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仁川亚运会看中日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015-05-30林军

2015年13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日本队中国队

林军

摘 要: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游泳比赛结果和近年来中日两国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1]。 结果表明:我国培养游泳后备人才模式与日本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我国游泳运动的普遍性、广泛性跟日本相比起来差距甚远,因为中国对于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本都是以体校为主的形式进行培训,对于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资很大。但是日本关于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和我国很相似是通过学校培养的,但是他们能够很好的充分利用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从而运营起来的。

关键词:中国队;日本队;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从竞技体育的成绩可以显示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足够强大。在当代社会,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的成绩是其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反照。日本在过去是亚运会游泳运动水平最高的国家,从1954年在菲律宾马尼拉第二届亚运会获得9金开始到1986年在韩国首尔第十届亚运会获得17金称霸亚洲泳坛三十余年。但是从1990年在中国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游泳金牌总数被在中国超越之后,接下来几届亚运会都是和中国实力相当,争霸亚洲泳坛;至今日本在2014年的仁川亚运会上游泳项目奖牌总数获得12金,20银,13铜;尽管输给中国队的22金,12银,11铜,可是从奖牌的数目上来看,奖牌总数是一样多,日本游泳这几年整体实力进步得很快,在世界上的排名是第四的游泳强国。其实力是不容忽视的。游泳在日本是小学初中的必修课,受欢迎度已排在第三位。这给日本游泳运动队输送了很多高水平的后备人才,日本的后备人才基本都是来自于学校游泳队及其校外游泳俱乐部。日本在后备人才发展上已比我国有优势。近年来我国在体育后备人才在各种大型体育赛事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若想要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的话,必须加强和改变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日本在对于如何培养优秀游泳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采纳的。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中日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相关资料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在搜狗、世界泳联官方网和中国游泳协会官方网还有中国体育新闻网查阅最新的资料。

1.2访谈法

通过与游泳界专家教授探讨交流,进而了解中、日两国的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进而分析两国各自的利弊端

2.结果与分析

2.1中、日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比较

2.1.1日本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在80年代之前,日本一直称霸亚洲泳坛,那时候日本游泳在亚洲泳坛是威风四起。在日本几乎每个学校都是有游泳池的,由于游泳是小学初中必修课,因此它的受欢迎程度在日本排名是第三,就排在足球和棒球之后。对此仁川亚运会游泳比赛结束后我国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路生特别提到日本游泳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日本从业余选手到国家队的精英模式训练,都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游泳开展得很普及,因为这种培养模式,所以才使他们人才源源不断涌上来。日本游泳队是没有聘请外国教练去任教的,他们教练员都是日本高校里面的老师;日本并没有特意去挖掘游泳运动员人才,运动员基本都是来自于学生的业余选手。游泳在日本高校里面已经形成一种校园文化;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游泳赛事,游泳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项目,对学生而言,游泳比赛的最大意义是自我挑战,能够获得金牌是最开心的,但是他们认为比赛过程更重要;学校在学生游泳方面上的经费给予大力支持;并且还帮助学生们签约商业赞助;对于游泳的喜欢和重视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日本游泳后备人才基本都是是在学校的,学生养成游泳锻炼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为日本游泳后备人才输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1.2中国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在“举国体制”的背景下,虽然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我国游泳运动发展速度是出奇之快,最早在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中国游泳队在亚运会金牌数(3金)占有一席之地;至今多次亚运会游泳金牌总数勇夺第一。在这次仁川亚运会上孙杨再次夺得1500米冠军,成绩是14分49秒75,力压日本选手山本耕平和中国选手王珂;叶诗文以2分08秒94的成绩,成功卫冕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力压日本蛙泳名将渡部香生子和寺村美穗,他们分别获得第二和第三名;16岁的陈欣怡以24秒87夺得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唐奕获得通牌,日本的内田美希获亚军。在世界的泳坛上,若是有一支可以冲金的队伍,那是相当的不容易;中国游泳水平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国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国家队为主,通过各省、市、县地区体校训练和输送人才为平台的培养模式。我国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地区差异较大,游泳运动发展较好的地区目前有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部分城市(上海、福州、广州)的体育中考已经把游泳作为考试内容,这不仅促进了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也为我国游泳后备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上上海等地区已经从单一的政府管、办体育的形式,逐步走向社会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改变了过去的单轨培养模式,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模式,鼓励学校、俱乐部、社会办运动队和业余体校[2]。从而看出,我国多地区对于游泳的重视程度之加重。但是在目前,我国家游泳后备人才资源还是很短缺的。在人才培养效益上我国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 1 % ,二线向一线的人才输送率为1. 96 %[2]。我国游泳后备人才的比赛经验比较不足,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游泳项目虽然拿到22块金牌,但是有两块的金牌是不应该丢失的,这令我们中国队感到遗憾。一个是男子 200 米自由泳,孙杨刚开始是一路领先的,遗憾的是到最后被逆转,触壁时左手大拇指还受了伤;另外一个是女子 4×100米混合泳接力预赛,中国女队因第三棒陆滢犯规无缘决赛。还有一个状况就是我国各个省市运动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体校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体校的训练模式跟不上新时代的训练要求,因为体校的硬件设施有限,不能够给予运动员创造一个完善的有效训练计划,还有就是教练员和师资后备力量的不足;这是我国体校的一个弊端。

