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份制民办高校的产权配置研究
2015-05-30安婧
安婧
摘 要:我国民办院校自发展以来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然而产权关系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一直是民办高校有效发展的瓶颈。民办高校理顺产权关系则需要进行产权配置,有效提高民办高校办学效率。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产权配置的研究,进一步对我国民办高校产权配置的现状进行了整理归纳。
一、何为我国民办高校产权
民办高校产权是指民办学校在筹资办学过程中,各办学主体关于学校财产的使用、占有、收益、转让以及处置等权利的界定、保护及实施所形成的产权关系。民办高校产权的运行机制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因此,对民办高校进行产权界定,就是要分析各种民办高校办学主体之间形成的产权关系、产权结构及产权安排。民办高校产权制度的界定、划分和维护,解决的是民办高校归谁所有,各产权主体拥有哪些权利,它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法律的健全与完善来明晰民办高校产权,界定民办高校不同性质资产的所有权及剩余财产的分配办法,明确负责民办高校资产监管的主体及其责任,健全非营利民办高校的学校法人制度与内部治理结构及民办高校收益权的政策。
二、我国民办高校产权配置现状
我国民办高校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学校的产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股份制民办高校的产权配置分析
1.股份制高校产权
股份制高校产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的产权、无形资产的产权以及教师的教育劳动产权。物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建筑物、仪器设备等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产权主要包括社会声誉、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及科学研究成果等。
2.股份制民办高校的产权配置形式
产权配置有三种主要形式,即市场配置、企业(社团)配制和政府(法律)配置。这三种配置各有优势和不足,没有一种配置形式能独立完成社会当前的产权配置任务。无论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还是针对某一产业而言,整体效率完全取决于这三种方式的比重和有机合作。
从企业或社团产权配置形式分析,股份制民办高校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治理机制,克服资本的营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校长职业化,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民办院校股份制有利于明晰民办高校中各种产权的来源,并且为民办高校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营化做好准备。
3.股份制民办高校的产权配置特征
(1)开放式融资。在国家投入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时,股份制利用开放式融资这一特点,有效地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为规模资本,调动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把家庭消费引导到教育消费上去。开放性融资不仅是股份制民办学校成立的前提,还为股份制民办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教育股份制决定股东投资办学后不能抽回股金,只能在特殊情况下转让股权。因此,无论投资者自身在市场经营中出现何种风险,都不会对办学资金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且,股份制民办学校依据发展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扩股融资。
(2)双法人特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民办学校从产生开始,就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特征。参与投资者是股东,是学校的所有权法人。投资者对其投资部分享有所有权。对学校进行经营的是职业校长,是学校的财产权法人。这种双法人特征,是股份制民办学校的核心。
(3)有限责任制。一是学校财产权法人以学校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二是在学校经营不善时,学校的股东以其出资为额,只承担有限责任。减少投资风险,增加投资信心,有限责任是对股东的一种保护。
4.股份制民办高校的产权配置优势
(1)融资优势。首先,因为教育股份制融资既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又能为社会办公益事业,所以能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其次,股份制民办高校的融资稳定性较好。最后,股份制民办高校的融资有利于增资扩股。
(2)分散风险的优势。一是股份制资本是由大量的股东投资组成,投资的收益和损失由股东根据投资比例,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进行分配,教育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由所有投资者共同承担,这就分散了投资风险。二是股份制民办高校实行有限责任制,投资者在其投入并经注册认可的资本总额内承担法律责任,有效地保护了社会的投资潜力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