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路越宽
2015-05-30温建荣
温建荣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认定我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好像我的优势与生俱来。我不到一岁就学会了走路,一岁半就会说很长的句子。在别人家的孩子坐着还东倒西歪时,我已经能灵活地四处爬行;在别人家的孩子在爬行中跌跌撞撞时,我已能稳稳站立,没有一丝害怕的表情。
后来,妈妈对我说:“走路最重要的是勇气。既然站起来了,就不要怕跌倒,跌倒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爬起来,继续走,路面就会越走越宽。”
上学后,一本本新书在我面前打开,同时也打开了一个个新奇的世界。看到历史书上人类的一段原始生活,我不禁浮想联翩: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莽莽榛榛的丛林中,也许他们不满足于原有的攀爬生态,于是尝试着调整自身重心,尝试着站立行走,于是新的生活方式得以开启。
在自然界里,会行走的动物還有很多,谁能走得最远、走得最快也就意味着谁活得最精彩。那些善于行走的动物就在各自的行走中进入生命的大美之境。著名战地小说家孙犁先生说过:“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鹰击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而每次出行都要背上沉重外壳的蜗牛,它的一生也就注定了只能与潮湿的泥土、腐烂的枝叶、朝生暮死的蝼蚁为伴,生命中有许多辉煌它是无法感受的。
动物能走,那么花草树木也能行走吗?
生物老师告诉我们,通常一棵乔木,它在地面上能长多高,在地底下就能长多深。如果我们突然发现庭院中的一株白玉兰,或者路旁的一排侧柏长得更高了,枝叶长得更茂密了,我们应该想到这也是一种行走,它们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不断地接近我们的天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它的根,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中下探、生长……
不要说那些在黑暗的厚土中摸索的生命有多么勇敢,在屋檐瓦棱里,在水泥地面的夹缝中,在野外光滑的崖壁之间,甚至在没有人烟的戈壁荒漠上,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绿色的生命踪影。
我曾经被骆驼刺的精神深深震撼。骆驼刺是沙漠中一种低矮的地表植物,因为顽强的生命力量,被誉为沙漠勇士。别看它植株矮小,也许不及你腰高,但它的根系相当发达,一般长达二十余米,是地表上茎叶半径的二三十倍!就是这么一种渺小的植物,为了生命延续,为了赶在六月准时开出粉红色的小花,竟不惜一切代价向着地下至黑处行走,到离地面二十余米的地表深处吸取水分!
如果你刚从一场灾难中走来,忽然看见一张骆驼刺的图片,并瞬间读懂它的故事,我想你一定会感动得流泪,一定会振作起来,坚定你前行的步伐。
至今健在的百岁才女杨绛,人生中经历的风雨可谓多矣,“文革”时期被剃“阴阳头”,第二天立刻戴个假发,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似的,继续在人群中行走;已逝的当代作家史铁生,自从20岁双腿瘫痪之后,再也没有享受到行走的自由,但他以出色的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文坛的高度,成为一座文学的丰碑;上个世纪美国罹患聋、哑、瞎三种残疾的奇女子海伦·凯勒,身残志坚而自强不息,成为整个人类的精神标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被政府判处终身监禁,他在4.5平方米的牢房中坚持锻炼身体,在关押自己的岛屿上开辟菜园并种下900株植物……长达27年的牢狱之灾,也消灭不了他脸上的笑容,他实现了从阶下囚到国家总统的命运逆转!
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精神历程。作为一名学生,我愿用腿、用眼、用心不懈行走,我要在行走中体验艰辛困苦,在行走中感受战斗的豪情,在行走中大声唱歌给自己听,在行走中丰富生活的意义和打造不朽的生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