2.2中日游泳后备人才培训过程之比较

日本青少年开始学游泳一般都是四五岁就开始了,中国青少年六岁左右开始学习游泳,从年龄上看日本比我国早了一两年时间,基本都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日本青少年初学者主要通过学校从头到尾进行学习的。而我们中国初学者学习游泳主要是依靠社会的短期的培训班(一般十二天为一期),学校基本不设游泳池,即使有游泳池也基本都不开设游泳课程的。教学过程的区别。如下表[3]:

国家日本中国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1、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淋浴2、坐在池边打水模仿练习 3、练习入水方法 4、水中步入 5、脸埋在水中 6、睁眼练习 7、呼气练习 8、嬉戏玩水。

第二阶段:1、二人一组容易上浮 2、“不倒翁”的浮动 3、俯浮 4、仰浮 5、浮体站立 6、水中跳跃 7、水中蹬池壁 8、水中灯池底 9、初步呼吸 10、水中游戏

第三阶段:1、扶板打腿 2、打自由游腿 3、仰浮打水 4、蛙泳腿 5、海豚腿 6、自由游、蛙泳划手 7、低头自由游 8、配合完整动作 9、初步自由游、蛙泳 10初步侧泳和蝶泳站立 11、水中、出发、完全游泳理论和技术第一阶段:1、下池(水) 2、水中行走 3、呼吸练习 4、学手臂动作 5、抱膝盖浮体、 6、浮游展体漂浮、蹬壁滑行

第二阶段:1、岸上四肢举动模仿练习 2、分段练习,先蹬腿部技术动作再做完整技术配合 3、技术改进 4、竞技教学

竞赛特点主要是先从学生的兴趣做起来(玩水游戏),其次再慢慢进行理论和技术的讲解;联系生活中的真实例子主要注重技术教学,不注重游泳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对游泳知识的认识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我国青少年初学游泳时侧重于简单技术教学,内容单一,比较单调,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而日本游泳的教学侧重的是初学者们的兴趣爱好,注重游泳前、中、后细节的衔接,教学过程所耗时间较长、最后优秀的人才会加强理论与技术培养。

2.2.2中、日游泳专业化提高培养过程之比较

近年来,日本的游泳动作技术和训练计划引起国际泳坛的密切关注。日本是较早引入高原训练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高水平运动员个性化高原训练方面有独到之处。为了备战仁川亚运会,日本游泳队部分国家队员在高原集训了一段时间;并且取得了很大的突破[4]。那是因为日本队在训练方法等方面都向美国、澳大利亚等游泳水平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取其精华,结合自己的训练方法,从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日本游泳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身材不高,但是他们在游泳技术方面上是弥补了身高的不足之处;他们的动作非常舒展柔和,并且技术相当的合理细腻,从减少水对人体的阻力来改造技术细节。在速度的提升方面,加快在水里面前进的牵引力和减少在水里面阻力。 第二,日本人比较重视频率,濑户大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200米蝶泳的途中游相当于欧美选手的100米比赛频率,这种难度是令人难以相信的。第三,日本选手训练是非常的刻苦,特别是他们自己的主项非常突出的。他们培养专业化运动员过程中主要也是结合这三个特点,再加上日本人不畏强手的拼搏精神,最重要的是他们学校硬件设施相当充足、普及化;从而使他们国家游泳后备力量足够雄厚;发展之快。

暑期的社会培训是中国青少年学习游泳的主要途径之一,游泳基础水平差异悬殊,但是也通过社会培训发现了许多游泳冠军人才。参加游泳培训的学员水平不仅有完全不会游泳的初学者,也有经过学习掌握了一定游泳技术的学生。在培训过程中,教练通过观察学员的素质天赋以及比赛成绩等情况,将学员推荐至高一级的业余体校进行半专业化的训练,从而建立起一种选材模式[5]。但是这种模式由于缺少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科学的选材依据,仅仅依靠教练的个人经验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业余体校的训练时间短,场地器材状况较差,缺乏科学训练支持,因此训练的效果也不太理想。我国这种特殊的“金字塔”培养模式导致了包括游泳运动员在内的我国运动员训练时间长,比赛机会少,文化教育少[6]。

2.3 中、日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益比较

2.3.1 经济效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元化的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体育的发展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此次的仁川亚运会就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应;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促进航空公司、餐饮界绿色食品的销售、运动休闲服装界销售和销售体育用品和门票还有体育纪念品等发展。也可以说是经济环境对仁川亚运会的体育市场产生了重要的直接影响。我国与日本经济效益的区别主要是:我国培养后备人才所有费用主要是由国家来承担的,由于游泳运动受到季节的影响,投入费用相对较大;所以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国家队的模式又是不一样的,会出现重复培养训练模式;从而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然而日本关于培养后备人才基本都是靠学校的课余时间来培养的,包括国家队的高水平运动员也都是在学校训练的,所有的费用都是由学校支持的,大大提高了投入成本的利用,避免出现重复培养后备人才浪费费用。

