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的退稿信
2015-05-30远子
远子
被退过稿的作者自然知道那滋味不好受,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写退稿信的体验也很糟糕。即使万般小心,一颗颗玻璃心破碎的声音也不时在耳边响起。为了提升退稿技巧,我买了一本名为《退稿信》的书,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大作家收到过的退稿信。我一边看一边笑,编辑们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那些作家能熬出头真是不容易。比如王尔德曾收到退稿信说:“我亲爱的先生,我已经看过阁下的手稿了。哦,我亲爱的……上帝啊!”塞缪尔·约翰逊收到的退稿信更绝:“阁下的作品既杰出又具有原创性,但是杰出的那部分并无原创性,具有原创性的那部分却又不够杰出。”美国诗人史蒂文斯打开投稿的回邮后发现里面居然装着一小撮灰烬……
下面是我们从这本书里摘录出来的部分退稿信。相信这些信可以给文学写作爱好者带来不少宽慰。毕竟这么多作家生前都和你一样惨遭退稿,甚至还蒙受比你无情、残酷、无理取闹得多的羞辱。
>>>简·奥斯丁《诺桑觉寺》1817年出版
退稿评语:如果阁下要我们买下这本书的话,我们宁愿用同样的价钱把书退回去——只求您打消这个念头。
>>>萨缪尔·贝克特(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洛伊》《马洛纳之死》1951年出版
退稿评语:这两部书稿我都看不下去,也就是说,我的目光根本就拒绝在任何一页上逗留,压根儿不想知道里面的文字有何意义……这部书稿根本就是胡扯……出版或不出版根本就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那一点意义也没有;美国大众读者的品位虽然跟法国前卫小说家的品位一样糟糕透顶(贝克特是法国作家),但我想他们还没有糟到接受这种小说的地步。
>>>狄更斯《惨不忍睹的童年时光》
退稿評语:实在很抱歉,但此时我不得不来个大义灭亲——《惨不忍睹的童年时光》非得拿掉不可。这篇小说长长的题目看起来有点神秘,但内容就像那些烦琐冗长的外交辞令,实在糟透。
>>>威廉·福克纳《萨托里斯》1929年出版
退稿评语:如果这本书还算略有剧情与结构的话,我还可以给你一些删改的建议。但因为你写得太过松散,所以我想再怎样修整也没有用。我拒绝出版的主要理由是:你根本没有故事可以写。
>>>菲茨杰拉德《人间天堂》1920年出版
退稿评语:这故事到最后似乎没有一个结局——无论是主角的生命历程,或者是他的性格,都没有发展到一个能够被当成结局的阶段……简而言之,这故事对我们而言似乎还没有走到最高点。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1856年出版
退稿评语:你用一堆琐碎的细节遮掩你的小说,以致它失去了原貌。那些细节写得很好,只不过太肤浅了……
>>>海明威《春潮》1926年出版
退稿评语:如果我们出版这本书的话,先别提会不会刻毒伤人,人们光是用品位差劲无比来形容就够我们受的了。
>>>亨利·詹姆斯《在笼中》1897年出版
退稿评语:我从没有读过这么单调的故事,它带我陷入了那虚假的文字的泥淖中,它诱发不了情感,只让我感到疲惫。有些专业批评家常常把曲折迂回的文字游戏误认为艺术作品,只有他们会把这本小说当成佳作;有血有肉的人,读它的时候都会哈欠连连,然后把它摆到一边去。但前提是:他们得先把它拿起来看。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年出版
退稿评语:这本小说里有很多拖拖拉拉的地方……它太不着边际,缺乏形式,没有限制。而作者又毫不遮掩地描绘丑陋的事物,使用脏话;有时候它们就这样赤裸裸地被故意摆在读者面前,实在很没必要……小说的结尾极度凌乱:作者的文字与思想就像潮湿无用的石头,碎成一片一片,散落一地。
>>>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年出版
退稿评语:我是为你好才告诉你:不要出版这本书。
>>>毛姆《刀锋》1944年出版
退稿评语:作者对于自己生活哲学有着极为冗长的陈述,大部分写得糟透了,而且很悲观……我不认为这本书会成为畅销书,虽然我不会说这是一本令人无法忍受的书,但我认为它是一本差劲的书。
>>>梅尔维尔《白鲸记》1851年出版
退稿评语:我们必须遗憾地说出我们一致的意见:彻底反对这本书的出版——因为我们认为这本书不会适合青少年读者来阅读。这是一本很冗长、风格陈旧的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它是深受好评的作品,但我们认为它并没有那个价值。
>>>乔治·欧威尔《动物农庄》1945年出版
退稿评语:就目前而言,出版这本书确实是个很糟糕的主意……顺道一提的是:在这则寓言故事中,如果能让别的动物来当动物阶级里的老大,而不是猪的话,会比较不伤人。我想,挑选猪来当统治阶级,无疑会冒犯很多人,特别是那些比较容易激动的人——很显然,苏俄人就属于这一类人……
>>>惠特曼《草叶集》1855年出版
退稿评语:我们认为,把心力投注在这本书上面,是很不理智的一件事。
>>>普鲁斯特《在斯万家那边》(《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卷)1913年出版
退稿评语:乖乖,我从颈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经死掉了,所以我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一个男子汉怎么会需要用三十页的篇幅来描写他入睡之前如何在床上辗转反侧。
>>>萧伯纳《不合理的纠结》1905年出版
退稿评语:这是那种让人最讨厌的小说,是一部集奇怪、堕落与粗糙为一体的大成之作。这本小说的作者想要写些有关人生的东西,但是他一点也不了解人生。
最后讲一下这本书的序言作者,一个美国的出版商比尔·亨德森的故事。他收到的第一封退稿信写的是:抱歉,不行!(NO还特意用了大写字母),但是他想的是“至少编辑跟我说了声道歉”;后来他参加一个征文比赛,编辑写信给他说:你写了一部值得认真看待的小说作品,问题是这年头还有谁会出版“认真的”小说作品……他心中感到一阵狂喜(认真的小说!我想,那就是把我和梅尔维尔、福克纳、乔伊斯以及其他大师归为一类了吧!)……多年以后,他出版了自己的小说,还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天天给人写退稿信。
写作爱好者们如果都能有比尔·亨德森这样愈挫愈勇和自我安慰的精神,我想应该会好受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