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5-30禹银春
禹银春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思维的点滴火花,正是被从人类的“想象”中产生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着广泛应用的过程。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无限遐想的个体,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为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想象 创造环境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竞争的核心。鉴于这种形势,“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数学教育的特点
数学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数学;不同个体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基本的出发點是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本校学科的特点,更要遵循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二、数学教育中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想象也叫想像。它是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处处都强调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如果离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那么数学的学习也将是困难的、苍白无力的。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是一味使用守旧的教学模式,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单一的模仿式教学,培养的只是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与模仿能力,而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了。
三、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作用是巨大的
(一)、想象力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是一定可以想尽各种办法来干好这件事的,解决这件事;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被激发,那他的学习过程将充满快乐的、是充满了活力的。
(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数学学习中常用的“猜想”、“探究”、“推理”实际上就是“想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肯动脑筋、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的学习环境
首先,打破的旧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预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人格,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平等的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这样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教师要注意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二)、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具有创新性、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式、发现式、启发式等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作,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并将新的教育理念付诸实际,为祖国的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