2.3.2 社会效益

虽然我国游泳在历史上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我国游泳发展速度出奇之快,在国际游泳大型赛事上取得了很多优异成绩。 2014年仁川亚运会我国取得了22枚金牌,位居金牌总数榜首,宁泽涛、陈欣怡和徐嘉余等一批新人涌现,都游出了优秀的成绩,其中宁泽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21岁的宁泽涛成为亚洲“自由泳之王”,在两次自由泳中分别游出47秒08和46秒91的佳绩,100米自由泳单项决赛游出47秒70夺得冠军;这成绩都游出了世界顶端水平。宁泽涛虽然勇夺四金的光芒远远超越其他的男选手,这些勇夺奖牌的运动员让人看起来光鲜靓丽,他们夺金后知名度大大提升,对于退役后就业的机会相对会比较多;但是我国那些默默付出青春在为国家争光在训练的二线运动员呢;在我国这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模式上,全面发展不平衡,他们文化程度有限,会与社会脱轨,会被社会所排斥,要找一份稳定工作难度之大,物质生活缺少基本保障;造成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然而日本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非常注重选材的全面发展,他们都是在学校里面进行的,能够做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游泳训练,游泳在日本已经成为学校里面的一种文化,他们都是凭兴趣爱好去参加游泳训练的,能够做到学习和训练两不误;即使他们在仁川亚运会没获得金牌,他们退役后还是能够和其他行业的精英一样去与社会竞争;日本他们这样的竞技游泳运动能够做到人才两不失,一举两得,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3.3政治效益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游泳项目这一话题已成为政治家外交时交谈的一个重要话题。在2014年11月1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并且在于2014年3月份时候习近平看望在德国参加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队员时,他自己说,他每天也会坚持游泳、散步[7]。可见习近平与游泳的体育情结之深。由此可见;游泳与政治的关系式紧密相连的,相辅相成的;游泳为政治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结论和建议

1) 中国游泳的后备人才主要还是以体校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各省市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日本体育后备人才主要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他们学校和社会赞助投入大,从小学开始就是必修课;在日本游泳在体育市场是非常受欢迎。

2) 日本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是通过学校专业队来管理来运营的,他们注重科学系统的训练,他们懂得如何把因材施教法运用得微妙微翘,对个不同类型的选手进行不同系统的训练。我国的青少年学习游泳主要是靠暑期和社会培训,近年来我国硬件设施条件有所提升,有些较发达地区室内游泳馆是长期开放的,有对优秀的种子选手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但是最终还是全部都得到国家队进行培养。

3) 中、日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文化差异之大从而导致培养的效益有所差距。我国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支出来培养后备人才;而游泳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他们是凭兴趣爱好自愿参加游泳训练而去比赛的,关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国运动员远远不如日本的运动员。

4) 通过对中、日游泳后备人才比较,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培养后备人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要摆正我们的心态,通过自我反省,虚心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培养方式和训练手段。虽然我们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是个奇迹,但是日本曾经是亚洲泳坛的霸主,我们必须的承认,虽然我国目前在仁川亚运会金牌总数赢过他们;但我们金牌得住主要都是女运动员;还是属于“阴盛阳衰”的状态下;所以我们加强男运动员的培养。可以借鉴日本在游泳中克服水对人阻力的技术,这一点他们做得相当好。

5) 我国对游泳后备人才培养要把每个运动员当做去冲刺金牌的观念改变掉,所以我们要对运动员学习文化加以重视和加强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的社会效益,节约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8]。

希望能够通过政治方面出台新的政策,新的政策主要是能够让那些退役的或是有伤病的运动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机会;确保退役运动员的生活保障,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作者单位: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蔡合玉,张明飞.中、美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1:38-41

[2] 郭莹,胡亚幸,费列列. 上海市游泳后备人才———二线运动员的培养模式[J]. 体育科研,2010,31( 2) : 63-70.

[3] 从宁丽,蒋徐万. 中、美、澳、英、日五国游泳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 3) : 54-56.

[4] 丛宁丽,陈宇,魏晗丰.日本竞技游泳崛起的原因分析.成都体育学院报,2006,2:55-58

[5] 杨萍,狄建. 对游泳后备人才梯队培养改革思路的探讨[J]. 游泳,1996( 6) : 8-10.

[6] 森犇. 我国竞技游泳备战 2012 年奥运会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0: 5-12.

[7] 任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欧洲之行.决策与信息(上旬刊),2014,5:75-79

[8] 蔡合玉,张明飞.中、美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1:38-41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日本队中国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62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61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一场比赛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攻防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