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的理论溯源与实践探索
2015-05-30尹娜
尹娜
摘 要:当“90后”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广大学生工作者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要求学生工作者深谙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的理论基础,掌握科学分类、精细指导的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以及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90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他们思维意识独立,理想追求现实,价值观念多元,知识能力广泛,行为举止个性。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陈旧、单一、粗放的教育方式岌岌可危,建立一种集创造性、发展型、个性化、精细化于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成为新的课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应运而生。
一、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的内涵解析
分类指导是我党一贯倡导的重要工作方法,要求从客观事物的本来状况出发,制定符合其发展规律和要求的工作方针,从而实现本来不平衡的事物在各自基础上都能有较快的发展。[1]分类指导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满足了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的要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是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专项工作的简称,具体是指按照学生学习、经济、心理、就业等情况的差异将学生分别归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实现工作的人本化、科学化、精细化。不难看出,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包含两个重要的内容。
一是分类,这是基础,要求学生工作者科学掌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准确研判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分类的合理性。
二是指导,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广泛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资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做好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的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一些需要辅导员付出更多精力的学生,即我们所谓的“重点”学生。他们虽然比例不大,却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和谐校园的构建,为此辅导员应将重心置于“重点”学生的分类、指导和帮扶上来,抓好主要矛盾,提升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的理论溯源
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理论根基,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性。[2]人的社会性表明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社会时期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为此,学生工作者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采用科学、新颖、有效的教育内容和途径满足社会具体的、历史的、客观的要求。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即是遵循历史规律、把握时代脉搏的产物。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将学生诉求、学校要求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同时也对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理性分析,实现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2.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即“坚持以人文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并将在教育事业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帮扶指导,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行动,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3.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其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重要教育方法,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普遍特征和一般规律,对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南宋朱熹在《论语》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从此孔子因材施教理论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因材施教中的“材”即为学生独具的特点,也就是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教育者要理性发现、承认、尊重这样的差异,并善于结合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方法,以求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汲取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精髓,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分析新情况、提出新命题、设计新思路、寻求新高度,在实际工作的实践探索中对其进行了继承、丰富和发展。
三、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具有丰富而深厚的理论积淀,同时也具有紧迫的现实背景。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全员育人、培训交流等方面下力气、做文章,在人才培养的漫漫征程上不断跋涉和攀登。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科学的组织架构和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学校—学院”的层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决策性的把关;学校党委学工部领导担任副组长,负责工作的策划、制度的拟定以及各项工作环节的统筹协调;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为小组成员,是该项工作在基层学院的负责人,做好工作具体开展的计划部署、研讨交流、督促检查等常项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还应在工作的开展、督查、考核、验收等方面建立制度文件,提供保障机制。
2.科学分类建档,做牢做实基础工作
分类是指导的基础和前提,分类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直接影响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为此,务必要细化分类标准,形成学业类、心理类、就业类、重大疾病类、家庭经济类、纪律处分类、少数民族类等群体类别。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学生可能是上述类别中几个类别的综合类,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掌握分类标准。为更好地指导和帮扶学生,还应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建立分类指导档案,以学生的现实表现、谈话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指导帮扶情况、教育的效果等为基本内容,结合学院以及学生实际做好档案信息的更新、保密和销毁等工作。
3.凝聚育人合力,坚持长期指导帮扶
指导和帮扶是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出成果、见实效的关键一环。如果只有分类而没有后续的指导和帮扶,那么该项工作只能是形式化、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如果指导和帮扶不系 统、不到位,没有实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那么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持续发挥作用。此外,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学校相关部门、学院党政领导、教职员工、优秀学生等群体均担负一定的使命责任。为此,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第一要积极凝聚各方力量,使之协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第二,各学院应将学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以及学院的特色优势融入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中来,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4.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的骨干力量,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工作开展的效果影响巨大。面对各类学生群体,辅导员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能够准确分类,进而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这样的工作内容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要求相当高,需要具备政治、人文、管理、心理等多方面综合性的知识。为了帮助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提升能力水平,组织内容全面丰富、形式灵活多样、途径广泛便捷的专项工作培训势在必行。高校可以建立校、院两级培训体系,学校应积极邀请教育领域的大师、专家、学者为辅导员传经送宝,开展报告、交流、研讨等培训活动,增强工作意识、丰富知识储备;学院可以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例会,进行案例分析、科研交流和心得分享,促感性经验为理性成果,提升辅导员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校园安全稳定,营造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职业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为此,做好大学生分类指导工作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高校育人工作开辟了新路径,在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上是一次大有裨益、寓意深远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 荣.分类指导 强化综合 努力推进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科学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