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西园遗址
2015-05-30刘媛
刘媛
摘 要:西园遗址是一处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氏族聚落遗址。它于1985年被首次发掘,并于1988年被二次发掘,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1355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遗址45座,窖穴161座,并发现青铜时代墓葬9座,各类标本800余件,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同时又与邻境地区相应时代的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先民同相邻地区间的密切往来。
关键词:考古;内蒙古包头市;新石器时代;西园遗址
西园遗址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氏族聚落遗址。遗址位于包头市东郊沙尔沁乡西园村西北大青山南坡的二级台地上。这里西去5公里是阿善新石器文化遗址。西园遗址所在的台地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园遗址总面积约两万多平方米,地势平坦,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一条水沟纵贯其间,自然环境非常宜于远古人类生存。该遗址是刘幻真先生在大青山西段考古调查时发现的,调查报告刊于《考古》1986年6期。1985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与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对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发掘报告刊于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古学集刊》。1988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简报刊于《考古》1990年4期。西园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1355平方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遗址45座、窖穴161座,另外还有属于青铜时代的墓葬9座(材料已另行发表),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其各类文物标本800多件。上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西园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约在1米左右,保存较好地段的地层叠压关系分属四个不同时期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其中第四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是主要收获。现主要介绍以下:
第一期文化遗存。西园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的遗迹都已经被后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所扰乱,仅保存零星的地层堆积,可以确认的一期文化的遗物都是陶器,而且都夹杂于后期文化的堆积中。这一期文化的陶器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大类。
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褐和灰褐陶产量少,夹砂陶胎质粗且疏松,多呈红褐色和黄褐色,泥质陶器均磨光素面,彩陶数量较多,其中以黑彩为主,红彩和褐彩数量少,纹样以宽带纹为主,另外还有勾叶纹和弧线纹等,夹砂陶以弦纹、绳纹为主,陶器均为手制,器形规整,部分器物口部有慢轮修整痕迹,器形有钵、罐、盆,典型器物有泥质红陶钵、夹砂红陶叠唇口弦纹罐。西园二期、三期遗存丰富,二期早晚两段房子差异不明显,主要有圆角方形和前宽后窄的圆角梯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布局规整,居住面及墙壁均抹白沙泥。门向南或西南,斜坡式门道,宽约50厘米,室内略靠门处设50厘米,深10厘米圆角方形坑灶,部分设有附灶。
西园三期房子形制主要有圆角方形,圆角梯形这一点延续二期形制,另外又增加圆形和凸字形两种形制,房间大体按东西方向成排分布,间距约5~10米,门向大多偏西南。三期晚段大多以前宽后窄长梯形房子为主,其形制和前期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不同处在于其进深明显大于间宽,说明其延续了二期前宽后窄的房子形制,也继承了设附灶和居住面、墙壁上抹白沙泥的习惯。二、三期灰坑差异不大以圆形、圆角方形、长方形多种类型,三期则以袋形灰坑为主,三期的窑穴出现在房子内设窑穴的现象。
二期的生产工具数量较少。石斧平面多呈三角梯形,横剖面呈扁圆形。两侧带缺口的长方形石刀发现较多,另外现有石磨盘。骨器发现针、针筒、簪制作精细。石环、陶环数量多,断面呈三角形。三期生产工具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细石器除三角形另外发现柳叶形。石斧平面近长方形,横剖面多作椭圆形和近方形,穿孔石刀数量增多。骨器有凿、锥、刀、针、针筒、播种器、簪制作精细种类增多,石环、陶环断面呈半圆形。
二期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其中褐陶最多,灰陶、红陶、橙黄陶次之,器形有弧腹钵、小口尖底瓶、直壁缸、敛口或直腹夹砂罐,夹砂罐多饰附加堆纹,通体饰绳纹,小口尖底瓶瓶底夹角近90°饰横篮纹,晚段彩陶数量减少,蓝纹增多以横向装饰为主。
三期陶器泥质以灰陶、灰褐陶、黑陶数量最多,红陶、褐陶数量减少,已不见彩陶,篮纹增多,以斜篮纹为主,折腹钵数量多。灰陶、灰褐陶胎表一致,黑陶、褐色陶往往胎灰表黑或胎红表褐,砂质陶器壁薄而匀称,胎多呈灰白色,表多呈灰褐色,夹砂陶以灰褐色居多,陶器均手制,大型为内条盘为主,小型的为捏制,有的口沿经过慢轮修整,纹饰主要为横向、斜向篮纹,有少量附加堆放、压印纹、方格纹、划纹,篮纹普遍应用于各种器物腹部、颈、肩、耳等处,手指压印的条状附加堆放纹见于瓮类颈部,坑点压印纹多见于瓮、壶颈部和折腹钵的腹部,器物种类有瓮、罐、盆、钵、瓶、壶、杯、器盖皆平底器。三期中还出土陶埙一件。
西园四期文化遗存陶片有泥质红陶、灰褐陶,夹砂红陶砂质红陶,纹饰有竖直线条状篮纹、绳纹、划纹、指切纹等,另外还有磨光者,器形有瓮和罐。
西园遗址发现的第一、二、三期文化遗存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第四期文化遗存在这一地区还是首次发现。这一遗存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河套地区原始文化序列的空白,也对于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与邻近其他同时期文化遗存的关系十分重要。
关于西园第一期文化。西园第一期文化遗存发现不多,所见陶器包含有仰韶文化的后岗类型、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文化特征,也与阿善遗址第一期文化的年代相同。
西园第二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其文化特征与阿善遗址第二期文化基本相同。根据阿善第二期早晚两段碳十四测定的数据,其年代分别为公元前3760年和公元前3415年。西园第二期文化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分布甚广,北起大青山,南到河曲,东至乌兰察布市。这一类文化遗存,自具明显的文化特征,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因而,可以确立为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已有学者命名它为“海生不浪文化”,因为这类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海生不浪遗址。西园第二期也与陕西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西王村类型有一些相似之处,反映出它与周邻地区文化产生过交流。
西园第三期文化。西园三期的文化面貌和特征,均显示它与阿善第三期文化以及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为一类型文化遗存。这一类型文化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不仅分布广泛,而且较密集,遗存已非常丰富。考古学界已经把这一类文化遗存命名为“阿善文化”。阿善文化的遗物分为早晚两个时段,西园遗址第三期文化亦与之相同。阿善文化三期早段碳十四测定的数据年代为公元前2875年,晚段的数据为公元前2755年。
西园第四期文化,西园四期文化发现的文化遗存不是很多,遗迹都被近现代农耕扰乱,主要遗存是发现于耕土之中的生活器类。这一期陶器的种类、造型特征和装饰纹样个性都很强,在这一地区尚属首见。这种类型的器物却与陕西关中地区龙山文化时代的客省庄文化有些近似。西园第四期文化的年代应与之相同,约为公元前2500年左右。
西园第二期文化与西园第三期文化是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原始文化。它们的文化内涵有许多共同性,两者之间的承袭关系非常明显。西园一期文化与西园二期文化和西园三期文化与西园四期文化都没有发现彼此之间有承袭关系,而且时代上也存在缺环,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做深入细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