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做主
2015-05-30李秀利
李秀利
【摘要】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能使语文课堂不至于只是纸上谈兵?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被学生主动接受?借此本文以“我的课堂我做主”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感性的阳光。
【关键词】人文性 感性 桥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系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用兴趣牵手语文学习。孔子不也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比如,在教学《朱德和母亲》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分析人物、分析背景。其实要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应该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做做祥林嫂,找出自己感动的地方。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赞科夫也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在教学当中溶入情感是何等重要。
(二)、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其实学生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和一种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尊重和认可。罗杰斯就说过,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满意的个人理想成长。所以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欲望。并且还强调指出:唯一能显著地影响行为的学习是发现自我,撩拔自我的学习。而我们教学的任务只不过是创设合适合理的条件,提供有效的自我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者。
比如在上《责任》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责任”的作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责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表演再现
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認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死拖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化贯通。
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除了丰富的内心情感,对于一个优秀的演唱者来说,坚强的意志同样也是必需具备的品质。在进行演出的过程中,需要有一颗随机应变的心态。而且在平常的表演中,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与表演形态。对于一个声乐表演者来讲,尽管先天条件很重要,不过后天的锻炼与养成更为适应舞台的需要。表演考量的是对一个人的模仿、展现时代潮流的充满激情的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现场氛围,需要表演者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来做准备,那样才有可能实现艺术的最高魅力。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5],人的潜力只有在紧张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因此,适度的紧张是表演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如果紧张的过分时,则又会反过来影响表演者的临场发挥,也不能收到预期的艺术效果。表演者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家注意对演唱技巧的学习体育把握,多注意为自己寻找一个适合训练自己的陌生环境,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演和现场发挥的心理。同时,多参加和排练相关的活动,能够在很大方面提升自己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也能巧妙的锻炼胡自己适应舞台的心理调整。
(三)人生体验及文化修养
声乐以感性的形式表现,但其内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作品创作年代、创作环境的不同,创作者人生经历的不同,如果演唱者没有相应的深刻的人生体验和见解,是难以深入领会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的。同时,文化修养对于演唱者亦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是产生在特点的文化土壤的,如果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没有深入了解,也难以和作者产生共鸣。因此,演唱者必须以广博的心胸,体验形形色色的人生,广泛了解人文知识,不能舍弃声乐艺术的灵魂而固守在记忆的躯壳内。声乐演唱者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首先要要多读书,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好的文化修养都是从一定的文化底蕴中所产生出来的,读书是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了解书中的知识,可以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在读书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在积累的过程中思想才会不断地进步。
四、结语
声乐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需要演唱者拥有精湛完美的技艺技巧,而且需要演唱者具有真挚的情感、广博而豐富的知识、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和经验。音乐人才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传承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探索声乐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其审美能力,不断丰富其艺术积淀,提升文化素养,不仅是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文杰.从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看国际声乐审美评价[J].歌唱世界,2015,01:52-56.
[2]张贵.声乐审美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与多样性[J].大舞台,2012,02:85.
[3]王岱超.试论声乐审美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3,07:127-128.
[4]陈浩月.论音色、音质、音量在声乐审美中的特性差异[J].艺术科技,2013,11:214.
[5]唐宁艳.如何培养学生的声乐审美意识[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2:95+73.