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引问艺术
2015-05-30盛桂萍
盛桂萍
摘要:教师在讲前、讲中、讲后或学生自学时引诱学生产生疑问,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民主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使听说先行,读写跟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及创新意识,有效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要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引问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到重要位置,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各种机会诱发学生产生疑问,从而达到学习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讲前引问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往往一个新颖独特的开头,便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因此,我特别重视教学的导入环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和创造性因素,采取各种不同的设疑方法使课堂开好头。例如九年级第八单元It must belong to Carla.教学表猜测的情态动词。课前,我分别秘密和公开收集了三四个学生的四五件学习用品,所谓秘密是指收集时我没让学生看见我拿了谁的,所谓公开就是故意让学生看见物品是谁的。这时学生满脑疑问,急于知道老师要干什么?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猜猜这些物品是谁的,学生们也是兴趣盎然。
二、讲中引问
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引导鼓励学生动脑质疑,找出自己尚不明白的问题,大胆提问。如在七年级(下)Unit8 Section A,讲到“Is there a pay phone in the neighborhood?”一句,待学生理解了“there be”含义后,我鼓励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句中所用冠词一个用“a”一個用“the”呢?换换行不行?都用“a”或“the”可以吗?老师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分别变换冠词,并细细体会含义上的差别,学生争相发言,通过分析对比,自然而然地得出答案,印象很深刻。这样,学生边学边问,教师边教边答,双边活动协调一致,教与学和谐统一,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三、讲后引问
讲完一课或一部分后,必须利用一定时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巩固、讨论和联想中,大胆提出似是而非、理解不深、必须掌握而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思想认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对比,多方论证,联系实际,抓住要害处,使学生对某一问题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层,达到学懂会用,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完八年级(上)第二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ection B 3a后,我就引导学生将信中出现的“…,but Im pretty healthy.”和“I look after my health.”两句中所用“healthy”“health”进行对比:为什么第一句用形容词,而第二句用名词形式?我诱导学生分析斟酌句子含义,适时予以点拨:“healthy”“?health”分别跟在什么动词后、作什么句子成分?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不仅解决了问题,学生还能再分别举出类似句子。然后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分析“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s believe we need a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to be healthy.”和“…,and its important to eat a balanced diet.”两句中的“traditional、Chinese、healthy、important、balance、balanced”的用法。全体学生启动思维之门,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有的学生大胆地总结出形容词既可以放在系动词后,又可以放在名词前,这自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学引问
教材每单元Section B以拓展巩固Section A为主,一般无新语法项目。这一部分我一般不先作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如下几个步骤,在寻找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学。(1)通过自读人人找出并写下自己的问题;(2)6人一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交流讨论,内部解答简单问题;(3)各小组长(轮流担任)记下并读出遗留问题;(4)教师适时点拨,通过推敲分析,尽量引导学生自己逐一得出答案。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提出疑问的,尤其是初中低年级学生,这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及耐心培养。教师善问才能启发学生,为学生自己提问做好示范。教师要针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问,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错误或不完全不确切之处提问,还要在学生思维触角达不到的隐藏在知识中的疑点处提问。这样对于形成学生自己提问的能力无疑会起到示范作用。另外,不少学生羞于开口,不敢提问题,这也需要教师及时为他们排除心理障碍,鼓励、引导他们勇敢地提出第一个问题。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与喜悦,他们就不再害怕下一次的提问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提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不仅有效地创设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民主气氛,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还显示出如下优点:
首先,动脑质疑使听说先行,读写跟上。
Speak English when necessary.不管是问还是答,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参与面广,参与机会均等,有利于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来进行一系列思维。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生会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为进一步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问题必须以深入钻研教材、积极动脑思考为前提。只有在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才能发现问题。所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不耻下问、勇于探索真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克服困难、力争上游的品质。
最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发问,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引导学生质疑生问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当今新课程标准所提倡和推崇的基本理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