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山之决战江桥》:只讲述真实故事打响“第一枪”
2015-05-30
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哈尔戈江桥,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的指挥下江桥战役打响,该战役被称为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
为真实还原并展现这段历史,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中共齐齐哈尔委员会、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北京金天地影视文化股份公司、齐齐哈尔市神鹤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北京元典星焜文化传媒公司等联合出品抗战历史剧《马占山之决战江桥》。该剧由王卫平、王金荣、原始任出品人,陈奕名、原始任总制片人,马占山将军的嫡长孙马志伟任总顾问,李印执导,实力型作家崔富强编剧,李幼斌、施京明、刘金山、刘威、米学东、张光北、魏一等主演。
《马占山之决战江桥》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在民族危亡、民不聊生之际,东北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毅然率领爱国军民在齐齐哈尔嫩江哈尔葛大桥打响抗日第一枪,同日军和张海鹏为首的伪军斗智斗勇的故事,讴歌了以马占山为首的民族英雄,为国、为家、为民舍生忘死的民族情怀。
据悉,该剧总投资6000万元,共40集,于2015年5月19日开机,预计8月19日完成拍摄,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剧,该剧有望在年底与观众见面。目前该剧正在大连旅顺紧张拍摄中。
在抗战剧集体井喷的当下,《马占山之决战江桥》有何亮点?正如编剧崔富强在开机发布会上说的那样,该剧最大的亮点就是真实,“我们一定要正正规规地拍一部真的抗战剧,不要让这段历史变成笑谈。拍一部真实的、有历史责任感的、具有艺术性的剧集,让观众看到真正的抗战。”
据了解,该剧编剧崔富强是齐齐哈尔市作协的一名老作家,研究江桥战役多年。剧本是其于2001年开始创作的,历时两年终于完成40余万字的成稿作品。此次拍摄成电视剧,可谓是14年才修成正果。“早在1979年,我在和平厂宣传部担任干事时,偶然一次查阅资料,读到了谢珂将军所著关于马占山江桥抗战的回忆录,心中感叹: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居然就发生在齐齐哈尔,多么值得骄傲。”也正是基于这一情怀,崔富强查阅各种史实资料,前后酝酿20余年,历经无数次修改,最终完成剧本创作。
“带着对先驱的敬畏之情,《马占山之决战江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回顾、学习这段历史。”导演李印表示,执导该剧对他来说压力很大,为了真实还原历史,除了查阅众多史实资料外,剧本核心成员还与马占山的后人进行接触沟通。同时,该剧在创作过程中并未采用过多的高科技手段和拍摄手法,旨在通过朴实的创作形式表现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状态。
此外,关于江桥战役,在齐齐哈尔还有一个专门的江桥博物馆,里面有很多记载那段历史的史实资料,而这也为《马占山之决战江桥》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如剧中有一场戏是马占山指挥士兵用步枪击落敌军两架飞机。对此,导演李印表示这绝没有杜撰的成份。据江桥博物馆资料考证,当时的日军飞机在投放炸药时,为实现精准度,必须采取低空轰炸,投掷完成后才会将飞机再度拉升,基于此,马占山指挥一个连的士兵列队躺下,手握步枪在日军飞机飞至最低点时集中开枪扫射,这才有了那两架被步枪打下来的战机。“这些剧情都是真实存在的,经得起任何推敲,我们没有夸大甚至虚构情节。”
除了故事情节多为经过历史考证外,围绕马占山这一中心人物铺设开的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架中,80%的相关角色也来自真实历史人物,如谢柯、赵仲仁等。
对话主创
记者:为何选择马占山这一具有争议的历史题材?
总制片人陈奕名:首先,马占山这个人物非常有吸引力,虽为土匪出身,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楚,临危受命英勇抗日;其次,由马占山指挥的江桥之战历时20多天,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对于中国抗日战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让中国不同阶层的人纷纷觉醒。
记者:该剧在制作层面的总投入?
总制片人陈奕名:《马占山之决战江桥》总投资近6000万元,与很多电视剧不同,我们在制作层面的投入大于演员总片酬,必须将钱花在刀刃上,如为拍摄场面壮观的轰炸戏,我们搭建了多个不同规模的战壕,其中一场重头戏光埋炸点就用时两天,期间更是动用数架无人机进行航拍。
特效方面,由于历史上江桥之战发生在冬天,因此为真实还原历史,除了演员要在夏天穿皮靴、皮大衣外,后期制作时,还需借助特效为场景进行铺雪,以呈现冬季的视觉效果,而用在炮火、铺雪等方面的总体特效费用预计在300-500万元。
记者:在剧中马占山并不会亲自上战场杀敌,如何表现这一英雄人物?
导演李印:结合人物身份属性,马占山不可能拿着马刀或机关枪冲锋陷阵,他作为军事指挥更多的是调动部队和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为此,我们会通过马占山如何调动身边人以及对周边人的影响来反映他的性格特征。通过构建复杂的人物关联架构,凸显出面对多方压力下马占山的抗日决心和民族气节。
记者:该剧在吸引年轻人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导演李印:在这部剧中,我们没有一上来就把人物都塑造成英雄,战争的残酷、血腥,年轻人的胆怯、在听到炮火声后的失聪,这些细节在剧中都被一一呈现,借助更为“落地”的表现形式我们希望给年轻人以启发,而并非在那里高喊口号;此外,我们会融入生活化片段,让人物更接地气、更鲜活。只有让年轻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剧集本身才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
记者:为演绎好马占山这一角色,拍摄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主演李幼斌:确认出演这个角色后,我首先翻阅了多本讲述马占山生平和事迹的书籍资料其中就包括马占山传记,但是书中并没有对人物性格有过多详细的介绍。此外,我们还特地去到齐齐哈尔,拜访马占山的孙子,但由于当时他年纪太小,对于爷爷是个怎样的性格更未有太多印象和记忆。因此,我们只能在剧本的基础上,去揣摩和研究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这一人物有可能具备的性格特点。
记者:作为一名演员,你如何看待抗日雷剧这一现象?
主演李幼斌:我认为不光是抗战剧,当下电视剧整体发展都有这一趋势,当然这个“雷”有可能是为了迎合观众和收视率而做出的尝试。但我看来,凡是雷剧,一定是剧本出了问题,电视剧是剧本的艺术,演员能做的其实不多。
(陈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