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业链牵动人心
2015-05-30郝杰
3月28~29日,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主办的“金陵国际棉花棉纱论坛”在南京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会长助理杨世滨、产业部主任孙淮滨,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等领导,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海关总署、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国棉花协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的有关负责人,大型棉纺织企业、海内外棉花供应商、期货公司等代表5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就国内外棉花形势、棉纺业运行情况、新疆棉花现状、棉纱进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随着中国经济减速缓行,棉花与棉纺织产业也进入新常态,棉花取消收储、新疆棉价格补贴试点推出、出口退税提高、棉花高征低扣的破冰,这一系列政策的重大变化标志着行业外部市场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徐文英在致辞中说,“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让困境中的棉纺织行业看到希望。”
棉花市场前景扑朔迷离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在分析行业形势时指出,随着利好政策刺激市场,内外棉价差缩小,去年四季度以来经营形势略有好转,企业家信心有所恢复。由于棉花原料问题,化纤短纤替代成为主流,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去年各类混纺纱比重上升,非棉纤维用量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购买进口棉花的热度不减,进口棉花约占全年棉花用量的1/3。中低档棉纱的生产受进口纱冲击大,生产量减少。
朱北娜分析说,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市场化道路再次开启。新疆实行棉花直补,受到纺织企业拥护。但操作中程序过于复杂,而且国际棉价仍低于国内棉价,企业经营仍然艰难。企业升级在加快,但高质量的好棉花难寻。
在论坛现场,主办方采用微信调查的方式,把一个个涉及棉花产业链的问题抛给与会者,对于2015年度棉花产量的问题,参与调查的企业有2/3认为将下降10%~20%,1/3的企业认为将下降20%~30%。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王建红认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是肯定的,这也反映了目前的市场需求。他建议国家在制定新一年度目标价格时要以引导行业良性发展为宗旨,对于优质的棉花给予更高的补贴,并且要保护内地植棉积极性,政策要保持稳定,不要在短期内变化。
Cotlook总经理Ray Butler先生则认为,中国的棉花政策导致了国际棉花市场的竞争压力。中国以外的市场需求有所提高,但不足以弥补中国消费市场的下降。
在调查中国纺织企业是否为控制成本而继续增加化纤用量时,有70%的企业选择会。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认为对于棉花最大的冲击来自化纤。他分析说,过去十年的农产品牛市已经结束,农产品丰收,产量增加,价格走低。目前全球棉花产能过剩,已经处于历史最高库存。企业都在转型升级,然而高等级棉花却越来越少。中国不应依赖国外的好棉花,还应靠自己。
天虹集团市场总监郭珉更是直言不讳,棉花问题关键在于市场需求的减少,棉花质量的下降也是导致市场减弱的原因之一。
新疆棉质量引发热议
新疆棉花一直是纺织行业关注的焦点,棉花新政的出台为棉花产业链市场化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需要调整的地方还很多。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家坤坦言,新疆棉花价格直补后,棉花质量有所提高,但机采棉短绒率较高,含杂较多,纤维强度有所下降。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功著则认为,中国棉花的希望在新疆,为了做出高质量的面料,还需要棉花产业进一步改革。他建议,棉花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从棉种培育做起,还要考虑种植密度、株距、行距等问题。此外,多年来棉花加工设备有所改进,但对提高棉花内在质量并无多大帮助。
对于纺织企业的疑问,新疆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梁东亚也承认,三年的收储政策导致新疆棉质量下降。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新疆机采棉逐步扩大,目前已经占比68%。兵团去年开始就采取措施改进品种,要求一个师只配有1~2个品种,同时提高地膜质量。在加工方面改进工艺,控制湿度,保证纤维少受损害。
新疆新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斌表示,公司正在与纺织企业采用订单式销售方式,并重点在工艺上加大投入,提高自动化水平,用2~3年的时间提升质量,最大限度减少异纤。
与会嘉宾还就棉花抛储价格与时间、棉纱进口与期货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中棉行协棉花贸易专业委员会揭牌
3月28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棉花贸易专业委员会(简称棉贸委)在南京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嵩林共同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棉花贸易专业委员会”铭牌揭幕。
据了解,棉贸委于今年初正式成立,该组织主要由国内大中型棉纺织企业、棉花供应商及中棉行协成员共同组成。棉贸委的宗旨是加强行业内各方对棉花市场相关信息的交流,促进棉花及棉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及协调发展,为会员单位推荐信誉好、可靠的诚信供应商,促进棉花交易更加规范有序,交易双方更融洽地对接。(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