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ABC成本法

2015-05-30陈喆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成本动因适用范围

陈喆

摘要:随着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ABC成本核算的方法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ABC成本法能够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绩效评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ABC成本法管理体系,为企业及时提供正确的决策。当然, ABC成本法所具备的成本高、条件要求苛刻的特点,也使其在推广中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关键词:ABC成本法;成本动因;成本管理体系;适用范围

一、ABC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一)产品品种较多,并非单一产品

在单一生产的企业中,间接费用分摊不是困难的问题,由于只有一种产品,有些间接费用可以直接归集,采用ABC成本法计算反而会增加工作量;但是在多种产品的生产企业中,产品的多样性会增加制造费用归集的难度,同时分配的制造费用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 ABC成本法克服了这一缺点,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二)产品成本中,间接费用占产品成本比例较大

间接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企业,一般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尽管会产生误差,但是由于比重较小,所以对产品成本影响不大,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反之,使用ABC成本法更接近实际情况,误差更小。ABC成本法将间接费用细化,将成本项目一一列举,按照产品品种分配,能达到“一一对应,物有所用”的效果。

二、ABC成本的计算方法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是将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用以及期间费用在法律规定下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集分配,这种方法比较笼统,不能直接反应生产消耗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现代制造业技术的革新,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大幅下降,这就需要成本核算的方法与之同步改进。

ABC成本法的计算主要有以下步骤:按作业归集成本,建立成本库;通过成本库分析,明确对产品增值起作用的成本库;确定成本动因,分配成本。其中关键是找到成本动因,主要关注是生产过程中作业流程,把重心由传统方法中费用分配的单一标准转为费用分配标准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如下简单举例(吸收成本法和ABC成本法对比)体现。

案例:甲公司共生产A、B两种产品,其耗用量分别如表1所示。

生產所用制造费用发生共计为877620元(其中机器调试费用306435元,机器维修费415105元,订货费用11680元,送货费用144400元),吸收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按机器工时分配。

方法1:吸收成本法

机器总工时=3,200×2+5,450×1=11,850(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877620÷11850=74.06(元/时)

A产品的制造费用=2×74.06=148.12(元)

B产品的制造费用(元)=1×74.06=74.06

A产品单件生产成本=117+6+1+148.12=271.12(元)

B产品单件生产成本=95+9+74.06=178.06(元)

方法2:ABC成本法

机器调试费用成本动因:306,435÷43=7,296.07

机器维修费用成本动因:415,105÷11,850=35.03

订货费用成本动因:11,680÷146=80

送货费用成本动因:144,400÷144=1002.78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可以看到两种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别,成本计算的结果不同有可能导致预算的结果形成天壤之别,对管理层的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ABC成本法推广的阻碍

(一)会计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ABC成本法于20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发展的历史较为短暂,会计人员受限于传统的方式,且缺乏相关人员的培训与讲解,使得ABC成本法难以顺利进入各个适合此种方法的企业。因此,企业应重视ABC成本法的运用,培训熟练掌握ABC成本法的人才。

(二)作业的识别和消耗

生产的工艺流程不同,作业划分的判定标准不一,这就要求企业做好成本的分类;对于不同的作业流程耗用也千差万别,所以费用的产生该对应哪项作业是各个企业成本计算的难点。因此,企业在成本控制阶段要将资源在作业成本池中找到成本因素,做好各项资源的消耗记录工作,保证后期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三)成本高

因为需要严格的记录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消耗,将成本项目分类,且每一类细分后再进行详细的记录,在这一方面须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定期培训员工,并对员工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是必不可少的;实时监控,最好与计算机等建立人机合作,使ABC成本法更加高效、便捷地为企业服务。的确,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较高的成本,但是如果ABC成本法能被企业灵活运用,花费的成本与带来的利益相比,这些成本就显得就九牛一毛了。

四、ABC成本法的成本管理体系

(一)严格控制超支现象

在调查的相当一部分企业中,存在“随手领料”的现象,只要填写领料单即可领到原料等,对于各车间的成本支出以计划成本为准,可调增2%左右,超支后不准支出或者需经严格审批过程才能领用。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前车间、人员对成本没有具体概念、不能最大化利用资源的状况。

(二)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财务部门、车间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也强化了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

(三)计算机技术实现成本监控

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大的功能对企业当期及往期的成本进行查询功能,方便快捷,随时都可以操作,改变了以往翻阅票据、查询账簿的模式,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不符合定额的单据录入后够不能被计算机接受等也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

五、ABC成本法的意义

(一)精确的成本计算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便捷

当今激烈的价格战中,成本的降低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机器设备的发展逐步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直接人工费用占生产成本比例逐渐下降,据统计,间接费用的比例现在可以达到70%,而人工费用所占比例仅为10%。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各个企业不得不重视成本的控制。通过ABC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计算所做出的决策往往大相径庭,而大量实践也证明,ABC成本法在成本计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升企业经营能力。

(二)有利于企业内部开展绩效评估

ABC成本法起源于美国,在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十分重视投资人的回报率,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估也就理所当然地重视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ABC成本法计算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方面的绩效评估。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使得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了解自身业务的完成情况,着手眼下,建立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使企业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的成本绝对不会是一经确定就永远不变的,成本的变动时有发生,每一次的成本变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将意味着各个部门协作配合较为稳定的模式被打破,再继续寻求下一个稳定的模式。ABC成本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企业找到下一个稳定的模式,为企业减少耗费,降低管理成本,使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其他事宜,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ABC成本法能提高成本计算的精确度,对成本动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它能服务于企业的价格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方法科学又严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企业应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自身发展提供便利。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猜你喜欢

成本动因适用范围
论犯罪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叉车定义及适用范围探讨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成本动因分析在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
天然气开采企业操作成本动因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WLQ矿山的运用研究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
级数的常规可和,Cesàro可和与Abel可和的几点讨论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