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想拍英语片
2015-05-30戢二卫
戢二卫
作为第一位远赴好莱坞的香港大牌导演,吴宇森从1993年首部英语片《终极靶标》开始,到1996年的《断箭》,一路坎坷。初闯北美,苦没少吃,气没少受,终于到第三部《变脸》扬眉吐气。此后闯荡过好莱坞的还有徐克、陈可辛和于仁泰等。2000年后,“第二波”去好莱坞拍英语片的华语导演名单里,又多了陈凯歌和王家卫的名字。
整体而言,除了吴宇森和于仁泰(李安是特例,不在本文详述),其他在华语影坛引一时风气之先的导演赴美的成绩单都乏善可陈。他们后来受访时谈到在好莱坞的拍片经历,也一致表达了对大片厂游戏规则的严重不适,流露出一丝壮志未酬的不甘。早已签约好莱坞经纪公司多年的姜文,至今没有开动英语长片计划,不知道是否与同行们尴尬的好莱坞经历有关?
再看好莱坞,这台“永动机”因为吞吐量太大,运转的年头太久,总难逃产品标准化、平庸化的窠臼,所以对于没有在美国商业片体系浸淫过、创作思路别开生面的外国电影人永远敞开一扇“旁门”。
最早进入好莱坞的外国导演大都来自欧洲,毕竟是文化血缘上的近亲。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欧洲电影大师中,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波兰的波兰斯基,捷克的米洛斯·福尔曼等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就拍摄了在好莱坞制片体系下的英语电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好莱坞大片厂资金充沛,政通人和,不仅产量大增,类型风格也追求多元,特别是其国际化视野,吸引了新一批才华横溢的欧洲导演到埠,有的逐渐融入全新的商业制片环境,基本放弃了母语电影,例如,荷兰的保罗·范霍文、德国的沃尔夫冈·彼特森和马克·福斯特等。
新兴国家里崭露头角的电影人也开始被大制片厂看中。这一波是2000年后的“拉美风暴”,如巴西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他在《天使之城》一鸣惊人后,接了环球的大戏《永恒的园丁》。最惊艳国际影坛的还是来自墨西哥的三人组:阿方索·卡隆、吉尔莫·德尔·托罗、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他们在好莱坞横空出世,视觉特效大片搞得,深刻另类的艺术片亦搞得,不但赢了票房,更赢来一座座小金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三个好基友还总互相帮衬,常常互为监制导演搭档,并且带动家乡电影人共闯好莱坞,曾创造了2007年奥斯卡上10名墨西哥人同获提名的奇迹。
拉美风暴未歇,韩流又起。2013年,奉俊昊携《雪国列车》、朴赞郁携《斯托克》、金知云携《背水一战》,亮相国际影坛。三部英语电影风格迥异,业界和观众褒贬不一,但三位韩国大叔同年首秀好莱坞的整体气势,以及与三位墨西哥导演相似的抱团作风,让人们对韩国电影业再次刮目相看。
中国导演拍摄英语片的话题则在沉寂多年后,被张艺谋的首部英语电影《长城》再次燃起。这是一部从内容到格局到操作与过往中国本土大制作、甚至中美合拍大片都大为不同的电影。张艺谋此次进击好莱坞,故事角色虽操英语,却是据守中国本土拍摄,又绝对是意在全球市场,可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华语导演登上好莱坞大船、从中国起航的世界旅行。山高水长,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