式及组织效率的发挥方面来探讨了产业发展问题。

4、 孙中山的产业经济思想

孙中山的成就除了掀起了我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之外,还有他的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中,尤其是关于“民生”问题的探讨,对近代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孙中山认识到农业依然是我国的基础,所以他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主张,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他认为首先就应该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而在关于民生问题的探讨中,孙中山则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实业,而且在发展实业的过程中,必须并重农、工、商、矿四个方面,不能对任何一个方面有所偏废。但是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应该重点发展铁路交通,使得我国的铁路交通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在铁路交通系统得以建立之后,再积极发展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等。孙中山对于生产力的开发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如果不能够被开发,那么这个国家将注定贫困,相反,若国家的生产力很好地被开发了出来,国家就会变得富强。孫中山这一产业经济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和环境的影响,最终没能得以全面的实施,但是孙中山的产业经济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5、国统区统治性的产业经济思想

在三十年代初的国统区,国民党为了对自己的统治进行巩固,除了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上的围剿之外,还加强了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国民党的统治性产业经济思想突出表现在其对于农产品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国民党于1933年5月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又于同年10月份成立了“全国经济委员会”,随后又设立了一系列的机构来对丝、棉、粮食等一系列重要的农产品的销售和生产进行统一的控制。同时,除了对于农产的统治政策之外,国民党政府还对农村小生产者和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加速了掠夺,垄断了农产品市场。在对农业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国民党政府又于1935年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经济改良运动,其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但是这一运动却始终没有得以开展。在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民党政府对于进出口贸易的控制又有所减弱,而且国民党政府还大量的举借外债。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性产业经济思想不适宜于当时中国的国情,并且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人民的苦难还更加深重。

6、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产业发展观

在根据地和解放区,革命领导人对于中国的产业有着清楚的认识,李大钊和毛泽东都深刻地认识到农业才是中国的根本,要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要对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毛泽东后来也提出了“中国革命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农民革命”的观点,更加说明了革命领导人对于农业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深刻认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产业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之上,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工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除了工农业之外,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导人在对外贸易方面也有着明确的思路,党中央明确地指出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建立起相应的海外贸易,而且海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中国近代产业经济思想的启示

1、 认清现实,制定合理科学的产业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经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产业经济思想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要想使得产业经济思想有所发展,我们就必须要认清现实,把握好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之上,由产业经济思想指导来制定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对我国当前阶段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如果产业经济思想违反了历史阶段的实际需要,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近代以来我国产业经济思想的发展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产业经济思想的发展要符合时代特征,产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更要满足时代的需求。

2、 产业经济思想要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

产业经济思想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任何的产业经济思想都必须要与当前的历史阶段相适应,只有适应历史阶段的产业经济思想才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否则对于产业发展只有阻碍作用。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第二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得产业经济思想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互协调,发挥其对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3、 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要想发展经济,首先应该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经济的发展始终是不规范的,并且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其工业化,就是因为有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保障,但是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工业发展却是盲目的摸索。封建政权没有被推翻,再加之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使得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有制度的保障,在制度的规范之下所进行的经济发展活动才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并且这些提供保障作用的制度也应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不能够一成不变,制度也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梁启超农业思想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思想与“剑”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